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423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离心离合器的工作时能够防止产生所需以上的负载的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该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具备能够使第二离合器(离心离合器)工作的马达(38)、以及在使第二离合器工作的情况下,以从对马达(38)施加比第二离合器进行工作的目标电压小的第一电压之后对马达(38)施加目标电压的方式来控制向马达(38)的施加电压的控制装置(1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卷绕安全带装置的安全带织带的安全带织带卷绕装置进行控制的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安全带织带卷绕装置中,已知有在卷绕机构具备离合器来卷绕安全带织带的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马达牵引器:通过ECU以及驱动器将马达的输出轴的旋转的速度切换为第一速度或第二速度,从而从马达向带轴的旋转力的传递路径被切换为第一驱动力传递单元(通过啮合的离合器以及滑动机构的路径)或第二驱动力传递单元(通过过载机构以及离心离合器的路径)。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99257号公报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使用离心离合器的情况下,离心离合器利用离心力来进行工作。因此,由于在工作时除了离心力还作用有惯性力,工作时的负载增大至所需以上,因此要求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考虑上述事实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离心离合器工作时能够防止产生所需以上的负载的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具备:马达,其能够使离心离合器工作;以及控制部,其在使上述离心离合器工作的情况下,以如下方式来控制向上述马达施加的施加电压,即:对上述马达施加比上述离心离合器进行工作的目标电压小的第一电压之后,对上述马达施加上述目标电压。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驱动马达从而能够利用马达的旋转使离心离合器工作。控制部在使离心离合器工作的情况下,以如下方式来控制向马达的施加电压,即:对马达施加比离心离合器进行工作的目标电压小的第一电压之后,对马达施加目标电压。由此,分散作用于离心离合器的负载,防止产生离心离合器的工作所需要的离心力以上的负载。因此,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在离心离合器的工作时防止产生所需以上的负载的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如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那样,第一电压能够应用为产生如下负载的电压,即:使作用于离心离合器的离心力与惯性力结合的负载超过离心离合器进行工作的离心力的负载。通过对马达施加这样的第一电压,从而能够使离心离合器以所需的最小限的负载进行工作。另外,如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那样,控制部可以以如下方式对向马达施加的施加电压进行控制,即:自施加第一电压开始阶段性地将电压提升至目标电压。控制部通过这样控制向马达施加的电压,从而能够使作用于离心离合器的负载分散。另外,如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那样,控制部可以以如下方式对向马达施加的施加电压进行控制,即:自施加第一电压开始逐渐将电压提升至目标电压。即使控制部这样控制向马达施加的电压,也能够使作用于离心离合器的负载分散。此外,如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那样,离心离合器可以与卷绕安全带织带的带轴连接,在将安全带织带卷绕于带轴时,通过驱动所述马达来使所述离心离合器工作。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专利技术而具有如下效果: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在离心离合器工作时防止产生所需以上的负载的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分解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的控制对象的安全带织带卷绕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从框架的脚片侧观察第一离合器时的侧视图,表示锁杆与棘轮卡合的状态。图3是从框架的脚片侧观察第一离合器时的与图2对应的侧视图,表示锁杆未与棘轮卡合的状态。图4是分解表示OL齿轮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沿径向剖开OL齿轮而成的剖面的剖视图。图6是分解表示第二离合器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从与分解表示第二离合器的图6相反的一侧观察第二离合器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表示沿轴向剖开第二离合器而成的剖面的剖视图。图9的(A)和(B)表示第二离合器的局部的结构,(A)是表示离合器弹簧的通常的状态的侧视图,(B)是表示离合器弹簧的卷绕部的外径尺寸被放大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0是放大表示输入齿轮的放大立体图。图11是放大表示子离合器弹簧的放大立体图。图12是表示子离合器弹簧组装到输入齿轮的状态的放大侧视图。图13是放大表示旋转板的放大立体图。图14是用于对卷绕辅助时的马达的输出轴的旋转的传递路径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16的(A)是表示向现有的马达施加电压的图,(B)是表示在施加了(A)的电压的情况下在第二离合器产生的负载的图。图17的(A)是表示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进行的电压施加的图,(B)是表示在施加了(A)的电压的情况下在第二离合器产生的负载的图。图18是表示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进行的具体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19的(A)是表示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进行的电压施加的第一变形例的图,(B)是表示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进行的电压施加的第二变形例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安全带织带卷绕装置;20…带轴;38…马达;100…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102…控制装置;104…卡扣开关;116…第二离合器。具体实施方式利用图1~图13对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的控制对象的安全带织带卷绕装置进行说明。图1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的控制对象的安全带织带卷绕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如该图所示那样,安全带织带卷绕装置10具备框架12。框架12具备大致呈板状的背板14,该背板14通过螺栓等未图示的紧固单元而被固定于车体,从而使得本安全带织带卷绕装置10被固定于车体。从背板14的宽度方向两端以相互平行的分散延伸配置有一对脚片16、18,在上述脚片16、18之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有通过压铸成型等制作而成的带轴20。此外,在脚片16与脚片18之间横跨有连接片32。带轴20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在该带轴20固定有形成为长条带状的未图示的安全带织带的基端部,若带轴20绕其轴线向一方(以下,将该方向称为“卷绕方向”)旋转,则安全带织带从其基端侧在带轴20的外周部卷绕为层状。另外,若将安全带织带从其前端侧牵拉,则卷绕于带轴20的外周部的安全带织带被拉出,伴随于此,带轴20向与卷绕安全带织带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以下,将拉出安全带织带时的带轴20的旋转方向称为“拉出方向”)。另外,在带轴20中的脚片16侧的端部的轴心部,立起设置有支承轴部29。支承轴部29以大致同轴的方式贯通形成于脚片16的圆孔30,并向框架12的外部突出。另外,在支承轴部29的突出方向的基端侧固定有后述的棘轮64。由此,棘轮64能够与带轴20一起进行旋转。另外,在后述的齿轮壳体52,经由马达罩34以及螺钉36而固定有马达38。马达38配置于框架12的一对脚片16、18之间的带轴20的下方。在该马达38的输出轴固定有A齿轮40,在该A齿轮40的外周部形成有多个外齿41。另一方面,在带轴20中的脚片18侧的端部,立起设置有未图示的支承轴部。该支承轴部以大致同轴的方式贯通形成于脚片18的未图示的棘轮孔,并向框架12的外部突出。另外,在支承轴部固定有锁止基座,该锁止基座支承构成锁止机构的一部分的锁止板。而且,在车辆的紧急时刻(车辆急减速时等)锁止板从锁止基座突出,并与形成于脚片18的棘轮孔的内周部啮合,从而阻止带轴20的向拉出方向的旋转。另外,在脚片18固定有覆盖上述锁止机构等的罩42。在脚片16经由螺钉54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马达,其能够使离心离合器工作;以及控制部,其在使所述离心离合器工作的情况下,以如下方式来控制向所述马达施加的施加电压,即:对所述马达施加比所述离心离合器进行工作的目标电压小的第一电压之后,对所述马达施加所述目标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5.26 JP 2016-1056431.一种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马达,其能够使离心离合器工作;以及控制部,其在使所述离心离合器工作的情况下,以如下方式来控制向所述马达施加的施加电压,即:对所述马达施加比所述离心离合器进行工作的目标电压小的第一电压之后,对所述马达施加所述目标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是产生如下负载的电压,即:使作用于所述离心离合器的离心力与惯性力结合的负载超过所述离心离合器进行工作的离心力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田裕也马越智也斋藤拓宏尾崎隆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