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结构的钩机式破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620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钩机式破碎机,包括底盘、控制平台、大臂、固定立柱和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控制平台的前部伸出大臂,大臂的前端与固定立柱的一侧铰接;控制平台通过大臂油缸与大臂连接,大臂油缸的缸体与控制平台的转动端之二连接、油杆与大臂向下弯曲处的一侧铰接,所述大臂通过立柱油缸与固定立柱的上部连接,立柱油缸的缸体与大臂的弯曲处顶面连接、油杆与固定立柱的上部铰接,形成改进的钩机式控制结构;固定立柱设有纵向导轨,该纵向导轨通过滑块连接一液压破碎机构,液压破碎机构包括液压锤、桩帽和裂变器,液压锤和桩帽各通过滑块与导轨活动连接,构成液压锤击破碎结构。具有击打力强、结构简单、生产方便和成本较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结构的钩机式破碎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破碎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钩机式破碎机。属于破碎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破碎机,由于锤击部分为普通卷机结构,整体结构复杂且不合理,因此存在如下问题:(1)破碎机的击打功率低,在矿山破碎过程时效率低下。(2)破碎设备整体结构复杂,成本较高。(3)裂变器容易损坏,并容易卡死在破碎锤内或桩帽内。为此,本技术设计一种钩机破碎机,具有击打力强、结构简单,生产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破碎机存在功率低、破碎效率低、破碎设备整体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和裂变器容易卡死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钩机式破碎机,具有击打力强、结构简单、生产方便和成本较低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改进结构的钩机式破碎机,包括底盘、控制平台、大臂、固定立柱和升降机构,所述底盘具有机动轮结构,在控制平台中设置操作间;其结构特点在于:控制平台的前部伸出大臂,大臂后端可沿控制平台上的转动端之一上下摆动,大臂的前端与固定立柱的一侧铰接;控制平台通过大臂油缸与大臂连接,大臂油缸的缸体与控制平台的转动端之二连接、油杆与大臂向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进结构的钩机式破碎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结构的钩机式破碎机,包括底盘(2)、控制平台(1)、大臂(4)、固定立柱(6)和升降机构(10),所述底盘(2)具有机动轮结构,在控制平台(1)中设置操作间;其特征在于:控制平台(1)的前部伸出大臂(4),大臂(4)后端可沿控制平台(1)上的转动端之一上下摆动,大臂(4)的前端与固定立柱(6)的一侧铰接;控制平台(1)通过大臂油缸(3)与大臂(4)连接,大臂油缸(3)的缸体与控制平台(1)的转动端之二连接、油杆与大臂(4)向下弯曲处的一侧铰接,所述大臂(4)通过立柱油缸(5)与固定立柱(6)的上部连接,立柱油缸(5)的缸体与大臂(4)的弯曲处顶面连接、油杆与固定立柱(6)的上部铰接,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结构的钩机式破碎机,包括底盘(2)、控制平台(1)、大臂(4)、固定立柱(6)和升降机构(10),所述底盘(2)具有机动轮结构,在控制平台(1)中设置操作间;其特征在于:控制平台(1)的前部伸出大臂(4),大臂(4)后端可沿控制平台(1)上的转动端之一上下摆动,大臂(4)的前端与固定立柱(6)的一侧铰接;控制平台(1)通过大臂油缸(3)与大臂(4)连接,大臂油缸(3)的缸体与控制平台(1)的转动端之二连接、油杆与大臂(4)向下弯曲处的一侧铰接,所述大臂(4)通过立柱油缸(5)与固定立柱(6)的上部连接,立柱油缸(5)的缸体与大臂(4)的弯曲处顶面连接、油杆与固定立柱(6)的上部铰接,形成改进的钩机式控制结构;所述固定立柱(6)设有纵向导轨,该纵向导轨通过滑块(806)连接一液压破碎机构,所述液压破碎机构包括液压锤(7)、桩帽(8)和裂变器(9),升降机构(10)设置在固定立柱(6)的上端,升降机构(10)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钢绳连接液压锤(7);液压锤(7)通过导轨安装在固定立柱(6)一侧,所述液压锤(7)具有外接升降机构(10)的连接端;桩帽(8)设置在液压锤(7)的底端与裂变器(9)之间,所述桩帽(8)的上部通过缓冲结构与液压锤(7)活动接触、下部与裂变器(9)活动连接,裂变器(9)的下端部呈尖刺状,液压锤(7)和桩帽(8)各通过滑块与导轨活动连接,构成液压锤击破碎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结构的钩机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臂(4)由控制平台(1)的转动端之一引出并于中部向下弯曲,形成两头长度对称的向下弯曲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结构的钩机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为履带底盘。大臂油缸(3)为伸缩杆结构,立柱油缸(5)为伸缩杆结构,大臂(4)整体呈反“V”型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结构的钩机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帽(8)包括锤垫(801)、上桩帽(802)、外缓冲垫(803)、桩帽砧座(804)、法兰(805)、插销(808)、下桩帽(807)和滑块(806);所述上桩帽(802)通过锤垫(801)与液压锤(7)的下端接触,下桩帽(807)套装裂变器(9)并通过插销(808)与裂变器(9)形成易装拆式连接结构,下桩帽(8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国达冯欣华杨树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力源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