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345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翻转机构,包括导向支撑组件、翻转组件及驱动组件,导向支撑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座及沿预设方向分别滑设于相应的支撑座的滑动支座;翻转组件包括两个翻转臂及设置于翻转臂的夹紧部,翻转臂一端铰接于两个支撑座之间,夹紧部与翻转臂配合形成用于固定待翻转元件的固定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及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一端铰接于安装面,另一端铰接于翻转臂,驱动件包括固定端及伸缩端,驱动件的固定端铰接于滑动支座,驱动件的伸缩端铰接于翻转臂。上述翻转机构,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相比传统的行车起吊方式,减少了叠合墙板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转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工程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建筑工业化是提升劳动效率、提升建筑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未来成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其一种体现为发展建筑预制构件,为建筑市场提供各类建筑使用的系列化的通用建筑配件和制品。在装配式建筑用的预制楼板、墙板的工业化生产流水线中,在部分工位需要将混凝土预制板翻转,以便于行车从钢台上将其脱模起吊。目前,采用的是行车起吊翻转,具体是通过吊具将混凝土预制板一侧吊起,并逐步翻转,但该种方式操作繁复、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行车起吊翻转方式,操作繁复、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固定于安装面,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导向支撑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座及沿预设方向分别滑设于相应的所述支撑座的滑动支座;翻转组件,包括两个翻转臂及设置于相应的所述翻转臂的夹紧部两个所述翻转臂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夹紧部与所述翻转臂配合形成用于固定待翻转元件的固定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及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面,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翻转臂,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端及伸缩端,所述驱动件的所述固定端铰接于所述滑动支座,所述驱动件的所述伸缩端铰接于所述翻转臂。上述翻转机构,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相比传统的行车起吊方式,减少了叠合墙板的损坏。此外,由于滑动支座可相对支撑座移动,且设置第一连杆,在驱动件的伸缩端伸出时,驱使滑动支座相对支撑座移动,并使第一连杆逐渐竖起,从而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了驱动件受力过大而损坏,保证了翻转的平稳性,提高了翻转机构的使用寿命。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的伸缩端铰接于所述翻转臂的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于所述翻转臂的铰接点与所述翻转臂铰接于所述支撑座的铰接点之间。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杆及第三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铰接于所述驱动件的所述伸缩端,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翻转臂,所述第三连杆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翻转臂的一端同轴铰接于所述驱动件的所述伸缩端。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包括导向部及设置于所述导向部纵长两端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锚固于所述安装面;其中,两个所述支撑座的所述导向部之间相互平行。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支座包括主体部及枢接于所述主体部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滑动配合于所述支撑座,两个所述翻转臂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主体部之间。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包括至少两组滑轮。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包括两块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相对固定地间隔设置,形成容置空间,所述驱动件的所述固定端铰接于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且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铰接于所述安装面的铰轴,与所述驱动件的所述固定端铰接于所述滑动支座的铰轴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预设方向。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夹紧部包括驱动元件、夹紧臂及承载件,所述驱动元件包括固定端及伸缩端,所述驱动元件的固定端固接于所述翻转臂,所述夹紧臂呈L形,所述夹紧臂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元件的伸缩端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承载件连接。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夹紧臂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承载件可转动地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翻转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翻转机构处于翻转初始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翻转机构翻转90度时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翻转机构翻转180度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翻转机构10,固定于安装面,该翻转机构10包括导向支撑组件12、翻转组件14及驱动组件(图未标)。其中,导向支撑组件12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座122及沿预设方向分别滑设于相应的支撑座122的滑动支座124。翻转组件14包括两个翻转臂142及设置于相应的翻转臂142的夹紧部144,两个翻转臂142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支撑座122之间,夹紧部144与翻转臂142配合形成用于固定待翻转元件20(见图3)的固定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162及第一连杆164,第一连杆164一端铰接于安装面,另一端铰接于翻转臂142,驱动件162包括固定端及伸缩端,驱动件162的固定端铰接于滑动支座124,驱动件162的伸缩端铰接于翻转臂142。具体到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待翻转元件20为叠合墙板,该驱动件162为伸缩油缸,该安装面为地面。在实际应用中,将待翻转元件20固定于夹紧部144与翻转臂142形成的固定位,驱动件162的伸缩端伸出,则使两个滑动支座124在预设方向沿支撑座122移动,与此同时,在第一连杆164的支撑作用下,翻转臂142相对滑动支座124转动并竖起。驱动件162的伸缩端继续伸出,则两个滑动支座124继续在预设方向沿支撑座122移动,从而使翻转臂142继续翻转,从而实现叠合墙板的翻转。如此,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相比传统的行车起吊方式,减少了叠合墙板的损坏。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滑动支座124可相对支撑座122移动,且设置第一连杆164,在驱动件162的伸缩端伸出时,驱使滑动支座124相对支撑座122移动,并使第一连杆164逐渐竖起,从而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了驱动件162受力过大而损坏,保证了翻转的平稳性,提高了翻转机构10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滑动支座124沿预设方向滑设于支撑座122中,该预设方向为支撑座122的导向方向,具体为支撑座122的纵长延伸方向,更具体为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翻转机构10还包括枢轴18,两个翻转臂142一端套接于该枢轴18,并通过该枢轴18铰接于两个滑动支座124之间,从而使两个翻转臂142平行间隔且可相对滑动支座124翻转。在一个实施例中,夹紧部144为多个,多个夹紧部144设置于翻转臂142上,并与翻转臂142配合形成多点支撑。进一步地,该夹紧部144包括驱动元件1441、夹紧臂1443及承载件1446,驱动元件1441包括固定端及伸缩端,驱动元件1441的固定端固接于翻转臂142,夹紧臂1443呈L形,夹紧臂1443的一端与驱动元件1441的伸缩端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翻转机构

【技术保护点】
翻转机构,固定于安装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导向支撑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座及沿预设方向分别滑设于相应的所述支撑座的滑动支座;翻转组件,包括两个翻转臂及设置于相应的所述翻转臂的夹紧部,两个所述翻转臂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夹紧部与所述翻转臂配合形成用于固定待翻转元件的固定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及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面,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翻转臂,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端及伸缩端,所述驱动件的所述固定端铰接于所述滑动支座,所述驱动件的所述伸缩端铰接于所述翻转臂。

【技术特征摘要】
1.翻转机构,固定于安装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导向支撑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座及沿预设方向分别滑设于相应的所述支撑座的滑动支座;翻转组件,包括两个翻转臂及设置于相应的所述翻转臂的夹紧部,两个所述翻转臂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夹紧部与所述翻转臂配合形成用于固定待翻转元件的固定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及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面,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翻转臂,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端及伸缩端,所述驱动件的所述固定端铰接于所述滑动支座,所述驱动件的所述伸缩端铰接于所述翻转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的伸缩端铰接于所述翻转臂的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于所述翻转臂的铰接点与所述翻转臂铰接于所述支撑座的铰接点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杆及第三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铰接于所述驱动件的所述伸缩端,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翻转臂,所述第三连杆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翻转臂的一端同轴铰接于所述驱动件的所述伸缩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导向部及设置于所述导向部纵长两端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陈韶临刘艺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