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天夏专利>正文

一种分体式折叠家具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643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折叠家具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其中:上支撑部借助轴杆插入下支撑部的导向管内,形成与下支撑部对接定位;上主盘下端面抵触在下主盘上端面形成承重支撑。该支撑装置可用来制作折叠桌,细腰高凳,旋转靠背椅,具备分体、折叠和旋转的功能。

A split type folding furniture supporting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plit folding furniture supporting device comprises an upper support and a lower support part; the supporting part is inserted into the shaft: with a lower support part of the guide pipe, and a lower support part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main plate positioning; under the conflict on the main disk formed in the lower end bearing support. The supporting device can be used to make folding table, waist high stool, rotating chair, have split, folding and rotat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折叠家具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折叠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折叠家具支撑装置,尤其可实现上下分体折叠收藏,以及上下相对旋转工作。
技术介绍
:专利申请号99248377.8,公开一种折叠型家具的旋转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两个碟形体中夹一可旋转的组合体。可旋转的组合体放置于两碟形体中凹陷处所成之空间,以便两碟形体自由转动。该旋转组合体由两环形片夹一可旋转元件组成,也即端面轴承。该结构虽然可以支持旋转功能,但两个碟形体无法拆开,上、下支撑部折叠后,高度变高,给收藏带来不便。而专利申请号201310172771.4,公开一件户外用椅,包括上下布置的承载部和支座,二者之间设置连接部,承载部包括坐垫和支撑坐垫的靠背支撑管、座位管;连接部上设置有多个分别与靠背支撑管和座位管可拆卸连接的塞头。承载部和支座连接处也设置有轴承,提供旋转之需。而承载部和支座上的管件,均通用塞头形成可拆卸连接,上、下两部至少有八根管件,拆卸和装配十分麻烦,费工费时,而且很难保证接合部刚性强度。现有技术中,上、下连接部之间,均设置有轴承,提供旋转便利,而由三至四根单一管件,共同对坐垫部形成支撑。使用过程,若从坐垫部中间落座,重量还能平均分配至四根支撑管件上,但实际上落座和起身过程,往往是人体重量是偏离于中心,重心往前或往侧偏移至某一支撑管件上,其易压弯或折断,不具有实用性。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分体可折叠,收折后长度短的方案,即成为本专利技术研究的对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专利技术一种分体的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通过轴杆插入导向管,形成灵活对接、且可实现相对旋转的分体式折叠家具支撑装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体式折叠家具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部,包括:上主盘、上副盘、上支撑杆、上连杆和轴杆;复数根上支撑杆一端铰接在上主盘上、另一端用来支撑家具面料;对应数量的上连杆一端铰接在上支撑杆上、另一端铰接在上副盘上;所述轴杆锁固在上副盘上,并穿过上主盘预留孔;所述上支撑杆打开到位,轴杆向下伸出上主盘;所述下支撑部,包括:下主盘、下副盘、下支撑杆、下连杆和导向管;复数根下支撑杆端部铰接在下主盘上,对应数量的下连杆一端铰接在下支撑杆上、另一端铰接在下副盘上;所述导向管锁固在下主盘通孔中,并穿过下副盘预留孔;所述下支撑杆打开到位,导向管向下伸出下副盘;上支撑部借助轴杆插入导向管内,形成与下支撑部对接定位;上主盘下端面抵触在下主盘上端面形成承重支撑。所述三至六根下支撑杆成辐射状分布在下主盘上,三至六根上支撑杆成辐射状分布在上主盘上,上支撑杆将家具面料呈平面状撑开。所述三至六根下支撑杆成辐射状均匀分布在下主盘上,四根上支撑杆分成一对坐垫杆和一对靠背杆,分别铰接在上主盘上;打开状态,两坐垫杆往前伸、两靠背杆往上翘。所述坐垫杆与上连杆铰接段为平直段,其与水平面夹角在20度至35度之间;靠背杆与上连杆铰接段为平直段,其与水平面夹角在55度至65之间。所述坐垫杆远离上主盘的端部,具有折弯段,两坐垫杆的折弯段成相向往内收;靠背杆远离上主盘的端部,具有双折弯段,两靠背杆的双折弯段,既相向往内收、又往上折出。所述配套上主盘的上副盘,成前低后高结构,具有低位铰接槽和高位铰接槽,与坐垫杆铰接的两上连杆一端铰接在低位铰接槽上,与靠背杆铰接的两上连杆铰接在高位铰接槽上。所述导向管具有凸棱键槽,轴杆上锁固有螺丝或滑块,该螺丝或滑块与凸棱键槽配合,约束上支撑部旋转。所述下主盘上端面设置有以通孔为圆心的支撑环,借助该支撑环与上主盘下端面相抵触。