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50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其特征在于,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粉状尿素21%‑25%、硫酸铵7%‑9%、氯化铵24%‑28%、氯化钾16%‑18%、氨基酸12%‑15%、中量元素成分4%‑7%、微量元素成分0.3%‑0.6%、粘合剂3%‑5%、固氮菌剂1%‑3%;其中粉化尿素:硫酸铵:氯化铵质量配比为3:1:3.5。将氨基酸与中量元素成分、微量元素成分经过磁化处理、搅拌,进行螯合,并加入其他配制成分,经过制粒、低温烘干后,制得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本发明专利技术肥料,可提高农作物对氮、矿物质元素及氨基酸的吸收利用,提高农作物产量、抗倒伏、防病虫害能力,以及促进根系及农作物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
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
技术介绍
当前农民常用的氮肥主要是尿素和碳铵。尿素和碳铵由于化学性质不稳定和不合理的使用,利用率非常低,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尿素是最主要的氮肥,占氮肥总量的60%以上,为酰胺态氮肥,含氮量高达46%,使用后土壤不板结、不盐碱化、不酸化,适用于多种作物和土壤;但是施入土壤以后,有的转化为硝态氮或气态氮极易损失,尿素中氮的利用率低。而铵态氮肥为阳离子肥料,铵态氮在带阴离子的土壤胶体中容易被吸附,植物容易吸收,氮元素利用率高。提高肥料中氮的利用率,已成为当前肥料使用和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含有氨基酸成分的肥料,其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成分,可促进植物对氨基酸的吸收,增加植物细胞及叶绿素中蛋白质含量,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植物生长中需要吸收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成分,其中钙可与果胶固定在细胞壁上,增强植物抗病和抗倒伏能力,并促进硝态氮的吸收;镁为叶绿素分子中心原子,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矿物质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成分,在植物的生长调节、新陈代谢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问题:氮肥使用现状,主要以尿素和碳铵肥料,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含氮成分易分解,土壤施肥不合理,氮元素利用率,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尿素使用量高,其为酰胺态氮,土壤使用后不会出现板结、盐碱化,但是,易转化为硝态氮和气态氮,氮的利用率低。铵态氮性质,为阳离子肥料,铵态氮在带阴离子的土壤胶体中容易被吸附,植物容易吸收,氮元素利用率高。氨基酸成分,传统肥料中不存在氨基酸成分,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补充多种氨基酸成分,用于合成自身生长所需的蛋白质;缺少氨基酸成分,会使产量低,叶绿素和核酸含量低,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成分,在植物的生长调节、新陈代谢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缺少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会造成植物抗倒伏能力差、光合作用弱、生长缓慢等现象,甚至出现严重营养不良和死亡。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粉状尿素21%-25%、硫酸铵7%-9%、氯化铵24%-28%、氯化钾16%-18%、氨基酸12%-15%、中量元素成分4%-7%、微量元素成分0.3%-0.6%、粘合剂3%-5%、固氮菌剂1%-3%。其中粉化尿素:硫酸铵:氯化铵质量配比为3:1:3.5。所述的中量元素成分,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氯化钙22-25份、硫酸镁19-23份,钙元素提高植物的抗倒伏能力,镁元素可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所述的微量元素成分,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七水硫酸锌7-10份、钼酸钠4-6份、硫酸亚铁2-5份、一水硫酸铜1-2份,微量元素成分在植物体内酶合成、糖转化、呼吸作用以及生长激素合成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述的粘合剂,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凹凸棒土5-8份、壳聚糖3-6份、瓜豆胶1-2份,粘合肥料各配制成分,对营养成分起到固定作用,减少流失。所述的固氮菌剂,其中圆褐固氮菌:硝酸细菌质量配比为3-5:1,圆褐固氮菌可固化土壤中的易流失氮成分,硝酸细菌可氧化亚硝酸盐成分,降低土壤中亚硝酸盐含量,提高氮成分利用率。所述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其制备方法:(1)成分配制:按照质量称取各配制成分;(2)元素螯合:将氨基酸溶于水中,加入中量元素成分和微量元素成分,在磁化处理器中,磁化处理1-2h,磁化可提高氨基酸分子及各离子的活性,促进相互螯合作用,并搅拌20-30min,制成氨基酸螯合溶液,经过螯合,可对矿物质元素起到固化,减少施肥后营养成分流失;(3)搅拌配制:向氨基酸螯合溶液中,依次加入称取的粉状尿素、硫酸铵、氯化铵、氯化钾、粘合剂和固氮菌剂,搅拌10-15min,混合均匀;(4)制粒:将搅拌混合的肥料各成分,经过制粒机,制成颗粒状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5)低温干燥:将颗粒状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在烘干箱内低温烘干,得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6)包装:每袋按照25kg、50kg重量,进行封袋包装。