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环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506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环泵,包括电机、压缩腔和叶轮,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压缩腔外,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插入在所述压缩腔内且端部固定着所述叶轮,所述叶轮包括盘体和沿所述盘体周向设置的多个叶片,所述叶片与所述压缩腔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侧通道,所述侧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吸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盘体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一圈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固连着相邻的所述叶片,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盘体的径向向外逐渐变薄;具有噪声低、泵气性能高、节约能源以及可靠性高的优点。

A gas ring pu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as ring pump, which comprises a motor, a compression chamber and an impeller, wherein the motor is fixed in the compression chamber, wherein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is inserted in the compression chamber and the fixed end of the impeller, the impeller comprises a plate body and along the plate week to a plurality of blades arranged, one side channel is formed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the blade and the compression chamber, the side wall of the side channel is arranged on the suction port and the exhaust port, the disc is arranged on the wall of the body side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 of reinforcing ribs, the reinforcing rib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eaves adjacent, the strengthening of radial ribs along the plate body gradually becomes thinner; gas pump with low noise, high performance, energy saving and high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环泵
本技术涉及气泵,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气环泵。
技术介绍
气环泵是由电机带动叶轮旋转,叶轮中的叶片迫使气体旋转,对气体做功,使其动量增加,气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叶轮四周甩出,通过涡型机壳将动能转换成压力能。在公开号为CN201666277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轴流风机的叶轮,其包括轮箍和沿轮箍的径向向外突出的多个叶片,其中,轮箍和多个叶片是由片状金属材料冲压拉伸一体成型的。每一个叶片包括从轮箍出风侧延伸出的底部及从底部延伸出的顶部,底部从轮箍偏向进风侧延伸,而且底部的越靠近叶片的旋转方向的前缘的部位向进风侧延伸的距离越远,顶部从底部末端向叶轮的径向向外延伸。现有技术中,叶轮启动旋转后,径向导风片产生离心气流,会使导风片产生脉动的气压与气流,而脉动气压与气流容易和周边的空气形成共振,产生噪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环泵,达到降低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噪声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环泵,包括电机、压缩腔和叶轮,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压缩腔外,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插入在所述压缩腔内且端部固定着所述叶轮,所述叶轮包括盘体和沿所述盘体周向设置的多个叶片,所述叶片与所述压缩腔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侧通道,所述侧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吸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盘体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一圈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固连着相邻的所述叶片,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盘体的径向向外逐渐变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体通过吸气口进入到侧通道后,气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叶轮四周甩出,通过侧通道的内壁将动能转换成压力能,并且使气体在相邻的叶片之间的侧通道内循环和增压;其中,加强筋一方面对叶片起到了结构加固的目的;另一方面气体沿着加强筋、侧通道内壁和叶片进行循环流动,在加强筋的导流下,使气体在侧通道内获得更加流畅的气体循环,减少压缩腔的内壁及叶轮的振动,从而降低了在电机在带动叶轮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同时由于降低了整体的振动,可以节约压缩腔内气体在循环过程中动能的损耗,使气环泵的泵气性能得到提升,节约能源。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的朝向所述叶片两侧的侧面呈流线型且向内凹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气体经过加强筋侧壁的时候获得更加流畅的导流作用,降低了整体振动,从而进一步降低气体的动能损耗并减小噪声污染。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的外侧圆周端面呈与相邻的侧面之间光滑连接的圆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两侧的气体在经过加强筋的外侧圆周端面处时获得汇流,其中通过在此处设置与相邻的侧面之间光滑连接的圆弧面,可以加强筋两侧的气体在此处获得更平滑的汇流,降低了汇流处气体的互相扰动而带来的噪声以及动能损耗。