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豌豆MZ‑1增产的遮阳去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62681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豌豆MZ‑1增产的遮阳去顶方法,该方法包括豌豆MZ‑1所受光照强度控制方法和对豌豆MZ‑1进行去顶处理的技术方法,豌豆MZ‑1所受光照强度控制方法的遮阳处理方法,一方面能够减小太阳光的光照强度使豌豆MZ‑1生长在较为合适的光照强度下从而促进其生长发育和成苗,另一方面还能够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该豌豆MZ‑1所种植的半干旱地区雨水不足,尤其是春天播种季节更是雨水匮乏,遮阳处理方法减少了地表水分的蒸发起到了保墒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豌豆的生长和发育还能够减少人工浇灌的次数节省了人力和水资源。对豌豆MZ‑1进行的去顶处理方法是通过人为的方法解除豌豆的顶端优势,使豌豆的腋芽快速生长,进而产生分枝提高豌豆的生物量和产量。

For a 1 increase pea MZ shading method to the top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1 pea MZ shading to top method, the method includes 1 pea MZ by the light intensity control method and the method of 1 pea MZ decapitation, pea MZ 1 light shading intensity control method, a party can reduce the sun light intensity to 1 growth in pea MZ suitable light intensity so as to promote its growth and seedling,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reduce the surface water evaporation, the 1 pea MZ grown in semi arid area of insufficient rainfall, especially in the spring sowing season is the lack of rain, sun shading method reduces the surface water evaporation to moisture,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ea can also reduce the number of artificial watering and saves manpower and water resources. Go to the top 1 of pea MZ processing method is by the artificial lift method of pea apical dominance, the rapid growth of pea bud, resulting in increased branch biomass and yield of p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豌豆MZ-1增产的遮阳去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豌豆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豌豆MZ-1增产的遮阳去顶方法。
技术介绍
光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必须的环境因子之一,光在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能量的同时,还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结构的建成和物质代谢等各个方面进行着调控。在光对植物发育作用的过程中,光照强度的影响十分明显,尤其是对于处于苗期的植物影响显著,相对较弱的光照强度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提高成活率,然而光照强度低至重阴条件下,幼苗的生长却会受到抑制,甚至死亡。因此,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准确地掌握该农作物的光照强度信息,选择合适的光照强度就能够使其生长发育的更好,进而提高该作物的生物量和产量。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有顶端分生组织的发育优于其它部位且有持续性较好的特点,这被称为植物的顶端优势。如果通过人为的方法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即去顶,植物的腋芽或侧芽就会快速生长,进而影响植物的形态和发育,这种方法对某些植物或者说这些植物的某段发育阶段是不利的,而对有些植物的某段发育阶段却是有利的,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或优化作物的形态等。该方法在农业的生产实践中已有应用,如已利用到了果树和花卉等作物的生产过程中,以满足产量和观赏的需要。但该方法在粮食作物的生产实践中鲜有应用,更未见有在杂粮作物豌豆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豌豆(PisumsativumL.)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我国自汉朝时期引入并开始种植。豌豆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首先,它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其次,豌豆还是世界十大蔬菜之一,鲜豆荚和豌豆苗是各地人们十分喜爱的食材;再次,豌豆还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豌豆中含赤霉素和植物凝集素等物质,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新陈代谢等功能。此外,豌豆青干草和豆秸还可以作为畜牧养殖的粗饲料。总体而言,豌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经济作物。针叶豌豆MZ-1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从美国引进的无叶型豌豆品种。该品种适合甘肃省灌溉农业区及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上的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种植,特别适宜在海拔2200m以下的地区与果树或秋作物间作套种。由于其具有抗病、耐旱、早熟、高产和适应性广等特点。