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阀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093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5
新型阀针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在热塑加工过程中,热流道出口处进胶热咀内的新型阀针结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新型阀针结构,阀针在热咀内的部分由直线段、过渡段及延长段所构成,过渡段连接直线段及延长段为一体,所述的直线段及延长段均为同轴的轴状体,直线段的直径略小于延长段的直径。所述的过渡段外表面与轴心线的夹角β优选4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将阀针的圆弧段改变成平滑过渡,使塑胶的压力只承受来自注塑机的压力,阀针打开时,塑胶平滑的注入模具内,大大的减少了对塑胶的压力,塑胶的摩擦力减小,大大的降低了塑胶成型过程中浇口处发黄、发黑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阀针结构
本技术涉及热塑加工
,尤其是指一种在热塑加工过程中,热流道出口处进胶热咀内的新型阀针结构。
技术介绍
热流道加工技术是通过注塑机将加工后的塑料颗粒用加热的方法来保证流道和浇口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进行注塑。在现有热流道加工过程中,如附图1、2所示,热咀1内的阀针2上、下移动,保证了热咀1内熔融状态的塑料源源不断的注入到模具内。由于阀针2在热咀1内的部分由直线段21、圆弧段22及延长段23所构成,热咀1的内壁构成是固定的,故当热咀1内的阀针2上、下移动时,因为阀针2的圆弧段22过渡过大,以至造成α角相对于热咀1的内壁夹角过大,往往会引起阀针2的头部塑胶压力过大,造成出胶的时候不顺,浇口处容易产生发黄、发黑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型阀针结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新型阀针结构,阀针在热咀内的部分由直线段、过渡段及延长段所构成,过渡段连接直线段及延长段为一体,所述的直线段及延长段均为同轴的轴状体,直线段的直径略小于延长段的直径。所述的过渡段外表面与轴心线的夹角β优选4º。本技术由于将阀针2的圆弧段22改变成平滑过渡,使塑胶的压力只承受来自注塑机的压力,阀针打开时,塑胶平滑的注入模具内,大大的减少了对塑胶的压力,塑胶的摩擦力减小,大大的降低了塑胶成型过程中浇口处发黄、发黑等技术问题。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现有阀针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阀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附图3~4,新型阀针结构,阀针3在热咀1内的部分由直线段31、过渡段32及延长段33所构成,过渡段32连接直线段31及延长段33为一体,所述的直线段31及延长段33均为同轴的轴状体,直线段31的直径略小于延长段33的直径。所述的过渡段32外表面与轴心线的夹角β优选4º。当应用本技术,当热咀1内的阀针3上、下移动时,由于将原来的圆弧段22改变成平滑过渡的过渡段32,使得此段与热咀1的内壁夹角降低,使塑胶的压力只承受来自注塑机的压力,阀针3打开时,塑胶平滑的注入模具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阀针结构

【技术保护点】
新型阀针结构,阀针在热咀内的部分由直线段、过渡段及延长段所构成,过渡段连接直线段及延长段为一体,所述的直线段及延长段均为同轴的轴状体,其特征在于:直线段的直径略小于延长段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阀针结构,阀针在热咀内的部分由直线段、过渡段及延长段所构成,过渡段连接直线段及延长段为一体,所述的直线段及延长段均为同轴的轴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象烈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柳道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