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包用水口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82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包用水口的成型模具,包括基板,基板上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模套、内胆和芯棒,其中芯棒底部延伸出基板,在内胆和芯棒之间为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滑动安装两块插板,所述两块插板具有相互靠拢并沿基板顶面插入内胆下方的工作状态,以及相互远离使内胆下沉至基板顶面的回撤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钢包用水口的成型模具,由于使用了插板和压料筒,先经过预压,而后再压实物料,使模腔中上、中、下部位体积密度趋于一致,改善了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不仅如此还提供了插板的横移驱动机构,更加便于操作和自动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包用水口的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炼钢用耐火材料的加工设备,尤其涉及水口成型时使用模具装置。
技术介绍
钢包水口作为连铸用功能耐火材料,使用条件苛刻,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一直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鉴于钢包水口的形状(异型砖且高度较高),通过常规成型方法成型时,其上、中、下部位的体积密度相差很大,上部较高、中部次之、下部较低,导致水口中下部强度较低,致使在使用中存在较大隐患。因此如何保证水口成型时密度的一致性,是保证水口质量和使用效果的前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钢包用水口成型时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钢包用水口的成型模具,能够有效解决钢包用水口在成型时上、中、下部位体积密度相差较大的问题。一种钢包用水口的成型模具,包括基板,基板上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模套、内胆和芯棒,其中芯棒底部延伸出基板,在内胆和芯棒之间为模腔,所述基板上滑动安装两块插板,所述两块插板具有相互靠拢并沿基板顶面插入内胆下方的工作状态,以及相互远离使内胆下沉至基板顶面的回撤状态。本技术成型模具使用时,先将内胆顶起,在内胆下面插入插板,加入物料后进行预压,然后抽出插板,内胆下落,再进一步压实模腔中的物料,以达到预定尺寸。为了实施预压,作为优选,所述模腔的正上方设有压料筒,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驱动压料筒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压料筒在使用时处在模腔的正上方,作业完毕后,为了避免后续的空间干涉,一般要移开模腔的正上方,既可以手动操作移开也可以是自动操作,例如将压料筒安装在移动机构上,可实现平移和升降,升降驱动机构既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利用现有模压时使用的成型压机直接作用在压料筒上。作为优选,所述压料筒为立置的圆筒体,其壁厚15mm-30mm,圆筒体底端为用于压实模腔中物料的工作端。作为优选,所述的压料筒的工作端为沿周向分布的锯齿状。作为优选,所述插板为厚度20-60mm的长方体钢板。插板的面积至少可以稳定的托起内胆,由于两块插板围绕芯棒布置,相互抱拢即处在工作状态时为了更加接近可以在现对的一侧设置避让芯棒的缺口。基板可以视为一个部件或整体工作台面,起到支撑和固定其他部件的作用,基板下部通过支座等形式相对地面固定。作为优选,基板顶面设有引导插板运动的导轨,各插板滑动安装在对应的导轨上。为了便于操作,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驱动两块插板在工作状态与回撤状态之间切换的横移驱动机构。作为优选,所述横移驱动机构包括:两个气缸,每个气缸的活塞杆通过传动部件连接其中一块插板,用于驱动插板进入回撤状态;绕线轮,两块插板分别连接有牵引索,两牵引索远离相应插板的一端绕置在所述绕线轮上;驱动卷簧,作用在所述绕线轮上,用以通过绕线轮牵引两块插板进入工作状态。气缸的活塞杆运动时牵引插板进入回撤状态,同时也使得驱动卷簧进一步卷曲蓄力,气缸的活塞杆反向运动时,驱动卷簧带动绕线轮,再通过牵引索使两块插板进入工作状态。回撤状态与工作状态是相对而言,也可使设置成气缸驱动插板进入工作状态,相应的则驱动卷簧使两块插板进入回撤状态。作为优选,所述两个气缸分别立置在两块插板相背的一侧,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连接在气缸的活塞杆与对应插板之间的拉索,以及用于改变拉索施力方向的导向轮。作为优选,所述两个气缸均位于基板顶面下方,所述导向轮安装在基板顶面高度上与插板一致。作为优选,所述插板的侧翼设有延伸至基板顶面下方的传动杆,所述牵引索通过传动杆连接至对应的插板。作为优选,所述绕线轮位于基板顶面下方,驱动卷簧一端与绕线轮的轮轴相连,另一端连接至相对基板固定的支架上。本技术钢包用水口的成型模具,由于使用了插板和压料筒,先经过预压,而后再压实物料,使模腔中上、中、下部位体积密度趋于一致,改善了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不仅如此还提供了插板的横移驱动机构,更加便于操作和自动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插板处在工作状态);图2是图1中插板处在回撤状态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中图2中模腔的物料压实后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压料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插板的横移驱动机构的原理示意图;图6为横移驱动机构俯视角度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钢包用水口的成型模具,包括基板1,基板1上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模套2、内胆3和芯棒5,其中芯棒5底部延伸出基板1,伸出部分包围有固定套7,在脱模时芯棒5连通固定套7沿图3中箭头C方向向上运动。