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桨毂减摆器转接外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323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直升机桨毂减摆器转接外筒,包括圆柱深孔形主体、固设在主体内壁的限位槽、分别固设在主体顶端和末端外壁的限位凸台、固设在主体顶端的连接端头、固设在主体顶部的限位螺孔、固设在主体末端的多个连接沉头孔、固设在主体末端的多个散热孔。该桨毂减摆器转接外筒通过对液压减摆器主体以及桨毂嵌套连接,能够对液压减摆器、桨毂以及摇臂的连接起到稳定的支撑和限位作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并且坚固、稳定,作为直升机桨毂减摆器的连接件,可以有效的支撑桨毂液压减摆器的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升机桨毂减摆器转接外筒
本技术属于直升机的零部件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桨毂液压减摆器的连接外筒结构。
技术介绍
铰接式旋翼在摆振铰上都带有桨毂减摆器,简称为减摆器,为桨叶绕摆振铰的摆振运动提供阻尼。减摆器对于防止出现“地面共振”,保证其有足够的稳定性是必要的。液压减摆器主要是用油液流动速度的损失来产生压力差从而起到阻尼作用。当桨叶绕垂直铰来回摆动时,减摆器壳体与活塞杆之间产生往复运动。这时,充满壳体内的油液也就要以高速度流进壳体与活塞之间的缝隙(或者是活塞上的节流孔),活塞的左右就产生了压力差,从而形成减摆力矩。液压减摆器的减摆力矩比较稳定,广泛使用在直升飞机的桨毂上。但如果油液泄漏使空气进入,或者减摆器由于振动引起松动,则会显著地改变减摆器的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能够实现液压减摆器稳定连接的桨毂减摆器转接外筒,增强液压减摆器的工作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直升机桨毂减摆器转接外筒,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内壁上用于限定中间筒位置的限位槽,设置在主体外壁上的第一限位凸台、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直升机桨毂减摆器转接外筒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升机桨毂减摆器转接外筒,包括主体(1),设置在主体内壁上用于限定中间筒位置的限位槽(2),设置在主体(1)外壁上的第一限位凸台(30)、第二限位凸台(31),所述第一限位凸台(30)、第二限位凸台(31)工位配合构成对桨毂和摇臂的限位;还包括设置在主体(1)顶端的连接端头(4)、在主体(1)顶部侧面的限位螺孔(5)、在主体(1)末端的多个连接沉头孔(6)、在主体(1)末端的多个散热孔(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升机桨毂减摆器转接外筒,包括主体(1),设置在主体内壁上用于限定中间筒位置的限位槽(2),设置在主体(1)外壁上的第一限位凸台(30)、第二限位凸台(31),所述第一限位凸台(30)、第二限位凸台(31)工位配合构成对桨毂和摇臂的限位;还包括设置在主体(1)顶端的连接端头(4)、在主体(1)顶部侧面的限位螺孔(5)、在主体(1)末端的多个连接沉头孔(6)、在主体(1)末端的多个散热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桨毂减摆器转接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为圆柱形深孔零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升机桨毂减摆器转接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沿主体(1)圆柱的轴向固设在主体(1)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桨毂减摆器转接外筒,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栋栋黄定华孙东理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儒一航空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