所述的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其制备方法中,低温烘干温度为28℃-32℃,烘干时间45-50min。优先的,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粉状尿素22%、硫酸铵7.3%、氯化铵25.7%、氯化钾16.2%、氨基酸13%、中量元素成分4.3%、微量元素成分0.36%、粘合剂3.7%、固氮菌剂1.4%。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含氮成分,将粉状尿素、硫酸铵和氯化铵作为氮肥的主要成分,其中酰胺态氮尿素,氮元素含量高,不会造成土壤盐碱化、板结,而铵态氮硫酸铵和氯化铵,在土壤和水中分解为阳离子态含氮成分,在带阴离子的土壤胶体中容易被吸附,植物容易吸收,氮元素利用率高;既提高了氮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资源和成本浪费,又不会造成土壤板结、盐碱化等恶化情况,对土壤和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元素螯合,矿物质元素为植物生长调节和新陈代谢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生理作用,对植物光合、呼吸以及酶的合成等生理环节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多种必需氨基酸成分,可促进植物蛋白质及酶的合成作用;将肥料中矿物质元素与氨基酸,通过搅拌融合,形成螯合状态矿物质元素,氨基酸对元素起到固定作用,可减少矿物质元素流失,提高吸收利用率。固氮菌剂使用,圆褐固氮菌和硝酸细菌将土壤中易流失的氮固化,可提高肥料中氮元素的利用率;而土壤中亚硝酸细菌将氮元素合成亚硝酸盐,土壤中亚硝酸盐聚集,会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硝酸细菌可使亚硝酸盐氧化形成硝态氮,减少土壤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粉状尿素23.5%、硫酸铵7.83%、氯化铵27.4%、氯化钾17.5%、氨基酸13.8%、中量元素成分5.4%、微量元素成分0.45%、粘合剂4.2%、固氮菌剂1.8%。其中粉化尿素:硫酸铵:氯化铵质量配比为3:1:3.5。所述的中量元素成分,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氯化钙23份、硫酸镁20份。所述的微量元素成分,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七水硫酸锌8份、钼酸钠4.5份、硫酸亚铁3份、一水硫酸铜1.3份。所述的粘合剂,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凹凸棒土6份、壳聚糖3.5份、瓜豆胶1.2份。所述的固氮菌剂,其中圆褐固氮菌:硝酸细菌质量配比为3.5:1。所述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其制备方法:(1)成分配制:按照质量称取各配制成分;(2)元素螯合:将氨基酸溶于水中,加入中量元素成分和微量元素成分,在磁化处理器中,磁化处理1h,并搅拌23min,制成氨基酸螯合溶液;(3)搅拌配制:向氨基酸螯合溶液中,依次加入称取的粉状尿素、硫酸铵、氯化铵、氯化钾、粘合剂和固氮菌剂,搅拌12min,混合均匀;(4)制粒:将搅拌混合的肥料各成分,经过制粒机,制成颗粒状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5)低温干燥:将颗粒状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在烘干箱内低温烘干,得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6)包装:每袋按照25kg、50kg重量,进行封袋包装。步骤(5)所述的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其特征在于,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粉状尿素21%‑25%、硫酸铵7%‑9%、氯化铵24%‑28%、氯化钾16%‑18%、氨基酸12%‑15%、中量元素成分4%‑7%、微量元素成分0.3%‑0.6%、粘合剂3%‑5%、固氮菌剂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其特征在于,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粉状尿素21%-25%、硫酸铵7%-9%、氯化铵24%-28%、氯化钾16%-18%、氨基酸12%-15%、中量元素成分4%-7%、微量元素成分0.3%-0.6%、粘合剂3%-5%、固氮菌剂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其特征在于,其中粉化尿素:硫酸铵:氯化铵质量配比为3:1:3.5。3.如权利要求1所述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量元素成分,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氯化钙22-25份、硫酸镁19-23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量元素成分,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七水硫酸锌7-10份、钼酸钠4-6份、硫酸亚铁2-5份、一水硫酸铜1-2份。5.如权利要求1所述固氮氨基酸多元素追施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合剂,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凹凸棒土5-8份、壳聚糖3-6份、瓜豆胶1-2份。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资豪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五季果源家庭农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