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可调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3896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可调模具,包括凸模与凹模,凸模为半圆形模具,在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凸起,且在定位凸起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激光器;凹模分为左半模、右半模,设置在底座的滑道上,在左半模、右半模之间,填充有缓冲材料;且在凹模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光电探测器;在左半模、右半模与凸模接触处,设置有圆柱形含油金属;且在左半模、右半模上还设置有光感测距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高效可调模具的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凹模分为左半模、右半模,之间的距离通过伺服电机控制,使凹模适合更多型号扁铁抱箍的生产。凹模上设置有柱状含油金属,防止工件在产生变形时,工件材质撕裂,强度降低。在凹模内设置缓冲材料,吸收撞击力产生的冲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可调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
,具体属于一种高效可调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现在车间里在加工扁铁抱箍时存在大量缺陷:1.应用的扁铁抱箍模具只能加工单一型号的产品,需要多少型号的扁铁抱箍对应需要有多少型号的模具,众多模具不仅仅占用车间内的空间,更是增加了生产成本。2.生产加工时,模具之间的位置调整只能通过人工压制试验品调整,被压制的工件很难做到中心定位,导致工件左右不对称,甚至变形,工件成品造成一定的偏差,工件的质量难以精确控制。3.模具材质高低不齐,在压制过程中模具和工件摩擦严重,造成工件严重划伤,甚至撕裂;凹模的内侧面磨损严重,使凹模的更新频繁,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4.凹模内不具备填充缓冲材料的条件,凸模对工件的撞击力凝聚在工件内部不能释放,对工件内部结构造成很大损伤,严重影响工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高效可调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可调模具,包括凸模与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模设置在凹模的上侧,通过活动固定装置固定;所述的凸模为半圆形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可调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可调模具,包括凸模与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模设置在凹模的上侧,通过活动固定装置固定;所述的凸模为半圆形模具,在凸模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凸起,且在定位凸起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激光器;所述的凹模分为左半模、右半模,设置在底座的滑道上,且通过双向丝杆相互连接,双向丝杆连接第二伺服电机,在左半模、右半模之间,填充有缓冲材料;且在凹模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连接在测试电路中;在左半模、右半模与凸模接触处,设置有圆柱形含油金属;与圆柱形含油金属相连接处为硬金属;硬金属固定在左半模、右半模上;且在左半模、右半模上还设置有光感测距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可调模具,包括凸模与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模设置在凹模的上侧,通过活动固定装置固定;所述的凸模为半圆形模具,在凸模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凸起,且在定位凸起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激光器;所述的凹模分为左半模、右半模,设置在底座的滑道上,且通过双向丝杆相互连接,双向丝杆连接第二伺服电机,在左半模、右半模之间,填充有缓冲材料;且在凹模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连接在测试电路中;在左半模、右半模与凸模接触处,设置有圆柱形含油金属;与圆柱形含油金属相连接处为硬金属;硬金属固定在左半模、右半模上;且在左半模、右半模上还设置有光感测距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可调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固定装置为:凸模固定在上方固定板上,在固定板的下侧与凸模上侧设置有相配合的滑轨,第一伺服电机带动凸模在滑轨上移动;并在凸模上设置有固定螺栓;上方固定板的四角穿过圆柱形轨道,由气缸控制上方固定板在圆柱形轨道上的位置,圆柱形轨道的底端固定在凹模的底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可调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材料材质为聚酯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可调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电路为:光电探测器输出电连接继电器,继电器触点串于指示灯电路中;光电探测器输出高电平使继电器接通,指示灯亮起,表示中心已校准,同时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第二伺服电机停止运行,凸模停止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可调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材料的填充高度要以凸模规格、所放置工件的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安领周广斌孙相龙王晓峰王延顺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华瑞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