所以,近些年来在甘肃省的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但目前农业生产中豌豆MZ-1产量较低,农民收益不高,如何提高豌豆MZ-1产量一直是困扰种植人员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量较低、收益不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豌豆MZ-1增产的遮阳去顶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豌豆MZ-1增产的遮阳去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取市售遮阳网,豌豆MZ-1播种于田间的第二天在田间水平搭建选好的遮阳网,用照度计测量光照强度,计算透光率,上下调节遮阳网距离地面的距离使透光率为50±5%,其它田间管理按豌豆田间的通常处理方法进行;B、播种后38-42天,当豌豆MZ-1的成苗率达到80%以上后进行去顶处理,去顶方式为去除豌豆MZ-1顶端未展开的顶芽;C、去顶后继续遮阳三日,同时若去顶后三日内降水量未超过20mm,需进行田间浇水处理,若去顶后三日内降水量超过20mm,不需进行浇水处理;D、去顶后第四日将搭建的遮阳网移除,继续按通常豌豆的田间管理方式进行处理。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遮阳网为市售编制方式为二针的遮阳网。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需进行田间浇水处理时浇水方式为漫灌。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用于豌豆MZ-1增产的遮阳去顶方法通过豌豆MZ-1所受光照强度的控制方法和对豌豆MZ-1进行去顶处理的技术方法来提高豌豆MZ-1的产量,豌豆MZ-1所受光照强度控制方法包括遮阳处理方法和遮阳时间的控制,遮阳处理方法包括遮阳网的选择和遮阳网的搭建方式,遮阳网的选择主要指标为透光率,遮阳时间的控制包括遮阳开始时间和遮阳终止时间,进行去顶处理的技术方法包括去顶方法和去顶后技术处理,去顶方法包括去顶时间和去顶方式。豌豆MZ-1所受光照强度控制方法的遮阳处理方法,一方面能够减小太阳光的光照强度使豌豆MZ-1生长在较为合适的光照强度下从而促进其生长发育和成苗,另一方面还能够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该豌豆MZ-1所种植的半干旱地区雨水不足,尤其是春天播种季节更是雨水匮乏,遮阳处理方法减少了地表水分的蒸发起到了保墒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豌豆的生长和发育还能够减少人工浇灌的次数节省了人力和水资源。对豌豆MZ-1进行的去顶处理方法是通过人为的方法解除豌豆的顶端优势,使豌豆的腋芽快速生长,进而产生分枝提高豌豆的生物量和产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各步骤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能够使豌豆MZ-1平均单株产量提高大约10%-15%,完全可以应用到豌豆MZ-1的农业生产中使其节水和增收,也可应用到其它无叶型豌豆品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2、本专利技术选取的遮阳网为市场上普遍出售的编制方式为二针的遮阳网,其透光率为50±5%,该透光率范围内的遮阳网遮阳处理能够较好地促进豌豆MZ-1的生长和发育,提高豌豆的成苗率。同时,本专利技术对豌豆MZ-1进行去顶处理后三日内降水量未超过20mm,需进行田间浇水处理,处理完成后豌豆MZ-1的分枝迅速增多,分枝比可达目前生产方法的2-3倍。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去顶时间为豌豆MZ-1的成苗率达到80%以上后进行去顶处理,所谓成苗是指豌豆五对托叶展开时,此时豌豆MZ-1已经成苗,植株健壮,生长不会因去顶而产生胁迫,去顶后的分枝效应占优势,从而产量上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田间试验的成苗率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田间试验的分枝比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田间试验中去顶时间对豌豆产量的影响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豌豆的去顶部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用于豌豆MZ-1增产的遮阳去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市售编制方式为二针的遮阳网,豌豆MZ-1播种于田间的第二天在田间水平搭建选好的遮阳网,用照度计测量光照强度,计算透光率,上下调节遮阳网距离地面的距离使透光率为50±5%,其它田间管理按豌豆田间的通常处理方法进行;播种后38-42天,当豌豆MZ-1的成苗率达到80%以上后进行去顶处理,去顶方式为去除豌豆MZ-1顶端未展开的顶芽,如图4所示,椭圆所圈区域为豌豆MZ-1的去顶部位;去顶后继续遮阳三日,同时若去顶后三日内降水量未超过20mm,需进行田间浇水处理,浇水方式为漫灌,若去顶后三日内降水量超过20mm,不需进行浇水处理;去顶后第四日将搭建的遮阳网移除,继续按通常豌豆的田间管理方式进行处理。对遮阳网不同透光率处理后的豌豆MZ-1成苗率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组(A、B、C)试验过程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进行,不同组所选用的遮阳网不同,其他步骤和工艺条件均相同;对照组(CK)试验过程为目前生产方法。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中纵坐标为成苗率百分比,横坐标为播种后第38天开始统计的天数,CK为对照组,A为二针遮阳网处理且透光率为50±5%,B为三针遮阳网处理且透光率为30±5%,C为四针遮阳网处理且透光率为20±3%。试验结果显示透光率为50±5%的二针遮阳网处理的豌豆MZ-1成苗率最佳,且高于目前生产方法的对照组。对遮阳网不同透光率处理后的豌豆MZ-1分枝比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1/201710741926.html" title="一种用于豌豆MZ‑1增产的遮阳去顶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用于豌豆MZ‑1增产的遮阳去顶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豌豆MZ‑1增产的遮阳去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取市售遮阳网,豌豆MZ‑1播种于田间的第二天在田间水平搭建选好的遮阳网,用照度计测量光照强度,计算透光率,上下调节遮阳网距离地面的距离使透光率为50±5%,其它田间管理按豌豆田间的通常处理方法进行;B、播种后38‑42天,当豌豆MZ‑1的成苗率达到80%以上后进行去顶处理,去顶方式为去除豌豆MZ‑1顶端未展开的顶芽;C、去顶后继续遮阳三日,同时若去顶后三日内降水量未超过20mm,需进行田间浇水处理,若去顶后三日内降水量超过20mm,不需进行浇水处理;D、去顶后第四日将搭建的遮阳网移除,继续按通常豌豆的田间管理方式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豌豆MZ-1增产的遮阳去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取市售遮阳网,豌豆MZ-1播种于田间的第二天在田间水平搭建选好的遮阳网,用照度计测量光照强度,计算透光率,上下调节遮阳网距离地面的距离使透光率为50±5%,其它田间管理按豌豆田间的通常处理方法进行;B、播种后38-42天,当豌豆MZ-1的成苗率达到80%以上后进行去顶处理,去顶方式为去除豌豆MZ-1顶端未展开的顶芽;C、去顶后继续遮阳三日,同时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大鹏姚泽恩王俊润冯虎元王开富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