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3628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磨浆装置,包括下磨,设于下磨上的上磨,以及用于驱动下磨与上磨做相对转动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上磨的圆心线与下磨的圆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所述上磨的外径小于下磨的外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转轴,所述转轴穿过下磨并部分伸入至上磨内;所述磨浆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通过电动推杆座固定在驱动机构上以对作用在转轴上,并可用其通过转轴来对上磨进行向上顶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用其通过伸入至上磨内的转轴就将上磨顶起,以使上磨与下磨进行分离,这样可对上磨与下磨之间的相对面进行彻底的清洗,避免了因清洗不到位而引发该磨浆装置再次使用时所产生的食品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浆装置
本技术属于豆浆机
,具体涉及一种磨浆装置。
技术介绍
可以理解,在用大豆颗粒制备豆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大豆颗粒进行碾磨,然后对碾磨后得到的不溶于水的豆渣与溶于水的豆浆进行分离,再对分离后得到的豆浆进行加热直至煮沸,最后就变成了可食用的豆浆制品。其中,用于多豆粒进行碾磨并将碾磨得到的豆粉溶于水的制作过程,一般是在石磨装置上完成的,具体是用在上、下磨的相对面间,通过驱动两者进行相对转动来达到碾磨并溶于水的目的。可以理解,由于用于制备的豆浆是食用性的,这样在使用完毕后需要对整个石磨装置进行清洗,以防止因残渣的剩余而对下次的碾磨造成污染。目前现有的清洗方式是将水倒入料斗里面,然后石磨装置进行空转,水均匀流下来,达到洗清石磨的上面和外侧,但是其对于上、下磨的相对面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清洗,且在长时间地接触清水或浆体,其上、下磨的相对面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发霉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引发食品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磨浆装置。具体地,本技术所提供的磨浆装置,包括下磨,设于下磨上的上磨,以及用于驱动下磨与上磨做相对转动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上磨的圆心线与下磨的圆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所述上磨的外径小于下磨的外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转轴,所述转轴穿过下磨并部分伸入至上磨内;所述磨浆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通过电动推杆座固定在驱动机构上以对作用在转轴上,并可用其通过转轴来对上磨进行向上顶起。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电动推杆设置为蜗轮蜗杆式传动结构,且所述电动推杆的作用方向设置在上磨的重心线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动机和减速机,所述转轴的一端与减速机键槽配合,另一端通过上磨镶嵌套与上磨在上磨的轴向方向上进行限位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磨镶嵌套套接在转轴的端部,且该上磨镶嵌套与转轴之间的贴合面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平面;所述上磨镶嵌套与上磨之间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电动推杆通过电动推杆座固定在减速机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转轴与下磨之间用下磨镶嵌套进行隔离,且所述下磨镶嵌套与转轴之间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无油铜轴承。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减速机通过减速机座固定在石磨安装板上,其中所述下磨与石磨安装板之间通过环形阵列的多组定位销及定位套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磨的外周壁上固定有一刮板,所述刮板向下部分抵靠在下磨面向上磨的一侧端面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磨的外周壁上还固定有一手柄,且所述手柄与刮板分居在上磨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磨的进料口处设置有一料斗。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所提供的磨浆装置,通过电动推杆的结构设置,使得该磨浆装置在使用时,可用其通过伸入至上磨内的转轴就将上磨顶起,以使上磨与下磨进行分离,这样在对该磨浆装置进行清洗的过程中,可对上磨与下磨之间的相对面进行彻底的清洗,避免了因清洗不到位而引发该磨浆装置再次使用时所产生的食品安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磨浆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磨浆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所提供的磨浆装置100,具体是用于对豆粒进行碾磨并将碾磨后得到的豆粉溶于水,并最后得到豆浆与豆渣。可以理解,将豆粉溶于水可以通过在该磨浆装置100工作时,将清水随同豆粒不断地注入到磨浆装置100内来实现。