本专利技术分体的上下支撑部,采用轴杆与导向管配合,既形成上下支撑部间的连接定位,也为上支撑部旋转提供旋转轴中心,拆卸和装配十分简便,而且轴杆随着上支撑部收折,能缩回而不占长度空间;上下支撑部能分体收折,并排收藏,大大降低高度,折叠后更为紧凑;可用来制作折叠桌,细腰高凳,旋转靠背椅,具备分体、折叠和旋转的功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示出了三角凳立体图图2示出了三角凳支撑装置分体图图3示出了三角凳支撑装置分体收折图图4示出了四边桌立体图图5示出了四边桌支撑装置分体图图6示出了四边桌支撑装置分体收折图图7示出了靠背椅支撑装置立体图图8示出了靠背椅支撑装置分体收折图图9示出了靠背椅支撑装置分解图图10示出了靠背椅支撑装置侧视图图11示出了靠背椅支撑装置正视图图12示出了靠背椅立体图图13示出了下支撑部装置其中1—家具面料11—三角凳面12—四边桌面13—坐垫部14—靠背部15—扶手部2—上支撑部21—上主盘22—上副盘221—低位铰接槽222—高位铰接槽23—上支撑杆231—坐垫杆2311—折弯段232—靠背杆2321—双折弯段24—上连杆25—轴杆251—滑块3—下支撑部31—下主盘311—通孔312—支撑环32—下副盘33—下支撑杆34—下连杆35—导向管351—凸棱键槽A—坐垫杆与水平面夹角B—靠背杆与水平面夹角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例为分体式折叠三角凳,家具面料1剪裁加工成三角凳面11,由支撑装置撑起,该支撑装置具备分体折叠功能,包括:上支撑部2和下支撑部3。上支撑部2,包括:上主盘21、上副盘22、上支撑杆23、上连杆24和轴杆25;三角凳面11由三根上支撑杆23端部撑起,支撑杆23的另一端铰接在上主盘21上;而对应数量的上连杆24一端铰接在上支撑杆23上、另一端铰接在上副盘22上;轴杆25锁固在上副盘22上,并穿过上主盘21预留孔;调节上主盘21和上副盘22的间距,即可打开或并拢收折起复数根上支撑杆23,如图2,上支撑杆23打开到位,轴杆25向下伸出上主盘21。下支撑部3,包括:下主盘31、下副盘32、下支撑杆33、下连杆34和导向管35;复数根下支撑杆33端部铰接在下主盘31上,对应数量的下连杆34一端铰接在下支撑杆33上、另一端铰接在下副盘32上;下支撑杆33可以设置三至六根,本图例中为五根,均匀分布在下主盘31上,下支撑杆33下端部着地,能稳定形成支撑。导向管35锁固在下主盘31通孔中311,并穿过下副盘32预留孔;下支撑杆33打开到位,导向管35向下伸出下副盘32;为此,可设计导向管35的长度,在下支撑杆33打开到位时,恰好抵触在地面,形成中心位置的着地支撑。如图2,上支撑部2借助轴杆25插入导向管35内,形成与下支撑部3对接定位;上主盘21下端面抵触在下主盘31上端面形成承重支撑。为此,下主盘31上端面设置有以通孔311为圆心的支撑环312,借助该支撑环312与上主盘21下端面相抵触,减少摩擦力,使得上支撑部2旋转自如。如图3,为三角凳支撑装置分体折叠后示意图,上、下支撑部2、3可并排收藏,降低整体高度,更为紧凑,便于携带和收藏。除了三角凳外,也可设计四方凳或六角凳等对称结构的造型,其中三至六根下支撑杆33成辐射状均匀分布在下主盘31上,三至六根上支撑杆23成辐射状均匀分布在上主盘21上,上支撑杆23共同将家具面料1呈平面状撑开。也可将上支撑杆23和下支撑杆33的长度和打开角度,设计成一致,形成上下对称的造型。实施例二:参照图4、图5和图6,本实例为分体式折叠四边桌,家具面料1剪裁加工成四边桌面12,由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分体式折叠家具支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折叠家具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部,包括:上主盘、上副盘、上支撑杆、上连杆和轴杆;复数根上支撑杆一端铰接在上主盘上、另一端用来支撑家具面料;对应数量的上连杆一端铰接在上支撑杆上、另一端铰接在上副盘上;所述轴杆锁固在上副盘上,并穿过上主盘预留孔;所述上支撑杆打开到位,轴杆向下伸出上主盘;所述下支撑部,包括:下主盘、下副盘、下支撑杆、下连杆和导向管;复数根下支撑杆端部铰接在下主盘上,对应数量的下连杆一端铰接在下支撑杆上、另一端铰接在下副盘上;所述导向管锁固在下主盘通孔中,并穿过下副盘预留孔;所述下支撑杆打开到位,导向管向下伸出下副盘;上支撑部借助轴杆插入导向管内,形成与下支撑部对接定位;上主盘下端面抵触在下主盘上端面形成承重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折叠家具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部,包括:上主盘、上副盘、上支撑杆、上连杆和轴杆;复数根上支撑杆一端铰接在上主盘上、另一端用来支撑家具面料;对应数量的上连杆一端铰接在上支撑杆上、另一端铰接在上副盘上;所述轴杆锁固在上副盘上,并穿过上主盘预留孔;所述上支撑杆打开到位,轴杆向下伸出上主盘;所述下支撑部,包括:下主盘、下副盘、下支撑杆、下连杆和导向管;复数根下支撑杆端部铰接在下主盘上,对应数量的下连杆一端铰接在下支撑杆上、另一端铰接在下副盘上;所述导向管锁固在下主盘通孔中,并穿过下副盘预留孔;所述下支撑杆打开到位,导向管向下伸出下副盘;上支撑部借助轴杆插入导向管内,形成与下支撑部对接定位;上主盘下端面抵触在下主盘上端面形成承重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折叠家具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三至六根下支撑杆成辐射状分布在下主盘上,三至六根上支撑杆成辐射状分布在上主盘上,上支撑杆将家具面料呈平面状撑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折叠家具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三至六根下支撑杆成辐射状均匀分布在下主盘上,四根上支撑杆分成一对坐垫杆和一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天夏郑世平范克安
申请(专利权)人:郑天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