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表面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3859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动化表面处理装置,包括机架、紧固于所述机架上端的工作台面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端的框架,所述工作台面表面还设置有可调节处理组件以及新材料固定组件,所述可调节处理组件位于所述新材料固定组件左端。该种自动化表面处理装置其中第一移动组件通过控制摇动手柄使得第一滑动板可以进行左右方向的位移,而固定于第一滑动板处推动气缸可以控制第二滑动板进行左右方向的位移,通过水平方向的两端位移控制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便捷性以及可调节性,可以扩大表面处理组件的水平位移长度;第二移动组件处通过控制驱动电机使得表面处理组件进行竖直方向的位移工作;表面处理组件具有控制简单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表面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自动化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新材料可以制作出不同种类不同规格以及不同形状的产品。现今,由于新材料的广泛使用,新材料所制造出来的产品随处可见,而由于部分新材料制成的产品会暴露于空气中进行使用,其表面会出现许多杂质,该杂质包括油污以及粉尘等等,而现有技术设备中对于新材料制成的产品表面处理存在如下缺陷:1、大部分表面处理装置都是用高压或者具有较强硬度刀片对新材料产品进行表面处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新材料成品表面出现损伤;2、现有的新材料产品表面处理方式往往采用人工清理,或者会采用一些相对自动化集成度低的设备进行处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清理效率;3、现有的新材料产品表面处理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而且存在可调节性差的缺陷;而且在一台设备上无法对不同规格的产品的进行表面处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表面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表面处理装置,包括机架、紧固于所述机架上端的工作台面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端的框架,所述工作台面表面还设置有可调节处理组件以及新材料固定组件,所述可调节处理组件位于所述新材料固定组件左端;所述可调节处理组件包括第一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上端的第二移动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一侧的表面处理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表面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呈方形结构,所述第一滑轨侧面还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呈凸形结构,所述第一滑轨上端设有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前后两端均垂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侧固定有凸形件,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凸形件与所述第一滑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表面还平行设置有两条第一滑动座,所述第一滑动座上端固定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上端设有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下端紧固有第一滑动杆连接座,所述第一滑动杆连接座下表面开具有凹座,所述凹座呈弧形结构,所述第一滑动杆连接座套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杆处,所述第二滑动板下表面中间部位还固定有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表面中间部位还固定有推动气缸,推动气缸活塞杆末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动板上端,所述控制板背部还通过三角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紧固,所述控制板表面中间部位固定两条竖直设置的第二滑动座,所述第二滑动座表面固定有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前端设有第三滑动板,所述第三滑动板背部紧固有若干第二滑动杆连接座,所述第二滑动杆连接座一侧表面开具有凹座一,所述凹座一也呈弧形结构,所述第三滑动板背部中间部位固定有第二丝杠滑座,所述第二丝杠滑座上端设有转动座,所述第二丝杠滑座下端设有第二丝杠定位座,第二丝杠分别与转动座、第二丝杠滑座以第二丝杠定位座连接,所述第二丝杠顶端还延伸至转动座上端,所述第二丝杠顶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大转轮,所述控制板背部上端紧固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端套设有小转轮,所述大转轮与所述小转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三滑动板表面固定有表面处理组件;所述表面处理组件包括移动面板,所述第三滑动板表面开具有两条竖直方向的移动槽,所述移动面板背部凸出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嵌设于所述移动槽内,所述移动面板表面左侧固定有上升部件,所述上升部件左端连接有连板,所述控制板表面左侧还设有一上下滑板,所述上下滑板表面开具有一条竖直方向的上下滑槽,所述上下滑槽处嵌设有滑槽动板,所述滑槽动板表面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板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上下滑板背部上下两侧均垂直连接有固定块,所述上下滑板与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紧固,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控制板也通过螺栓紧固,所述移动面板表面右侧固定有毛刷固定架,所述毛刷固定架右侧紧固有毛刷;所述新材料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