本实施例的磨浆装置100包括下磨10,设于下磨10上的上磨20,以及用于驱动下磨10与上磨20做相对转动的驱动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具体是用于驱动上磨20进行转动,进而实现上磨20与下磨10之间的相对转动,并达到用上磨20与下磨10之间的相对面来对豆粒进行碾磨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磨20的圆心线与下磨10的圆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亦即所述上磨20与下磨10的横截面采用同心圆的结构,其中所述上磨20的外径小于下磨10的外径,这符合用上磨20与上磨10在对豆粒进行碾磨过程中,便于制备得到的豆浆及豆渣的从该磨浆装置100导出的使用目的。进一步地,所述上磨20的外周壁上固定有一刮板21,所述刮板21向下部分抵靠在下磨10面向上磨20的一侧端面上,使得该磨浆装置100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刮板21随同上磨20进行转动,以将从上磨20与下磨10相对面间流出的豆浆及豆渣从下磨10上开设有出料口11排出。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磨浆装置100在上磨20的外周壁上还固定有一手柄22,且所述手柄22与刮板21分居在上磨20的两侧,这样人们可用手柄22对上磨20进行手动驱动,且为便于该磨浆装置100的进料,本实施例在上磨20的进料口处还设置有一料斗23。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动机31、减速机32和转轴33,所述减速机32是通过减速机座34固定在石磨安装板11上,而石磨安装板11与下磨10之间具体又是通过环形阵列的多组定位销12及定位套13进行固定连接的,这样就实现了对驱动机构整体的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33的一端与减速机32是键槽配合的,而另一端是穿过下磨10并部分伸入上磨20内的,且所述转轴33伸入至上磨20的一端具体是通过上磨镶嵌套35与上磨20在上磨20的轴向方向上进行限位固定,这样电动机31在驱动转轴33进行旋转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上磨镶嵌套35对上磨20进行旋转驱动的。具体地,所述上磨镶嵌套35是套接在转轴33的端部,且该上磨镶嵌套35与转轴33之间的贴合面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平面,亦即转轴33对上磨镶嵌套35的旋转驱动,是通过转轴33与上磨镶嵌套35相贴合的平面刚性驱动来实现的,而所述上磨镶嵌套35与上磨20之间具体是固定连接。由上可知,所述转轴33是穿过下磨10的,为此,本实施例在转轴33与下磨10之间具体用下磨镶嵌套36进行隔离,且所述下磨镶嵌套36与转轴33之间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无油铜轴承37。为了实现对该磨浆装置100在清洗过程中能够实现彻底清洗的目的,本实施例的磨浆装置100还具体包括有电动推杆40,其中所述电动推杆40是通过电动推杆座41固定在驱动机构上以对作用在转轴33上,并可用其通过转轴33来对上磨10进行向上顶起,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推杆40的作用方向设置在上磨20的重心线上。可以理解,所述电动推杆40在具体工作时,其来回伸缩的方向与转轴33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的,并具体是通过该电动推杆40对转轴33的向上顶起驱动的过程中,其上磨10跟随转轴33一道向上运动来实现的,这样最后实现了上磨10与下磨20的分离。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电动推杆40设置为蜗轮蜗杆式传动结构,且所述电动推杆40具体是通过电动推杆座41固定在减速机32上的。综上,本技术所提供的磨浆装置,通过电动推杆的结构设置,使得该磨浆装置在使用时,可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磨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磨,设于下磨上的上磨,以及用于驱动下磨与上磨做相对转动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上磨的圆心线与下磨的圆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所述上磨的外径小于下磨的外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转轴,所述转轴穿过下磨并部分伸入至上磨内;所述磨浆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通过电动推杆座固定在驱动机构上以作用在转轴上,并可用其通过转轴来对上磨进行向上顶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磨,设于下磨上的上磨,以及用于驱动下磨与上磨做相对转动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上磨的圆心线与下磨的圆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所述上磨的外径小于下磨的外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转轴,所述转轴穿过下磨并部分伸入至上磨内;所述磨浆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通过电动推杆座固定在驱动机构上以作用在转轴上,并可用其通过转轴来对上磨进行向上顶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设置为蜗轮蜗杆式传动结构,且所述电动推杆的作用方向设置在上磨的重心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动机和减速机,所述转轴的一端与减速机键槽配合,另一端通过上磨镶嵌套与上磨在上磨的轴向方向上进行限位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磨镶嵌套套接在转轴的端部,且该上磨镶嵌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定尧张海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佳音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