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土壤修复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663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染土壤修复剂,其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长白山硅藻土98~102份;椰壳活性炭10~30份;矿物质混合物48~52份;聚丙烯胺酰胺2~5份;次亚硫酸钠30~34份;氧化铁30~34份;硫酸钙94~98份;硫酸铝78~82份;碳酸盐混合物30~34份;EM菌19~2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污染土壤修复剂,能够吸附液态烃混合物及重金属等物质,组成成分纯天然,无毒无腐蚀,对污染土壤治理效果好且作用条件温和又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原位就地投放,操作简便,吸附率高,能够持久发挥效果,产品稳定,超强的深层次吸附,在自然条件下不会发生污染物再次析出,且处理污染土壤的速度快,成本低,用量少,粉体形状易于运输和保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土壤修复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土壤修复的
,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吸附液态烃混合物及重金属等物质的土壤修复剂的

技术介绍
随之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各类油品及碳氢化合的需求不断增加,原油污染土壤,损害植物根部,阻碍根的呼吸与吸收,导致植物死亡;芳香烃类物质对人及动物的毒性较大,如果经较长时间较大浓度接触,会引起恶心、头疼、眩晕等症状;此外,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类物质具有强烈的三致作用。泄漏的原油等烃类物质如遇明火,会造成火灾事故;如果泄漏的烃类进入受限空间内,VOC达到爆炸下限,极易发生爆炸,甚至造成群死群伤的灾难性事故发生。土壤和沉积物为烃类污染物吸收、迁移和积累的主要介质,水体、大气中的烃类污染物可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土壤和沉积物中,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烃类也可通过地球化学循环进入水体和大气中而造成二次污染。另外,随着近几十年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各种工业如采矿业、冶金业、化工业等所产生的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浸出液直接进入水体,随着水系的分布进入土壤,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因直接造成粮食减产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经水、大气、植物等介质或食物链最终危害人体健康。更为严重的是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和不可逆性,因此,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迫在眉睫。而现有技术的污染土壤修复剂往往吸附率不高,不稳定,持续作用效果短暂,产品容易变质发硬,且在自然条件下容易发生污染物再次析出的现象,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吸附液态烃混合物及重金属等物质的污土壤修复剂,其旨在解决土壤、荒漠、盐碱地、河流湖泊底泥等的污染问题,组成成分纯天然,无毒无腐蚀,对污染土壤治理效果好且作用条件温和又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原位就地投放,操作简便,吸附率高,能够持久发挥效果,产品稳定,超强的深层次吸附,在自然条件下不会发生污染物再次析出,且处理污染土壤的速度快,成本低,用量少,粉体形状易于运输和保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污染土壤修复剂,其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长白山硅藻土98~102份;椰壳活性炭10~30份;矿物质混合物48~52份;聚丙烯胺酰胺2~5份;次亚硫酸钠30~34份;氧化铁30~34份;硫酸钙94~98份;硫酸铝78~82份;碳酸盐混合物30~34份;EM菌19~23份。作为优选,所述椰壳活性炭的粒度为-200目。作为优选,所述矿物质混合物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粉煤灰、火山灰、铝酸钙的混合物。作为优选,所述碳酸盐混合物为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和白云石的混合物。作为优选,所述EM菌为含光合菌、酵母菌、乳酸菌、枯草菌、杆菌、绿脓菌等有益菌的混合菌。作为优选,所述污染土壤修复剂为粉末状固体,污染土壤修复剂的pH值为6~9,污染土壤修复剂的粒径不大于74微米,污染土壤修复剂的比表面积不小于1000m2/kg,污染土壤修复剂中的二氧化硅含量不小于40%。作为优选,所述污染土壤修复剂的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环长白山硅藻土99份;椰壳活性炭10份;矿物质混合物49份;聚丙烯胺酰胺3份;次亚硫酸钠31份;氧化铁31份;硫酸钙95份;硫酸铝79份;碳酸盐混合物31份;EM菌20份。作为优选,所述污染土壤修复剂的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长白山硅藻土100份;椰壳活性炭20份;矿物质混合物50份;聚丙烯胺酰胺4份;次亚硫酸钠32份;氧化铁32份;硫酸钙96份;硫酸铝80份;碳酸盐混合物32份;EM菌21份。