进一步的,沿所述盘体的径向所述叶片呈逐渐向旋转方向弯曲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气体在叶片、加强筋和侧通道内壁之间进行循环流动时,通过弯曲的叶片对气体运动的导向,进一步降低气体的动能损耗并减小噪声污染;另一方面,在气体运动到排气口处时,在弯曲的叶片的导流下,气体可以更加稳定而平滑地从排气口输送走,降低了噪声。进一步的,所述侧通道包括增压段和减压段,沿所述叶片的旋转方向所述排气口至所述吸气口之间的侧通道为所述减压段,沿所述叶片的旋转方向所述吸气口至所述排气口之间的侧通道为所述增压段,减压段的侧壁与所述叶片外围端面间隙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在排气口排出后,紧接着通过减压段的侧壁与叶片间隙配合,可以将相邻叶片之间的低压环境保持住,提高了在运动到吸气口处时与外界之间的压力差,从而使相邻的叶片在运动到吸风口处抽取更多的气体进入压缩腔内,从而提高了气环泵的泵气的性能。进一步的,所述增压段的侧壁为向所述叶片外侧凹陷的圆弧曲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气体在运动到侧通道处获得更加平滑的导流作用,重新流向叶片,从而降低气体的动能损耗并减小噪声污染。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靠近所述盘体的圆周端面与所述叶片等宽,所述加强筋远离所述盘体的圆周端面连接着相邻的叶片的中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对叶片更加稳固的支撑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盘体的两侧侧面向内开设有减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叶轮的重量,降低电机带动叶轮转动的负担,降低功率损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1)盘体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一圈加强筋,加强筋固连着相邻的叶片,加强筋的朝向叶片两侧的侧面呈流线型且向内凹陷,加强筋的外侧圆周端面呈与相邻的侧面之间光滑连接的圆弧面,降低了气体的动能损耗并减小噪声污染,提高了环形泵的泵气性能;(2)加强筋靠近盘体的圆周端面与叶片等宽,加强筋远离盘体的圆周端面连接着相邻的叶片的中部,对叶片更加稳固的支撑作用,提高了结构强度,使其机械工作可靠性高;(3)盘体的两侧侧面向内开设有减重槽,降低叶轮的重量,降低电机带动叶轮转动的负担,降低功率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气环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叶轮的左视图。附图标记:1、电机;2、压缩腔;3、叶轮;31、盘体;32、叶片;4、输出轴;5、侧通道;6、吸气口;7、排气口;8、加强筋;9、增压段;10、减压段;11、圆弧曲面;12、圆弧面;13、减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气环泵,包括电机1、压缩腔2和叶轮3,电机1固定在压缩腔2外,电机1的输出轴4插入在压缩腔2内且端部固定着叶轮3。叶轮3包括盘体31和沿盘体31周向设置的48个叶片32,叶片32与压缩腔2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侧通道5,侧通道5的侧壁上开设有吸气口6和排气口7。盘体31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一圈加强筋8,加强筋8固连着相邻的叶片32。如图1所示,侧通道5包括增压段9和减压段10,沿叶片32的旋转方向排气口7至吸气口6之间的侧通道5为减压段10,沿叶片32的旋转方向吸气口6至排气口7之间的侧通道5为增压段9,减压段10的侧壁与叶片32外围端面间隙配合。气体在排气口7排出后,紧接着通过减压段10的侧壁与叶片32间隙配合,可以将相邻叶片32之间的低压环境保持住,提高了在运动到吸气口6处时与外界之间的压力差,从而使相邻的叶片32在运动到吸风口处抽取更多的气体进入压缩腔2内,气体就连续不断的从吹气口内排出,从而提高了气环泵的泵气的性能。如图1和图2所示,加强筋8沿盘体31的径向向外逐渐变薄。增压段9的侧壁为向叶片32外侧凹陷的圆弧曲面11。加强筋8的朝向叶片32两侧的侧面呈流线型且向内凹陷。沿盘体31的径向叶片32呈逐渐向旋转方向弯曲设置。当气体通过吸气口6进入到侧通道5后,气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叶轮3四周甩出,通过侧通道5的内壁将动能转换成压力能,并且使气体在相邻的叶片32之间的侧通道5内循环和增压;其中,加强筋8一方面对叶片32起到了结构加固的目的;另一方面,气体在增压段9的过程中,气体沿着加强筋8、侧通道5内壁和叶片32进行循环流动,不断增压,在加强筋8、增压段9的侧壁以及弯曲的叶片32的导流下,使气体在侧通道5内获得更加流畅的气体循环,减少压缩腔2的内壁及叶轮3的振动,从而降低了在电机1在带动叶轮3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同时降低了压缩腔2内气体在循环过程中动能的损耗,实际使气环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环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环泵,包括电机(1)、压缩腔(2)和叶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固定在所述压缩腔(2)外,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4)插入在所述压缩腔(2)内且端部固定着所述叶轮(3),所述叶轮(3)包括盘体(31)和沿所述盘体(31)周向设置的多个叶片(32),所述叶片(32)与所述压缩腔(2)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侧通道(5),所述侧通道(5)的侧壁上设置有吸气口(6)和排气口(7),所述盘体(31)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一圈加强筋(8),所述加强筋(8)固连着相邻的所述叶片(32),所述加强筋(8)沿所述盘体(31)的径向向外逐渐变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环泵,包括电机(1)、压缩腔(2)和叶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固定在所述压缩腔(2)外,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4)插入在所述压缩腔(2)内且端部固定着所述叶轮(3),所述叶轮(3)包括盘体(31)和沿所述盘体(31)周向设置的多个叶片(32),所述叶片(32)与所述压缩腔(2)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侧通道(5),所述侧通道(5)的侧壁上设置有吸气口(6)和排气口(7),所述盘体(31)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一圈加强筋(8),所述加强筋(8)固连着相邻的所述叶片(32),所述加强筋(8)沿所述盘体(31)的径向向外逐渐变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8)的朝向所述叶片(32)两侧的侧面呈流线型且向内凹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8)的外侧圆周端面呈与相邻的侧面之间光滑连接的圆弧面(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环泵,其特征在于,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兴辉颜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瑞晶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