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级变速差速双驱机构
本技术涉及无极变速器,具体为一种无级变速差速双驱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一般是后轮驱动,曲柄链轮和后轮轴上的前飞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后轮驱动的自行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出现了前驱自行车和双驱自行车。如专利申请号为201610666915.5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的一种传动轮及包含其的自行车,解决了自行车前驱的问题;如公布号为WO2016050041的PCT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差速双驱自行车,在专利申请号为201610666915.5的中国技术专利中的前驱自行车的基础上,增加了差速器式的第二传动轮总成200,实现了自行车的双驱结构,并且能够实现前驱和后驱的自由切换。又如申请号为201510120628.X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的双驱单车的差速驱动器,利用差速器实现自行车的前后双驱功能。但是由于差速器式的第二传动轮总成结构复杂,导致自行车的成本高,重量大,使用不便,在变速操作方面,没有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如果沿用传统的变速器,在双驱自行车上实施,结构更加复杂,并且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差速双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级变速差速双驱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转动设置的中轴(1)、位于中轴(1)后侧的后传动轴(2)和位于中轴前侧的前传动轴(3),所述中轴(1)、后传动轴(2)和前传动轴(3)上均设置有同步转动的锥形无级变速传动轮;所述中轴(1)上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主动定锥形盘(8)和第二主动定锥形盘(9),所述第一主动定锥形盘(8)和第二主动定锥形盘(9)之间设置有主动活双锥形盘(7),所述主动活双锥形盘(7)的左侧锥部与位于所述中轴(1)左侧的第二主动定锥形盘(9)构成左锥形无极变速传动轮,所述主动活双锥形盘(7)的右侧锥部与位于所述中轴(1)右侧的第一主动定锥形盘(8)构成右锥形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级变速差速双驱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转动设置的中轴(1)、位于中轴(1)后侧的后传动轴(2)和位于中轴前侧的前传动轴(3),所述中轴(1)、后传动轴(2)和前传动轴(3)上均设置有同步转动的锥形无级变速传动轮;所述中轴(1)上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主动定锥形盘(8)和第二主动定锥形盘(9),所述第一主动定锥形盘(8)和第二主动定锥形盘(9)之间设置有主动活双锥形盘(7),所述主动活双锥形盘(7)的左侧锥部与位于所述中轴(1)左侧的第二主动定锥形盘(9)构成左锥形无极变速传动轮,所述主动活双锥形盘(7)的右侧锥部与位于所述中轴(1)右侧的第一主动定锥形盘(8)构成右锥形无极变速传动轮;所述后传动轴(2)上设置有第一从动定锥形盘(10)和第一从动活锥形盘(11)构成的后锥形无极变速传动轮,所述第一从动活锥形盘(11)位于所述第一从动定锥形盘(10)的右侧,所述后锥形无极变速传动轮与所述右锥形无极变速传动轮对应并通过第一传动带(19)传动连接,所述后传动轴(2)上还设置有后驱链轮(5);所述前传动轴(3)上设置有第二从动定锥形盘(13)和第二从动活锥形盘(14)构成的前锥形无极变速传动轮,所述第二从动活锥形盘(14)位于所述第二从动定锥形盘(13)的左侧,所述前锥形无极变速传动轮与所述左锥形无极变速传动轮对应并通过第二传动带(20)传动连接,所述前传动轴(3)上还设置有前驱链轮(6);所述主动活双锥形盘(7)、第一从动活锥形盘(11)和第二从动活锥形盘(14)通过拨叉机构联动,所述拨叉机构拨动所述主动活双锥形盘(7)、第一从动活锥形盘(11)和第二从动活锥形盘(14)同步左右移动,使中轴(1)与后传动轴(2)及前传动轴(3)的传动比同步反向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级变速差速双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