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5956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9 0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提高扭转弹簧的安装作业性。连接器(1)包括:连接器主体(2),具有壁部(2b)以及从所述壁部突出的轴部(23);一对端子(5)、(6),能够绕所述轴部相对自由地旋转,且插入对方连接器的端子;线圈部(7a);扭转弹簧(7),具有一对臂部(7b)、(7c),该一对臂部(7b)、(7c)从线圈部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且在轴部与线圈部插通的状态下配置在一对端子之间,且通过一对臂部使一对端子向旋转方向作用;以及引导部(26)、(27),设置在连接器主体,在扭转弹簧朝向轴部的基端侧压入时与一对臂部抵接,使扭转弹簧弹性变形并且导入到一对端子之间。

Connector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nector which can improve the installation activity of the torsion spring. The connector (1) comprises a connector body (2), having a wall portion (2b) and from the axis of the wall of the protrusion (23); a pair of terminals (5), (6), can be around the axis of rotation relative freedom, and inserted into the other terminal connector; a coil portion (7a); torsion spring (7), having a pair of arms (7b), (7c), a pair of arms (7b), (7c) lateral to the radius direction protruding from the coil, and the coil is inserted through the shaft part and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allocation between a pair of terminals. And through a pair of arms to make a pair of terminals to the direction of rotation; and the guide part (26), (27), arranged in the connector body, the base end side toward the axis of the torsion spring and into a pair of arm portions abut the torsion spring and elastic deformation into between a pair of termin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如下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通过扭转弹簧的作用力夹入对方连接器的端子的一对端子。例如,作为这样的连接器端子的例子,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端子配件的技术,包括与对方的端子配件连接的电气接触部,并且该电气接触部包括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被作用且在相互之间夹住对方的端子配件的一对触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089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技术问题此处,在扭转弹簧的组装中,需要在使扭转弹簧扭转变形的状态下插入到一对端子之间,具有困难性。期望能够提高扭转弹簧的组装作业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扭转弹簧的组装作业性的连接器。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主体,具有壁部以及从所述壁部突出的轴部;一对端子,能够绕所述轴部相对自由地旋转,夹入对方端子;扭转弹簧,具有线圈部和一对臂部,该一对臂部从所述线圈部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且在所述轴部与所述线圈部插通的状态下配置在所述一对端子之间,且通过所述一对臂部使所述一对端子向旋转方向作用;以及引导部,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主体,在所述扭转弹簧朝向所述轴部的基端侧被压入时与所述一对臂部抵接,边使所述扭转弹簧弹性变形边引导到所述一对端子之间。在上述连接器中,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具有相互对置并且倾斜的一对引导面,在所述扭转弹簧朝向所述轴部的基端侧被压入时,所述一对臂部分别与所述一对引导面抵接并被引导,所述一对引导面的间隙越朝向所述轴部的基端侧变得越窄。在上述连接器中,优选的是,在所述连接器主体配置有多个所述一对端子,所述连接器主体具有将一个所述一对端子和另一个所述一对端子之间间隔开的间隔壁部,所述引导部是设置在所述间隔壁部的突起。在上述连接器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相对于所述连接器主体从所述轴部的末端侧安装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按压部,该按压部与所述扭转弹簧抵接且将所述扭转弹簧朝向所述轴部的基端侧按压。在上述连接器中,优选的是,所述按压部与所述轴部嵌合,且在与所述壁部之间保持所述扭转弹簧。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连接器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设置在连接器主体,在扭转弹簧向轴部的基端侧被压入时与一对臂部抵接,使扭转弹簧弹性变形并且引导到一对端子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连接器,能够利用引导部进行扭转弹簧的弹性变形,实现扭转弹簧的安装作业简单化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对方连接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内部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与对方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的内部俯视图。图6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主体的后视图。