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车架局部加热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11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行车车架局部加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一:使用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二:将第二管件的插接段插入第一管件的套合段中,第二管件与第一管件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三:往环形间隙中填充胶黏剂;四:在套合段的外表面上缠绕柔性加热片;五:将柔性加热片连接加热控制器,加热控制器控制柔性加热片发热,胶黏剂受热发挥粘性,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在胶黏剂粘性的作用下开始进行粘合;六:当柔性加热片发热到加热控制器设定的温度时,加热控制器控制柔性加热片停止发热,胶黏剂开始冷却,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粘合在一起。该加工工艺较传统的加工工艺其简化了制程,且节约了能耗,冷却时间也大大缩减,更利于产品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车架局部加热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加工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自行车车架局部加热工艺。
技术介绍
自行车作为一种兼具节能环保和运动健身效果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生活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为了减轻自行车的重量,现有的自行车架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车架材料。由于碳纤维材料本身的材料特性,且无法像金属材料自行车架一样浇铸一体成型,因此,现有的碳纤维车架的制造采用将车架拆分为不同的管件部分,然后使用胶黏剂胶合成完整的车架结构。现有技术中,两个管件粘合的工艺为:先将两管件插接好后,填充胶黏剂,再将整个车架放入烤箱中进行加热烘烤;此类加工方法复杂,且需要消耗大量的能耗,冷却时间也长,从而不利于产品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车架局部加热工艺,该加工工艺较传统的加工工艺其简化了制程、冷却时间缩短和节约了能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车架局部加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出自行车车架用于的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该第一管件之套合段的内径大于第二管件之插接段的外径;步骤二:将第二管件的插接段插入第一管件的套合段中,第二管件之插接段的外壁与第一管件之套合段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步骤三:往环形间隙中填充胶黏剂;步骤四:在套合段的外表面上缠绕柔性加热片;步骤五:将柔性加热片连接加热控制器,加热控制器控制柔性加热片发热,胶黏剂受热发挥粘性,第一管件之套合段的内壁和第二管件之插接段的外壁在胶黏剂粘性的作用下开始进行粘合;步骤六:当柔性加热片发热到加热控制器设定的温度时,加热控制器控制柔性加热片停止发热,胶黏剂开始冷却,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在胶黏剂的作用下紧紧粘合在一起。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柔性加热片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与加热控制器相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柔性加热片同时包覆住靠近插入段的一端外表面。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在第一管件的套合段的外表面上缠绕柔性加热片,加热控制器控制柔性加热片加热,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之间的胶黏剂受热从而将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相粘合起来,该加工工艺较传统的加工工艺其简化了制程,且节约了能耗,冷却时间也大大缩减,更利于产品的生产。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状态示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原理框图。附图标识说明:10、第一管件11、套合段20、第二管件21、插接端30、胶黏剂40、柔性加热片41、温度感应器50、加热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该专利技术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出自行车车架用于的第一管件10和第二管件20,该第一管件10之套合段11的内径大于第二管件20之插接段21的外径;步骤二:将第二管件20的插接段21插入第一管件10的套合段11中,第二管件20之插接段21的外壁与第一管件10之套合段1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步骤三:往环形间隙中填充胶黏剂30;步骤四:在套合段11的外表面上缠绕柔性加热片40;步骤五:将柔性加热片40连接加热控制器50,加热控制器50控制柔性加热片40发热,胶黏剂30受热发挥粘性,第一管件10之套合段11的内壁和第二管件20之插接段21的外壁在胶黏剂30粘性的作用下开始进行粘合;步骤六:当柔性加热片40发热到加热控制器50设定的温度时,加热控制器50控制柔性加热片40停止发热,胶黏剂30开始冷却,第一管件10和第二管件20在胶黏剂30的作用下紧紧粘合在一起。该加工工艺较传统的放入烤箱进行加热烘烤的工艺,其简化了制程,且节约了能耗,冷却时间也大大缩减,更利于产品的生产。该柔性加热片40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41,温度感应器41与加热控制器50相连接,该柔性加热片40同时包覆住靠近插入段21的一端外表面。本专利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在第一管件的套合段的外表面上缠绕柔性加热片,加热控制器控制柔性加热片加热,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之间的胶黏剂受热从而将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相粘合起来,该加工工艺较传统的加工工艺其简化了制程,且节约了能耗,冷却时间也大大缩减,更利于产品的生产。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行车车架局部加热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车架局部加热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出自行车车架用于的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该第一管件之套合段的内径大于第二管件之插接段的外径;步骤二:将第二管件的插接段插入第一管件的套合段中,第二管件之插接段的外壁与第一管件之套合段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步骤三:往环形间隙中填充胶黏剂;步骤四:在套合段的外表面上缠绕柔性加热片;步骤五:将柔性加热片连接加热控制器,加热控制器控制柔性加热片发热,胶黏剂受热发挥粘性,第一管件之套合段的内壁和第二管件之插接段的外壁在胶黏剂粘性的作用下开始进行粘合;步骤六:当柔性加热片发热到加热控制器设定的温度时,加热控制器控制柔性加热片停止发热,胶黏剂开始冷却,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在胶黏剂的作用下紧紧粘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车架局部加热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出自行车车架用于的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该第一管件之套合段的内径大于第二管件之插接段的外径;步骤二:将第二管件的插接段插入第一管件的套合段中,第二管件之插接段的外壁与第一管件之套合段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步骤三:往环形间隙中填充胶黏剂;步骤四:在套合段的外表面上缠绕柔性加热片;步骤五:将柔性加热片连接加热控制器,加热控制器控制柔性加热片发热,胶黏剂受热发挥粘性,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元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永湖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