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羟基化聚丙烯腈耐溶剂纳滤膜的制备方法(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相体系膜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羟基化聚丙烯腈耐溶剂纳滤膜的制备方法。(二)
技术介绍
以压力为驱动的纳滤(nanofiltration)膜分离技术具有无相转换、无需添加剂、温度影响小等优点,主要应用于水相体系的分离纯化。但是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食品和医药等领域却迫切需要将纳滤膜应用于有机相体系,达到高效、节能、环保的目的。例如润滑基础油酮苯脱蜡过程的溶剂纯化,食用油浸出油工艺中正己烷的分离,工业合成过程中贵金属催化剂的回收等。耐溶剂纳滤膜技术(OrganicSolventNanofiltration,OSN)作为能有效替代蒸馏、萃取、蒸发或吸收等传统有机溶剂分离和回收的方法,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分离技术。由于膜材料本身的耐化学稳定性直接决定膜的耐溶剂性能,因此耐化学性能好的膜材料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酰亚胺(PI)和聚砜(PSF),用于制造耐溶剂纳滤膜,显示出优良的溶剂分离性能。然而这些聚合物的不可逆溶胀显著降低了OSN膜的渗透性,加剧了溶剂分离过程中的能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羟基化聚丙烯腈耐溶剂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干燥后的聚丙烯腈粉末用有机溶剂溶解成质量浓度18~25%聚丙烯腈溶液,将聚丙烯腈溶液于60℃搅拌加热溶胀,然后升温至80℃,搅拌至完全溶解,脱泡,获得铸膜液;将铸膜液均匀地倾倒在模板上成膜后,滞空1分钟并将膜和模板一同浸入20‑30℃的非溶剂中进行相转化反应,反应完全后,取出脱离模板的基膜浸入20‑60℃的0.1‑1mol/L无机碱水溶液中进行羟基化反应,反应完全后,取出膜用去离子水冲洗至pH值中性,获得羟基化聚丙烯腈耐溶剂纳滤膜;所述非溶剂为下列之一:水或体积浓度50%乙醇水溶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羟基化聚丙烯腈耐溶剂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干燥后的聚丙烯腈粉末用有机溶剂溶解成质量浓度18~25%聚丙烯腈溶液,将聚丙烯腈溶液于60℃搅拌加热溶胀,然后升温至80℃,搅拌至完全溶解,脱泡,获得铸膜液;将铸膜液均匀地倾倒在模板上成膜后,滞空1分钟并将膜和模板一同浸入20-30℃的非溶剂中进行相转化反应,反应完全后,取出脱离模板的基膜浸入20-60℃的0.1-1mol/L无机碱水溶液中进行羟基化反应,反应完全后,取出膜用去离子水冲洗至pH值中性,获得羟基化聚丙烯腈耐溶剂纳滤膜;所述非溶剂为下列之一:水或体积浓度50%乙醇水溶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羟基化聚丙烯腈耐溶剂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下列之一: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或N,N-二甲基乙酰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羟基化聚丙烯腈耐溶剂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碱水溶液中无机碱为下列之一: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4.如权利要求1所述羟基化聚丙烯腈耐溶剂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腈溶液质量浓度为18%-2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羟基化聚丙烯腈耐溶剂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膜液于模板上成膜的厚度为150-350μm。6.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燕青,沈江南,沈琪扬,邵恒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