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是茶的故乡,种植茶叶的历史悠久,长达几千年,茶叶饮品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备受人们的喜爱。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影响茶叶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茶叶病虫害,因而,茶叶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尤为重要。目前,茶农一般都是采用化学农药来对茶叶的病虫害进行防治,然而,长期不合理施用化学农药不仅会破坏茶园的生态环境、造成茶叶农药残留超标,而且使害虫的控药性越来越强,形成防治上的恶性循环,不利于茶叶的生态发展和长久发展。因此,本专利技术从肥料入手,采用具有防治病虫害作用的环境友好型肥料对茶叶进行施用,不仅可有效防治茶叶病虫害,安全无毒,提高了茶叶的质量,而且可大大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利于创造良好的茶叶生态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茶叶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茶叶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本专利技术茶叶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从肥料入手,对茶叶施用具有防治病虫害作用且为环境友好型的肥料,从而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9‑11月,结合深耕向茶叶深施茶叶肥料,且每亩施茶叶肥料300‑350Kg;同时,在每次茶叶开采前的10‑15d,向茶叶施入茶叶肥料,且每亩施茶叶肥料15‑20Kg;此外,在春夏秋三季各轮茶叶萌发新梢时,向茶叶喷施叶面肥,且每亩施叶面肥40‑50Kg;其中,所述茶叶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羊粪30‑50份、鸡粪10‑20份、牛粪15‑20份、草木灰15‑20份、骨粉10‑18份、豌豆植株10‑15份、紫云英8‑15份、仙鹤草8‑15份、贯众8‑15份、齿叶黄皮5‑10份、无机肥15‑20份、发酵菌18‑23份和包膜剂40‑50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9-11月,结合深耕向茶叶深施茶叶肥料,且每亩施茶叶肥料300-350Kg;同时,在每次茶叶开采前的10-15d,向茶叶施入茶叶肥料,且每亩施茶叶肥料15-20Kg;此外,在春夏秋三季各轮茶叶萌发新梢时,向茶叶喷施叶面肥,且每亩施叶面肥40-50Kg;其中,所述茶叶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羊粪30-50份、鸡粪10-20份、牛粪15-20份、草木灰15-20份、骨粉10-18份、豌豆植株10-15份、紫云英8-15份、仙鹤草8-15份、贯众8-15份、齿叶黄皮5-10份、无机肥15-20份、发酵菌18-23份和包膜剂40-50份;所述发酵菌主要由乳酸菌、苏云金杆菌、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按体积比5:4:5:2:2制成;所述包膜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壳聚糖5-10份、淀粉3-8份、膨润土4-8份和醋酸铁1-3份;所述叶面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氨基酸3-5份、维生素1-5份、无机盐1-3份、菌种4-9份和助剂0.01-0.04份;所述菌种主要由苏云金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球饱白僵菌按体积比3:2:4:3制成;所述助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高岭土2-4份、膨润土1-3份、黄腐殖酸1-2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酯1-4份和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茶叶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羊粪39份、鸡粪16份、牛粪17份、草木灰18份、骨粉13份、豌豆植株13份、紫云英12份、仙鹤草13份、贯众11份、齿叶黄皮8份、无机肥17份、发酵菌21份和包膜剂46份;所述叶面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氨基酸4份、维生素3份、无机盐2份、菌种5份和助剂0.0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茶叶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肥主要由硫酸钾、氯化铵和钙镁磷肥按质量比3:3:2混合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茶叶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肥料主要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包膜剂的制备:按重量份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章相,万崇尚,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凌云县凌春农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