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7437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装系统,包含箱体、第一托座及上盖,箱体具有底板,第一托座设置于底板上,第一托座与底板相背的一面形成为第一曲面,上盖具有加压曲面朝向第一曲面,第一曲面及加压曲面其中的一为内凹面,另一为外凸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的包装系统系在箱体底板上设置弯曲型托座来承托产品,使产品产生自然形变,当产品进行包装时,无须进行四周承靠即可产生固定效果,并且可防止位移现象,故不需使用任何定位柱或挡块,因此可有效降低人员装箱或取片时所造成的破片情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系统
本技术关于一种包装结构;具体而言,本技术关于一种应用在产品装箱时不须进行四周承靠即可产生固定效果的包装系统。
技术介绍
就目前电子产品的产销型态而言,大多都是在不同地点分别进行产品的生产、组装及配销等作业,使得电子产品的零件或半成品必须在不同厂区间运送。以液晶面板的半成品运送为例,一般是利用包装箱来作为液晶面板半成品的运送,而为防止液晶面板半成品在运送时发生碰撞,会利用缓冲材来进行保护,在包装运送时,将液晶面板半成品连同缓冲材一并置放于包装箱中,并利用缓冲材吸收运送过程中来自外界的冲击力,以确保运送过程中液晶面板半成品的品质及完整性。请参照图1A及图1B,图1A为现有技术包装箱体的上视图,以及图1B为图1A的立体示意图。包装箱体10具有多个孔位12,并且在这些孔位12中可结合不同形式的挡块(或称定位柱)14,使得产品(例如液晶面板半成品、玻璃基板等)被置放在包装箱体10时,借由挡块14承靠产品以防止产品在包装箱体10内晃动位移。然而,若先插入挡块14,将会使置放产品的空间变小,人员作业若不谨慎则易发生产品与挡块14碰撞而造成破片;若先置放产品后再插入挡块14,如果产品不是统一靠边齐平时,则易造成挡块14插破产品而造成产品破片的情况发生。承上所述,由于液晶面板技术往高解析度及窄边框技术发展,致使产品(例如液晶面板半成品、玻璃基板等)边缘能够让定位柱或挡块承靠的面积越来越不足,导致无法有效承靠固定产品,但若不进行承靠产品,势必因产品位移而导致受损。因此,一种可降低人员装箱时因挡块而造成破片,同时又可防止产品在运送过程中造成位移的包装箱体是有急迫需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装系统,可使产品于装箱时可产生固定效果,并且可防止位移现象。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装系统,可于装箱时可减少对产品(例如液晶面板半成品、玻璃基板等片状元件)边缘的压迫。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装系统,包含箱体、第一托座及上盖,箱体具有底板,第一托座设置于底板上,且第一托座与底板相背的一面形成为第一曲面,上盖具有加压曲面朝向第一曲面,而第一曲面及加压曲面其中的一为内凹面,另一为外凸面。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曲面及加压曲面在箱体内部组成一拱板状空间。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一加压单元,加压单元压迫上盖及底板彼此靠近。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曲面具有一中央部分、一第一边缘部分及一第一侧边,中央部分及第一边缘部分沿第一侧边排列;在平行第一侧边所在平面的剖面上,中央部分所形成弧的曲率小于第一边缘部分所形成弧的曲率。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曲面具有一第二边缘部分,第二边缘部分位于中央部分相反于第一边缘部分的一侧;在平行第一侧边所在平面的剖面上,第一边缘部分所形成弧的曲率与第二边缘部分所形成弧的曲率相异。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曲面具有一第一侧边;在平行第一侧边所在平面的剖面上,第一曲面所形成的弧于一第一段具有一第一曲率,加压曲面所形成的弧于与第一段对应的一第二段具有一第二曲率,第一曲率小于第二曲率。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曲率与第二曲率的曲率半径的范围为2000mm至4000mm。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箱体的端缘朝上盖延伸形成一侧壁,第一曲面具有一第二侧边相对于侧壁,第二侧边与侧壁间夹有一间隔。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底板上包括有一凹槽,第一托座嵌合于凹槽内。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一第二托座与第一托座相间隔地设置于底板上,其中第二托座与底板相背的一面形成为一第二曲面,第二曲面与第一曲面同为内凹面或外凸面。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底板上形成有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二凹槽,第一托座及第二托座分别嵌合于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底板于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间的顶面低于底板于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外侧的顶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装系统,包含箱体、第一托座、片状元件迭层及上盖,箱体具有底板,第一托座设置于底板上,且第一托座与底板相背的一面形成为第一曲面,而片状元件迭层设置于第一曲面上,其中片状元件迭层包含至少一片状元件(例如液晶面板半成品、玻璃基板、泡棉等),此外,上盖具有加压曲面朝向第一曲面,且第一曲面及加压曲面其中的一为内凹面,另一为外凸面,其中加压曲面直接或间接地压迫片状元件迭层弯曲而至少部分贴合于第一曲面。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一加压单元;其中加压单元压迫上盖使加压曲面压迫片状元件迭层。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曲面具有一中央部分、一第一边缘部分及一第一侧边,中央部分及第一边缘部分沿第一侧边排列;在平行第一侧边所在平面的剖面上,中央部分所形成弧的曲率小于边缘部分所形成弧的曲率。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曲面具有一第二边缘部分,第二边缘部分位于中央部分相反于第一边缘部分的一侧;在平行第一侧边所在平面的剖面上,第一边缘部分所形成弧的曲率与第二边缘部分所形成弧的曲率相异。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曲面具有一第一侧边;在平行第一侧边所在平面的剖面上,第一曲面所形成的弧于一第一段具有一第一曲率,加压曲面所形成的弧于与第一段对应的一第二段具有一第二曲率,第一曲率小于第二曲率。