左侧,所述第二支撑架顶端左侧固定有电机支撑架,所述电机支撑架左端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端向下方设置,所述电机输出轴末端通过联轴器一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端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一圆盘座、位于所述圆盘座上端转动的旋转杆以及固定于所述旋转杆上端的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上表面具有一圆形凹槽,所述第一转盘下表面也具有圆形凹槽,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转盘之间放置有新材料产品;所述新材料产品后侧还设有一罩子,所述罩子前侧具有开口,所述机架内部还放置有蒸汽机,所述蒸汽机出气阀处通过导管与罩子后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动板中间部位左侧还固定有第一丝杠滑座,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左侧还设有第一左右控制组件,所述第一左右控制组件包括垂直固定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端的丝杠固定座,所述丝杠固定座上端开设有丝杠孔,第一丝杠旋设于丝杠孔处向右侧延伸并与第一丝杠滑座连接,所述第一丝杠左侧末端连接有摇动手柄。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座位于所述控制板顶端,所述第二丝杠固定座位于所述控制板底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种自动化表面处理装置通过可调节处理组件自行调整毛刷与新材料产品之间的距离从而去除新材料产品表面的杂质以及油污。该种自动化表面处理装置的可调节处理组件包括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和表面处理组件,其中第一移动组件通过控制摇动手柄使得第一滑动板可以进行左右方向的位移,而固定于第一滑动板处推动气缸可以控制第二滑动板进行左右方向的位移,通过水平方向的两端位移控制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便捷性以及可调节性,可以扩大表面处理组件的水平位移长度;第二移动组件处通过控制驱动电机使得表面处理组件进行竖直方向的位移工作;表面处理组件具有控制简单,移动便利的优势。该种自动化表面处理装置主要通过蒸汽机对新材料产品表面进行喷蒸汽,同时控制毛刷与新材料产品接触,大大提高了新产品材料表面处理效率,使得其表面整洁度高,而且新材料产品的新材料固定组件处还可以进行圆周旋转,表面清洁面积大大提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该种自动化表面处理装置自动化集成度高,壳体通过更换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从而对不同规格的新材料产品进行表面处理,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化表面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可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新材料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其中:1-机架;2-工作台面;3-框架;4-可调节处理组件;5-新材料固定组件;6-罩子;41-第一移动组件;42-第二移动组件;43-表面处理组件;411-第一滑轨;412-第一滑动板;413-第一连接板;414-第一丝杠滑座;415-第一左右控制组件;416-第一丝杠;417-摇动手柄;418-第一滑动座;419-第一滑动杆;4110-第二滑动板;4111-第一滑动杆连接座;421-控制板;422-第二滑动座;423-第二滑动杆;424-第三滑动板;425-转动座;426-第二丝杠定位座;427-第二丝杠;428-大转轮;429-驱动电机;4210-小转轮;4211-皮带;431-移动面板;432-上升部件;433-连板;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化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化表面处理装置,包括机架(1)、紧固于所述机架(1)上端的工作台面(2)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2)上端的框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2)表面还设置有可调节处理组件(4)以及新材料固定组件(5),所述可调节处理组件(4)位于所述新材料固定组件(5)左端;所述可调节处理组件(4)包括第一移动组件(41)、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1)上端的第二移动组件(4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42)一侧的表面处理组件(43),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1)包括两条平行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2)表面的第一滑轨(411),所述第一滑轨(411)呈方形结构,所述第一滑轨(411)侧面还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呈凸形结构,所述第一滑轨(411)上端设有第一滑动板(412),所述第一滑动板(412)前后两端均垂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413),所述第一连接板(413)一侧固定有凸形件,所述第一连接板(413)通过凸形件与所述第一滑轨(411)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412)表面还平行设置有两条第一滑动座(418),所述第一滑动座(418)上端固定有第一滑动杆(419),所述第一滑动杆(419)上端设有第二滑动板(4110),所述第二滑动板(4110)下端紧固有第一滑动杆连接座(4111),所述第一滑动杆连接座(4111)下表面开具有凹座,所述凹座呈弧形结构,所述第一滑动杆连接座(4111)套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杆(419)处,所述第二滑动板(4110)下表面中间部位还固定有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412)表面中间部位还固定有推动气缸,推动气缸活塞杆末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第二移动组件(42)包括控制板(421),所述控制板(421)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动