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泡装置以及坐便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4901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5:29
提供能够抑制向便池吐出的泡的劣化的吐泡装置以及坐便器装置。吐泡装置(1)安装在搭载于坐便器装置(101)的后部的基板(70)上,向便池(80)吐出泡。泡生成部生成泡,泡流通管流通由泡生成部生成的泡。吐出在泡流通管中流通的泡的吐泡口配置于形成在基板(70)的底部(70a)的开口部,向便池(80)的后部吐出泡。

Soaking device and toilet device

A spool device and a toilet device can be provided to suppress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bubble that is spit out to the pool. The spitting device (1) is mounted on a base plate (70) carried in the rear of the toilet device (101) and spit out to the pool (80). A bubble generated by the formation of the bubble and the flow of the flow tube from the bubbling section. The bubbling mouth that is spit out in the bubbling flow tube is configured to form an open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70A) of the substrate (70) and spit out the bubbles at the back of the urinal (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吐泡装置以及坐便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向便池吐出泡的吐泡装置以及坐便器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就已知构成为向坐便器的便池中吐出泡的坐便器装置。坐便器装置向便池中吐出泡,通过泡介于便池承受污物的承受面部和污物之间来防止污物附着于便池。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便池的后部设置有喷射泡的喷嘴部的坐便器装置。该坐便器装置从喷嘴部向便池的承受面部的前部喷射泡,在便池内形成泡层。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043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坐便器装置中,由于从设置在便池的后部的喷嘴部向便池的承受面部的前部喷射泡,因此需要泡的到达距离较远,以良好的势能从喷嘴部喷射泡。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点:从喷嘴部喷射的泡因与承受面部的冲撞而破碎,因冲撞时受力而相邻的泡之间的膜破裂而形成较大的泡。此外,从喷嘴部以良好的势能喷射的泡还可能碰到承受面部而飞散。此外,形成在便池内的泡层具有抑制向便池内注入小便导致便池内的液体飞散或产生声音的效果,但也存在若泡破碎或形成较大的泡,则造成防止飞散或消音效果降低的问题点。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向便池吐出的泡劣化的吐泡装置以及坐便器装置。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吐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搭载于坐便器装置的后部的基板上,向便池吐出泡,包括:泡生成部,生成泡;泡流通管,流通由所述泡生成部生成的泡;以及吐泡口,配置于形成在所述基板的底部的开口部,吐出在所述泡流通管中流通的泡,从所述吐泡口向所述便池的后部吐出泡。在本专利技术中,吐泡装置安装在搭载于坐便器装置的后部的基板,向便池吐出泡。吐泡装置通过泡生成部生成泡,通过泡流通管使泡流通。吐泡口配置于形成在基板的底部的开口部,吐出在泡流通管中流通的泡,向便池的后部吐出泡。由此,能够抑制从吐泡装置吐出的泡劣化。本专利技术的坐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吐泡装置、安装所述吐泡装置的基板以及从所述吐泡装置吐出泡的便池。在本专利技术中,坐便器装置在基板上安装上述吐泡装置,从吐泡装置向便池吐出泡,因此能够抑制形成于便池的泡层的劣化。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吐泡装置安装在搭载于坐便器装置的后部的基板上,向便池吐出泡。吐泡装置通过泡生成部生成泡,通过泡流通管使泡流通。吐泡口配置于形成在基板的底部的开口部,喷出在泡流通管中流通的泡,向便池的后部吐出泡,因此能够抑制从吐泡装置吐出的泡劣化。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坐便器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从其他角度观察并示出坐便器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坐便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吐泡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5是吐泡装置的俯视图。图6是示出吐泡装置的构成的功能框图。图7是沿图5示出的A-A线的喷嘴部的截面图。图8是从下方观察喷嘴部的端面图。图9是局部性扩大基板以及喷嘴部的俯视图。图10是基板以及喷嘴部的仰视图。图11是图9示出的B-B线的基板以及喷嘴部的截面图。图12是基板以及喷嘴部的主视图。图13是沿图12示出的C-C线的基板以及喷嘴部的截面图。图14是用于说明吐泡装置的泡的吐出状态的示意图。