图7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主体的俯视图。图8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中载置有扭转弹簧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实施方式的壳体的立体图。图10是说明使用壳体的扭转弹簧的安装的图。图11是示出使用壳体的扭转弹簧的安装完成状态的图。图12是示出比较例的连接器主体的立体图。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倾斜抑制构造的后视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连接器2:连接器主体2a:前侧壁部2b:底壁部2c:后侧壁部2d:第一侧壁部2e:第二侧壁部2f:切口部3:壳体4:外壳5:第一端子6:第二端子7:扭转弹簧7a:线圈部7b:第一臂部7c:第二臂部8:汇流条9:盖21a、21b:固定部22:开口部23:轴部24:间隔壁部25:端子收纳部26:第一引导部26a:引导面27:第二引导部27a:引导面31:按压部51:主体51a:第一弯曲部51b:第二弯曲部51c:后端部52:支持部52a:贯通孔52b:突起61:主体61a:第一弯曲部62b:第二弯曲部61c:后端部62:支持部62a:贯通孔100:对方连接器101:触片(对方端子)102:箱体200:比较例的连接器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所限定的内容。另外,在下述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设想的要素或者实质上同样的要素。[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13来说明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涉及连接器。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对方连接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内部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与对方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的内部俯视图。图1所示的连接器1是阴连接器。连接器1与图2所示的对方连接器100连接。连接器1以及对方连接器100例如可以作为车辆后门的供电用连接装置使用。作为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配置在车辆侧,对方连接器100配置在后门。通过后门的开关动作从而相对于连接器1插拔对方连接器100的触片101。触片101插入到连接器1时,连接器1的后述的端子5、6与触片101电气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器1以及对方连接器100也可以用作对车辆的能够拆卸的座椅的供电用连接装置。连接器1如图1所示,具有连接器主体2、壳体3以及外壳4。连接器还包括后述的端子5、6和扭转弹簧7。连接器主体2是收纳端子5、6和扭转弹簧7等的箱体。壳体3是覆盖连接器主体2的开口部并形成密闭空间的盖。外壳4包围从连接器主体2突出的汇流条8并作为嵌合部与电源侧的连接器嵌合。连接器主体2具有插入有对方连接器100的触片101的开口部22。连接器主体2具有朝向侧方突出的一对固定部21a、21b。固定部21a、21b是相对于车体等被固定的部分。固定部21a、21b朝向相对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连接器1将插拔对方连接器100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将固定部21a、21b的突出方向称为“横向”。另外,关于连接器1,将分别与前后方向和横向垂直的方向称为“纵向”。固定部21a朝向横向的一侧突出,固定部21b朝向横向的另一侧突出。开口部22形成于连接器主体2的前后方向的一侧的壁部(以下,称为“前侧壁部”)2a。在下面的说明中,关于连接器1将前后方向中的与对方连接器100连接的一侧称为“前侧”,将与前侧相反一侧称为“后侧”。在前侧壁部2a在横向并列配置有三个开口部22。在连接器主体2内配置有与一个开口部22对应的一对端子5、6。如图3所示,连接器主体2除了前侧壁部2a还具有底壁部2b、后侧壁部2c、以及一对侧壁部2d、2e。各壁部2a、2b、2c、2d通过合成树脂而一体成形。底壁部2b是长方形的板状的构成部。前侧壁部2a从底壁部2b的前端向纵向突出。后侧壁部2c从底壁部2b的后端附近的部分向纵向突出。在后侧壁部2c设置有与外壳4对应的切口部2f。在连接器主体2中,与底壁部2b对置的部分为开口部。外壳4在从切口部2f向后侧突出的状态下相对于连接器主体2被固定。第一侧壁部2d以及第二侧壁部2e从底壁部2b的横向端部向纵向突出。更具体而言,第一侧壁部2d从底壁部2b的横向的一端向纵向突出,并且第二侧壁部2e从底壁部2b的横向的另一端向纵向突出。侧壁部2d、2e通过将底壁部2b夹在中间从而在横向上对置。另外,壁部2a、2c、2d、2e与底壁部2b一起形成收纳端子5、6等的收纳空间。连接器主体2具有从底壁部2b向纵向突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主体,具有壁部以及从所述壁部突出的轴部;一对端子,能够绕所述轴部相对自由地旋转,夹入对方端子;扭转弹簧,具有线圈部和一对臂部,该一对臂部从所述线圈部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所述扭转弹簧在所述轴部与所述线圈部插通的状态下配置在所述一对端子之间,且通过所述一对臂部使所述一对端子向旋转方向作用;以及引导部,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主体,在所述扭转弹簧朝向所述轴部的基端侧被压入时与所述一对臂部抵接,边使所述扭转弹簧弹性变形边引导到所述一对端子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5.31 JP 2016-108976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主体,具有壁部以及从所述壁部突出的轴部;一对端子,能够绕所述轴部相对自由地旋转,夹入对方端子;扭转弹簧,具有线圈部和一对臂部,该一对臂部从所述线圈部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所述扭转弹簧在所述轴部与所述线圈部插通的状态下配置在所述一对端子之间,且通过所述一对臂部使所述一对端子向旋转方向作用;以及引导部,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主体,在所述扭转弹簧朝向所述轴部的基端侧被压入时与所述一对臂部抵接,边使所述扭转弹簧弹性变形边引导到所述一对端子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引导部具有相互对置并且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岛大介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