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曲率与第二曲率的曲率半径的范围为2000mm至4000mm。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箱体端缘朝上盖延伸形成一侧壁,第一曲面具有一第二侧边相对于侧壁,第二侧边与侧壁间夹有一间隔,片状元件迭层的端缘伸出第二侧边而未触及侧壁。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底板上形成有一凹槽,第一托座嵌合于凹槽内。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一第二托座与第一托座相间隔地设置于底板上,其中第二托座与底板相背的一面形成为一第二曲面,第二曲面与第一曲面同为内凹面或外凸面,第二曲面与第一曲面共同承托片状元件迭层,加压曲面直接或间接地压迫片状元件迭层弯曲而至少部分贴合于第二曲面。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底板上形成有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二凹槽,第一托座及第二托座分别嵌合于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底板于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间的顶面低于底板于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外侧的顶面。本技术的包装系统系在箱体底板上设置弯曲型托座来承托产品,使产品产生自然形变,当产品进行包装时,无须进行四周承靠即可产生固定效果,并且可防止位移现象,故不需使用任何定位柱或挡块,因此可有效降低人员装箱或取片时所造成的破片情形。附图说明图1A为现有技术包装箱体的上视图;图1B为图1A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包装系统的立体分解图;图2B为图2A的包装系统组合后的剖面图;图2C为将图2A的托座置放于箱体内的立体示意图;图2D为图2C的剖面图;图3A为片状元件迭层置放于图2A的包装系统中的分解示意图;图3B为片状元件迭层置放于托座上的立体示意图;图3C为图3A的结合剖面图;图3D为图3C完成包装后的立体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包装系统的立体分解图;图4B为图4A的包装系统组合后的剖面图;图4C为图4B包装片状元件迭层后的剖面图;图5A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包装系统的立体分解图;图5B为图5A的包装系统组合后的剖面图;图6A为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包装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箱体,具有一底板;一第一托座,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第一托座与所述底板相背的一面形成为一第一曲面;以及一上盖,具有一加压曲面朝向所述第一曲面;其中,所述第一曲面及所述加压曲面其中的一为内凹面,另一为外凸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28 TW 1062043531.一种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箱体,具有一底板;一第一托座,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第一托座与所述底板相背的一面形成为一第一曲面;以及一上盖,具有一加压曲面朝向所述第一曲面;其中,所述第一曲面及所述加压曲面其中的一为内凹面,另一为外凸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及所述加压曲面在所述箱体内部组成一拱板状空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加压单元,所述加压单元压迫所述上盖及所述底板彼此靠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具有一中央部分、一第一边缘部分及一第一侧边,所述中央部分及所述第一边缘部分沿所述第一侧边排列;在平行所述第一侧边所在平面的剖面上,所述中央部分所形成弧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一边缘部分所形成弧的曲率。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具有一第二边缘部分,所述第二边缘部分位于所述中央部分相反于所述第一边缘部分的一侧;在平行所述第一侧边所在平面的剖面上,所述第一边缘部分所形成弧的曲率与所述第二边缘部分所形成弧的曲率相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具有一第一侧边;在平行所述第一侧边所在平面的剖面上,所述第一曲面所形成的弧于一第一段具有一第一曲率,所述加压曲面所形成的弧于与所述第一段对应的一第二段具有一第二曲率,所述第一曲率小于所述第二曲率。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率与所述第二曲率的曲率半径的范围为2000mm至4000mm。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端缘朝所述上盖延伸形成一侧壁,所述第一曲面具有一第二侧边相对于所述侧壁,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侧壁间夹有一间隔。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包括有一凹槽,所述第一托座嵌合于所述凹槽内。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第二托座与所述第一托座相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其中所述第二托座与所述底板相背的一面形成为一第二曲面,所述第二曲面与所述第一曲面同为内凹面或外凸面。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形成有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托座及所述第二托座分别嵌合于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底板于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间的顶面低于所述底板于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外侧的顶面。12.一种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箱体,具有一底板;一第一托座,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任威丁崇宽吴郡翔叶志律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