图15是用于说明向便池吐出的泡的扩散方式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吐泡装置12泡生成部15空气吸入管16泡流通管17喷嘴部17a筒状部分22吐泡口32空气吸入口70基板70a底部71开口部72隔壁80便池85储水面101坐便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15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各附图中示出的相同或相等的构成要素、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为了易于理解,将各附图中的部件的尺寸适当扩大、缩小示出。此外,在各附图中省略表示在说明实施方式中不重要的部件的局部。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坐便器装置10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从其他角度观察并示出坐便器装置10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是从前方右斜上方观察坐便器装置101的图,图2是从前方左斜上方观察坐便器装置101的图。坐便器装置101包括吐泡装置1、坐便器100以及基板70。坐便器100在前端F侧具有便池80,在该便池80的后方具有设备容纳部90。在设备容纳部90中,除吐泡装置1之外,还容纳有坐便器洗净装置、洗净臀部的局部洗净设备、温暖便座的便座暖气设备、向便池80内输送暖风的送风设备等的设备(以下称为“各种设备”。)。基板70呈深皿状,通过应搭载各种设备的壁体划分,适当设置用于安装各种设备的螺纹孔。基板70的底部70a嵌于设备容纳部90的上部,周侧部70b搭载在设备容纳部90的上端,通过螺纹等的固定件固定于坐便器100。基板70的前端部70c向便池80的后部上方延伸。坐便器装置101在使用时将用于切断来自下水侧的臭气的水储存在便池80的底部,形成储水面85。吐泡装置1发挥如下功能:生成泡,从喷嘴部17向便池80内吐出,在储水面85上形成泡层。吐泡装置1生成的泡可以包含清洁剂等的发泡剂,也可以是不包含发泡剂的气泡水。在储水面85上形成的泡层防止向便池80内注入的小便导致的飞沫并消声,以及防止污物附着于便池80。基板70在前端部70c的偏右的底部70a设置有后述的开口部71。基板70的底部70a的前部从便池80的后述承受面部80a的后部侧的上部,与边缘通水路81b相对。吐泡装置1的喷嘴部17嵌入基板70的开口部71,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基板70。在喷嘴部17形成后述吐泡口22,该吐泡口22设置在便池80的从接收面部80a的后部侧的上部到边缘通水路81b的范围的大致正上方。图3是示出坐便器100的外观的立体图。坐便器100上端的边缘部分大致为相同高度,在便池80和设备容纳部90之间形成有从边缘部分下降一段的凹处95。便池80具有用于接收污物的钵状的承受面部80a和形成在上端开口部的内周部的边缘部81。在如图3所示的边缘部81形成有边缘通水路81b,所述边缘通水路81b在棚部81a承受从第一边缘喷水孔82a以及第二边缘喷水孔82b喷出的水,引导水在一个方向回旋。棚部81a形成为比与棚部81a的下方相连的承受面部80a的内周面部分舒缓的斜坡。此外,边缘通水路81b形成在便池80的上端内周部的大致整周。在前端F侧以及左右两侧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边缘通水路81b形成在后部侧下降一段的较低位置,左右两侧和后部侧通过倾斜面连接。第一边缘喷水孔82a在从前端F侧观察便池80的左侧的边缘部81中以面向前方的方式设置。此外,第二喷水孔82b在便池80的后部右侧的边缘部81中以面向左方的方式设置。第一边缘喷水孔82a以及第二边缘喷水孔82b将从图中没有示出的坐便器洗净装置供给的水喷出到便池80内。从第一边缘喷水孔82a喷出的水在边缘部81的边缘通水路81b从左侧通过前侧,向右侧流动,向同一方向回旋并沿着承受面部80a流入便池80内。从第二边缘喷水孔82b喷出的水从后部侧向左侧流通在边缘部81的边缘通水路81b,与从第一边缘喷水孔82a喷出的水合流,向同一方向回旋并沿着承受面部80a流入便池80内。沿着承受面部80a流下的水与污物一起从连接于便池80的底部的排水通路排出。设备容纳部90具有设置在坐便器100的后部的左右壁体90a以及后壁体90b,前方朝凹处95开口。左右壁体90a以及后壁体90b设置为从坐便器100的底部直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吐泡装置以及坐便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吐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吐泡装置安装于搭载于坐便器装置的后部的基板,向便池吐出泡,所述吐泡装置包括:泡生成部,生成泡;泡流通管,流通由所述泡生成部生成的泡;以及吐泡口,配置于形成在所述基板的底部的开口部,吐出在所述泡流通管中流通的泡,所述吐泡装置从所述吐泡口向所述便池的后部吐出泡。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5.31 JP 2016-1087651.一种吐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吐泡装置安装于搭载于坐便器装置的后部的基板,向便池吐出泡,所述吐泡装置包括:泡生成部,生成泡;泡流通管,流通由所述泡生成部生成的泡;以及吐泡口,配置于形成在所述基板的底部的开口部,吐出在所述泡流通管中流通的泡,所述吐泡装置从所述吐泡口向所述便池的后部吐出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吐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吐泡口设置在安装于所述泡流通管的下游端部的喷嘴部,所述喷嘴部具有在下端形成有所述吐泡口、将上下方向作为轴方向的筒状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吐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部分的周侧面接触于从所述开口部向上升起的隔壁的外侧面。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谷孝二市原沙织佐佐木智也
申请(专利权)人:骊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