内胆3和芯棒5之间为模腔4,用于填装物料6,基板1上滑动安装两块插板8,两块插板8具有相互靠拢并沿基板1顶面插入内胆3下方的工作状态,以及相互远离使内胆3下沉至基板1顶面的回撤状态。本技术成型模具使用时,先将内胆3顶起,在内胆3下面插入插板8,加入物料6后沿图1中箭头A方向对物料6进行预压;结合图4,预压首先加入2/3重量的物料,使用压料筒9轻压(成型压机压力在100-150吨之间),使先加入的泥料有一定的密实度,进而提高水口中间部位的强度,压料筒9为立置的圆筒体,其壁厚15mm-30mm,圆筒体的底端10为带有沿周向分布的锯齿状。锯齿状可以使使压后物料表面不平整,阻止与后加入的物料在压制时出现分层。本实施例中,与模具装置配合使用的是成型压机,例如选用630吨或1000吨型号的摩擦压砖机或电动螺旋压砖机。压料筒9轻压时可以单独设置驱动机构,也可以利用现有的成型压机。轻压后取出压料筒9,再加入另外1/3重量的物料,利用成型压机轻打3-10锤(一般在100-200吨之间),完成预压。预压后抽出插板8,例如左侧插板沿图2中箭头B方向回撤,右侧插板同理,内胆3下落至基板1顶面,然后再利用成型压机按照轻、中、重锤打击进一步压实物料6,以达到预定尺寸。内胆3的下落和上升既可以手动也可以设置相应的驱动机构。插板8为长度100mm、宽度50mm、厚度20-60mm的长方体钢板,插板的面积至少可以稳定的托起内胆。基板1顶面设有引导插板8运动的导轨11。为了便于操作,本实施例还进一步提供了驱动两块插板8在工作状态与回撤状态之间切换的横移驱动机构,结合图5和图6,横移驱动机构具体包括:两个气缸,分别立置在两块插板8相背的一侧,且均位于基板1顶面下方,可避免上方的空间干涉,每个气缸的活塞杆通过传动部件连接其中一块插板,用于驱动插板进入回撤状态;以左侧为例,传动部件包括连接在气缸14的活塞杆与对应插板之间的拉索13,以及用于改变拉索13施力方向的导向轮12,导向轮12安装在基板1顶面,高度上与插板一致,即气缸14的活塞杆竖向的拉力通过导向轮12换向为水平拉力施加在插板上。绕线轮16,位于基板1顶面下方,两块插板6侧翼设有延伸至基板1顶面下方的传动杆15,传动杆15连接有牵引索17,牵引索17远离相应插板的一端绕置在绕线轮16上;驱动卷簧(图中未显示),一端与绕线轮16的轮轴相连,另一端连接至相对基板固定的支架上。气缸的活塞杆运动时牵引插板进入回撤状态,同时也使得驱动卷簧进一步卷曲蓄力,气缸的活塞杆反向运动时,驱动卷簧带动绕线轮,再通过牵引索使两块插板进入工作状态。本技术成型模具采用补偿插板和压料筒,使用补偿插板能够增加水口成型时下部位的物料(泥料)量,使水口下部位密实度增加,使用压料筒把先加入的物料预压,增加水口中间部位的密实度,总体而言能够提高钢包用水口中、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包用水口的成型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包用水口的成型模具,包括基板,基板上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模套、内胆和芯棒,其中芯棒底部延伸出基板,在内胆和芯棒之间为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滑动安装两块插板,所述两块插板具有相互靠拢并沿基板顶面插入内胆下方的工作状态,以及相互远离使内胆下沉至基板顶面的回撤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包用水口的成型模具,包括基板,基板上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模套、内胆和芯棒,其中芯棒底部延伸出基板,在内胆和芯棒之间为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滑动安装两块插板,所述两块插板具有相互靠拢并沿基板顶面插入内胆下方的工作状态,以及相互远离使内胆下沉至基板顶面的回撤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用水口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的正上方设有压料筒,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驱动压料筒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包用水口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筒为立置的圆筒体,其壁厚15mm-30mm,圆筒体底端为用于压实模腔中物料的工作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包用水口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料筒的工作端为沿周向分布的锯齿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用水口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为厚度20-60mm的长方体钢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用水口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驱动两块插板在工作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俊利牛智旺魏国平罗明方斌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自立高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