板(4110)上端,所述控制板(421)背部还通过三角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4110)紧固,所述控制板(421)表面中间部位固定两条竖直设置的第二滑动座(422),所述第二滑动座(422)表面固定有第二滑动杆(423),所述第二滑动杆(423)前端设有第三滑动板(424),所述第三滑动板(424)背部紧固有若干第二滑动杆连接座,所述第二滑动杆连接座一侧表面开具有凹座一,所述凹座一也呈弧形结构,所述第三滑动板(424)背部中间部位固定有第二丝杠滑座,所述第二丝杠滑座上端设有转动座(425),所述第二丝杠滑座下端设有第二丝杠定位座(426),第二丝杠(427)分别与转动座(425)、第二丝杠滑座以第二丝杠定位座(426)连接,所述第二丝杠(427)顶端还延伸至转动座(425)上端,所述第二丝杠(427)顶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大转轮(428),所述控制板(421)背部上端紧固有驱动电机(429),所述驱动电机(429)输出轴端套设有小转轮(4210),所述大转轮(428)与所述小转轮(4210)通过皮带(4211)连接,所述第三滑动板(424)表面固定有表面处理组件(43);所述表面处理组件(43)包括移动面板(431),所述第三滑动板(424)表面开具有两条竖直方向的移动槽,所述移动面板(431)背部凸出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嵌设于所述移动槽内,所述移动面板(431)表面左侧固定有上升部件(432),所述上升部件(432)左端连接有连板(433),所述控制板(421)表面左侧还设有一上下滑板(434),所述上下滑板(434)表面开具有一条竖直方向的上下滑槽,所述上下滑槽处嵌设有滑槽动板(435),所述滑槽动板(435)表面固定有连接板(436),所述连接板(436)与所述连板(433)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上下滑板(434)背部上下两侧均垂直连接有固定块,所述上下滑板(434)与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紧固,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控制板(421)也通过螺栓紧固,所述移动面板(431)表面右侧固定有毛刷固定架,所述毛刷固定架右侧紧固有毛刷(437);所述新材料固定组件(5)包括第一支撑架(51)和第二支撑架(52),所述第一支撑架(51)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52)左侧,所述第二支撑架(52)顶端左侧固定有电机支撑架(53),所述电机支撑架(53)左端固定有电机(54),所述电机(54)输出轴端向下方设置,所述电机(54)输出轴末端通过联轴器一连接有第一转盘(55),所述第一支撑架(51)上端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一圆盘座(56)、位于所述圆盘座(56)上端转动的旋转杆(57)以及固定于所述旋转杆(57)上端的第二转盘(58),所述第二转盘(58)上表面具有一圆形凹槽,所述第一转盘(55)下表面也具有圆形凹槽,所述第一转盘(55)与所述第二转盘(58)之间放置有新材料产品(59);所述新材料产品(59)后侧还设有一罩子(6),所述罩子(6)前侧具有开口,所述机架(1)内部还放置有蒸汽机,所述蒸汽机出气阀处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表面处理装置,包括机架(1)、紧固于所述机架(1)上端的工作台面(2)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2)上端的框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2)表面还设置有可调节处理组件(4)以及新材料固定组件(5),所述可调节处理组件(4)位于所述新材料固定组件(5)左端;所述可调节处理组件(4)包括第一移动组件(41)、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1)上端的第二移动组件(4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42)一侧的表面处理组件(43),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1)包括两条平行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2)表面的第一滑轨(411),所述第一滑轨(411)呈方形结构,所述第一滑轨(411)侧面还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呈凸形结构,所述第一滑轨(411)上端设有第一滑动板(412),所述第一滑动板(412)前后两端均垂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413),所述第一连接板(413)一侧固定有凸形件,所述第一连接板(413)通过凸形件与所述第一滑轨(411)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412)表面还平行设置有两条第一滑动座(418),所述第一滑动座(418)上端固定有第一滑动杆(419),所述第一滑动杆(419)上端设有第二滑动板(4110),所述第二滑动板(4110)下端紧固有第一滑动杆连接座(4111),所述第一滑动杆连接座(4111)下表面开具有凹座,所述凹座呈弧形结构,所述第一滑动杆连接座(4111)套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杆(419)处,所述第二滑动板(4110)下表面中间部位还固定有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412)表面中间部位还固定有推动气缸,推动气缸活塞杆末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第二移动组件(42)包括控制板(421),所述控制板(421)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动板(4110)上端,所述控制板(421)背部还通过三角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4110)紧固,所述控制板(421)表面中间部位固定两条竖直设置的第二滑动座(422),所述第二滑动座(422)表面固定有第二滑动杆(423),所述第二滑动杆(423)前端设有第三滑动板(424),所述第三滑动板(424)背部紧固有若干第二滑动杆连接座,所述第二滑动杆连接座一侧表面开具有凹座一,所述凹座一也呈弧形结构,所述第三滑动板(424)背部中间部位固定有第二丝杠滑座,所述第二丝杠滑座上端设有转动座(425),所述第二丝杠滑座下端设有第二丝杠定位座(426),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森高平孙工会邱武涛高启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通泰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