作为优选,所述污染土壤修复剂的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长白山硅藻土101份;椰壳活性炭30份;矿物质混合物51份;聚丙烯胺酰胺5份;次亚硫酸钠33份;氧化铁33份;硫酸钙97份;硫酸铝81份;碳酸盐混合物33份;EM菌22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剂,采用纯天然物料为组成成分,无毒无腐蚀,原位就地投放,操作人员用简易工具将修复剂与含液态烃和重金属的污染土壤充分混合,实现深度吸附,吸附污染物后再现场空地自然存放,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实现生态化处理;吸附效率高,持续发挥效果,产品不会出现发硬等现象;处理速度快、成本低、用量少,粉体形状,易于运输和保存;超强的深层次吸附,在自然条件下不会发生再次析出;组成成分具有特殊的层状结构,重金属及液态烃混合物与吸附剂充分混合后能够被深度吸附,保持稳定状态。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染土壤修复剂,其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长白山硅藻土98~102份;椰壳活性炭10~30份;矿物质混合物48~52份;聚丙烯胺酰胺2~5份;次亚硫酸钠30~34份;氧化铁30~34份;硫酸钙94~98份;硫酸铝78~82份;碳酸盐混合物30~34份;EM菌19~23份。进一步地,所述椰壳活性炭的粒度为-200目;所述矿物质混合物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粉煤灰、火山灰、铝酸钙的混合物;所述碳酸盐混合物为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和白云石的混合物;所述EM菌为含光合菌、酵母菌、乳酸菌、枯草菌、杆菌、绿脓菌等有益菌的混合菌;所述污染土壤修复剂为粉末状固体,污染土壤修复剂的pH值为6~9,污染土壤修复剂的粒径不大于74微米,污染土壤修复剂的比表面积不小于1000m2/kg,污染土壤修复剂中的二氧化硅含量不小于40%。实施例1:一种污染土壤修复剂,其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长白山硅藻土99份;椰壳活性炭10份;矿物质混合物49份;聚丙烯胺酰胺3份;次亚硫酸钠31份;氧化铁31份;硫酸钙95份;硫酸铝79份;碳酸盐混合物31份;EM菌20份。实施例2:一种污染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土壤修复剂的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长白山硅藻土100份;椰壳活性炭20份;矿物质混合物50份;聚丙烯胺酰胺4份;次亚硫酸钠32份;氧化铁32份;硫酸钙96份;硫酸铝80份;碳酸盐混合物32份;EM菌21份。实施例3:一种污染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土壤修复剂的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长白山硅藻土101份;椰壳活性炭30份;矿物质混合物51份;聚丙烯胺酰胺5份;次亚硫酸钠33份;氧化铁33份;硫酸钙97份;硫酸铝81份;碳酸盐混合物33份;EM菌22份。根据实施例1~3制得的所述污染土壤修复剂,产品性能指标如下表所示:检验处理后的性能方法指标备注液态烃被吸附后24h研磨无液态烃析出充分碾压高温60℃无液态烃析出研磨后样品在水中无液态烃析出伴随搅拌处理后吸附剂晾干的颜色正常泥土色本专利技术一种污染土壤修复剂,采用纯天然物料为组成成分,无毒无腐蚀,原位就地投放,操作人员用简易工具将修复剂与含液态烃和重金属的污染土壤充分混合,实现深度吸附,吸附污染物后再现场空地自然存放,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实现生态化处理;吸附效率高,持续发挥效果,产品不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染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长白山硅藻土98~102份;椰壳活性炭10~30份;矿物质混合物48~52份;聚丙烯胺酰胺2~5份;次亚硫酸钠30~34份;氧化铁30~34份;硫酸钙94~98份;硫酸铝78~82份;碳酸盐混合物30~34份;EM菌19~2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长白山硅藻土98~102份;椰壳活性炭10~30份;矿物质混合物48~52份;聚丙烯胺酰胺2~5份;次亚硫酸钠30~34份;氧化铁30~34份;硫酸钙94~98份;硫酸铝78~82份;碳酸盐混合物30~34份;EM菌19~23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椰壳活性炭的粒度为-200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质混合物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粉煤灰、火山灰、铝酸钙的混合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混合物为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和白云石的混合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EM菌为含光合菌、酵母菌、乳酸菌、枯草菌、杆菌、绿脓菌等有益菌的混合菌。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土壤修复剂为粉末状固体,污染土壤修复剂的pH值为6~9,污染土壤修复剂的粒径不大于74微米,污染土壤修复剂的比表面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侃杨利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翔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