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594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9 04:14
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抑制操作构件打开变形,且能避免大型化。操作构件(11)形成以跨上壳体(10)的方式配置的门型,臂部(37)在壳体(10)上滑动并且能从初始位置向嵌合位置直线状移动,在移动时臂部(37)与对方壳体(12)凸轮卡合而进行两壳体(10、12)的嵌合动作。壳体(10)具有支承轴(18),臂部(37)具有直线状延伸且支承轴(18)以能滑动接触的方式插入的长槽(39)。支承轴(18)具有锷部(19),长槽(39)具有在臂部(37)的打开方向抵接于锷部(19)的卡合边缘部(44)。

Connector

A connector can be provided, which can restrain the opening deformation of the operating member and avoid the large size. The operating member (11) formed by cross on the shell (10) door type configuration, the arm (37) in the housing (10) on the slide and can move straight into the fitting position shape from the initial position, the moving arm (37) and other housing (12) and the two clamping cam the housing (10, 12) of the chimeric action. The shell (10) has a supporting shaft (18), the arm (37) has a straight line extension and a long slot (39) inserted in a supporting axis (18) for sliding contact. A supporting shaft (18) with flanges (19), (39) with a long slot in arm (37) connected to the opening direction of flanges (19) clamping edge (4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的连接器包括:能相互嵌合的阴阳一对壳体;以及能移动地安装于阴壳体的滑块。滑块由连结板和一对滑动板形成门型。滑动板设置有凸轮槽。阳壳体具有罩部。在罩部的外表面立设有从动销。另外,阴壳体具有:塔部;群部,其配置于塔部的外周;以及盖部,其配置于群部的上下两侧。在盖部与群部之间设置有滑块的滑动板插通的插通路。在使两壳体嵌合前,滑动板从侧方插入到插通路中,滑块保持在后退位置。接着,罩部较浅地嵌合于阴壳体的群部与塔部之间。由此,从动销进入到凸轮槽的入口。从该状态将滑块朝向前进位置压入。于是,从动销在凸轮槽的槽边缘滑动,在滑块与阳壳体之间凸轮机构发挥作用,从而进行两壳体的嵌合动作。这样,当滑块到达前进位置,从动销达到凸轮槽的终端部时,两壳体成为正式嵌合的状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51682号公报然而,在如上述那样的门型结构的滑块中,虽然在移动的过程中滑动板受到两壳体的嵌合阻力而将要向外侧展开,但是被覆盖外侧的盖部限制滑动板的展开动作。但是,与盖部的量相应地,壳体在外侧大型化,有时不能满足连接器小型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如下连接器:其能抑制相对于壳体直线状移动的操作构件打开变形,且能避免大型化。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能与对方壳体嵌合;以及操作构件,其具有连结部及从该连结部突出的一对臂部且呈门型,所述操作构件以跨上所述壳体的方式配置,所述臂部在所述壳体上滑动并且能从初始位置向嵌合位置直线状移动,在移动时所述臂部与所述对方壳体凸轮卡合而进行两壳体的嵌合动作,所述壳体和所述臂部中的一方具有支承轴,另一方具有直线状延伸且所述支承轴以能滑动接触的方式插入的长槽,所述支承轴具有锷部,所述长槽具有在所述臂部的打开方向抵接于所述锷部的卡合边缘部。当操作构件相对于壳体直线状移动时,通过长槽与支承轴滑动接触,从而引导操作构件的移动。此时,通过长槽的卡合边缘部与支承轴的锷部抵接,从而可抑制臂部的展开动作(打开变形动作)。这样,引导操作构件移动的功能和限制打开变形的功能通过长槽和支承轴来实现,在壳体的外侧不需要如覆盖操作构件的臂部的盖部那样的构件(参照上述专利文献1),因此能避免连接器变得大型。此外,后述的实施例1的操作构件除了初始位置及嵌合位置之外还存在组装位置,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不具有组装位置的操作构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连接器中,操作构件相对于壳体配置于组装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操作构件相对于壳体配置于初始位置并与对方壳体面对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X-X线剖视图。图4是表示操作构件相对于壳体配置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图4的Y-Y线剖视图。图6是表示对方壳体较浅地嵌合、且弹性片和卡止承受部的卡止被对方壳体的解除部解除的状态的与图5对应的图。图7是表示操作构件相对于壳体配置于嵌合位置的状态的与图5对应的图。图8是表示操作构件相对于壳体配置于嵌合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操作构件相对于壳体以与图2反向的方式配置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操作构件相对于壳体以与图8反向的方式配置于嵌合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1是壳体的俯视图。图12是壳体的仰视图。图13是壳体的主视图。图14是操作构件的俯视图。图15是操作构件的侧视图。图16是图15的Z-Z线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壳体11:操作构件12:对方壳体15:解除部18:支承轴19:锷部25:第1锁定部(弹性锁定)26:第2锁定部(弹性锁定)27:锁定突起32:卡止承受部36:连结部37:臂部38:凸轮槽39:长槽41:长槽的端部44:卡合边缘部46:导槽48:弹性片49:卡止突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也可以为,所述操作构件没有被所述壳体覆盖,以露出到外面的方式配置。据此,因为不存在覆盖操作构件的外侧的构件,所以能可靠地避免连接器变得大型。<实施例1>以下利用图1~图16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包括壳体10和操作构件11。壳体10能与对方壳体12嵌合。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两壳体10、12开始嵌合时相互面对的面侧作为前侧。关于上下方向,以图13为基准,相当于图1的纸面内外侧。另外,关于左右方向,以图1为基准。对方壳体12是合成树脂制的,如图2所示,具有罩部13。罩部13呈左右方向细长的方筒状,在沿着长边方向的上下壁的内表面的左右中央部突出地设置有圆柱状的凸轮从动件14。在上下壁的内表面的左右一端部设置在前后方向延伸的肋状的解除部15。在罩部13内突出地配置有未图示的阳端子配件的多个突片。壳体10是合成树脂制的,如图11~图13所示,具有壳体主体16。壳体主体16呈左右方向细长的方块状,能内嵌于罩部13。如图13所示,在壳体主体16上前后贯通地设置有多个腔室17。各腔室17以上下2层配置且在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在内部插入保持有未图示的阴端子配件。阴端子配件通过压接与未图示的电线的端部连接,在两壳体10、12正式嵌合时,阴端子配件与对方侧的阳端子配件导通连接。在壳体主体16的上下两面(沿着长边方向的面)的左右中央部突出地设置有圆柱状的支承轴18。支承轴18具有从圆柱部分的顶端部向径向伸出的锷部19。锷部19以沿周向分割为多个的方式配置在圆柱部分的顶端部。具体地,锷部19在俯视时呈方形,在圆柱部分的顶端部的前后左右以90度间隔配置。如图13所示,在壳体主体16中成为各腔室17的上方的上端部,前后贯通地设置有左右方向扁平的空间部21,且设置有左右方向平坦的板状的薄壁22,以使得封闭空间部21的上方。另外,空间部21的内部被设置于左右两侧的隔壁23隔断。如图11所示,在薄壁22的左右两端部设置有后端开口的切槽24,切槽24与空间部21连通并且在前后方向延伸。切槽24的内侧缘部与隔壁23的壁面连续地配置。并且,在薄壁22的左右两端部的切槽24的内侧具有从前端向后方呈悬臂状延伸的板片部分,该板片部分设置有以前端为支点能向上下方向挠曲变形的弹性锁定件25、26。如后所述,弹性锁定件25、26具有卡止操作构件11并将操作构件11以限制移动状态保持于壳体10上的功能,包括第1锁定部25(图11的右侧)及第2锁定部26(图11的左侧)。第1锁定部25及第2锁定部26以线对称的形状成对地配置于隔着壳体主体16的左右中央部(支承轴18位于的部分)为线对称的位置。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特别是不必区分第1锁定部25及第2锁定部26的情况下,总称为弹性锁定件25、26。如图11所示,弹性锁定件25、26的板片部分的后端设定于比壳体10的后端向前方凹入的位置。在弹性锁定件25、26的板片部分的顶端部(后端部)向上方突出地设置有锁定突起27。锁定突起27在俯视时呈圆形,在后表面及左右两侧面具有朝向突出方向的顶端成为上升倾斜的锥状的斜面28。锁定突起27左右排列地配置于关于前后方向与支承轴18相同的位置。如图13所示,在弹性锁定件25、26的板片部分的顶端部设置有高度挠曲限制片29,高度挠曲限制片29向下突出并进入到空间部21。高度挠曲限制片29包括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能与对方壳体嵌合;以及操作构件,其具有连结部及从该连结部突出的一对臂部且呈门型,所述操作构件以跨上所述壳体的方式配置,所述臂部在所述壳体上滑动并且能从初始位置向嵌合位置直线状移动,在移动时所述臂部与所述对方壳体凸轮卡合而进行两壳体的嵌合动作,所述壳体和所述臂部中的一方具有支承轴,另一方具有直线状延伸且所述支承轴以能滑动接触的方式插入的长槽,所述支承轴具有锷部,所述长槽具有在所述臂部的打开方向抵接于所述锷部的卡合边缘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5.30 JP 2016-107549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能与对方壳体嵌合;以及操作构件,其具有连结部及从该连结部突出的一对臂部且呈门型,所述操作构件以跨上所述壳体的方式配置,所述臂部在所述壳体上滑动并且能从初始位置向嵌合位置直线状移动,在移动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千种贵弘饭星真治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