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检验用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605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学检验用试管,包括试管主体、刻度线、防护垫、密封盖和密封圈,所述试管主体的底端安装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底端和防滑垫相连接,所述刻度线设置于试管主体的外壁,且试管主体的右端镶嵌有手持杆,所述防护垫安装于试管主体的外侧,且试管主体的内壁固定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内侧设置有储液腔,所述密封盖固定于试管主体的顶端,且密封盖的下方设置有便签卡槽,所述密封圈镶嵌于密封盖的内侧,且密封盖的表面开设有空气通孔,所述手持杆的左端固定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两端镶嵌有限位杆。该医学检验用试管结构简单新颖,使用过程中通过手持杆可对试管进行操作,避免医护人员的手与试管直接接触造成细菌感染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检验用试管
本技术涉及医学检验试管装置
,具体为一种医学检验用试管。
技术介绍
医学技术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其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目前医院检验科使用的医学检验试管都是采用光滑的普通玻璃管,当检验量大、操作频繁时,就可能一不小心将试管滑落,造成浪费,并且试管内的液体温度散发较快,同时在试管掉落时易造成损坏,试管使用之后放置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更实用的医学检验用试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学检验用试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试管内的液体温度散发较快,同时在试管掉落时易造成损坏和试管使用之后放置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学检验用试管,包括试管主体、刻度线、防护垫、密封盖和密封圈,所述试管主体的底端安装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底端和防滑垫相连接,所述刻度线设置于试管主体的外壁,且试管主体的右端镶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医学检验用试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学检验用试管,包括试管主体(1)、刻度线(4)、防护垫(6)、密封盖(10)和密封圈(11),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主体(1)的底端安装有固定架(2),且固定架(2)的底端和防滑垫(3)相连接,所述刻度线(4)设置于试管主体(1)的外壁,且试管主体(1)的右端镶嵌有手持杆(5),所述防护垫(6)安装于试管主体(1)的外侧,且试管主体(1)的内壁固定有隔热层(7),所述隔热层(7)的内侧设置有储液腔(8),所述密封盖(10)固定于试管主体(1)的顶端,且密封盖(10)的下方设置有便签卡槽(9),所述密封圈(11)镶嵌于密封盖(10)的内侧,且密封盖(10)的表面开设有空气通孔(12),所述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检验用试管,包括试管主体(1)、刻度线(4)、防护垫(6)、密封盖(10)和密封圈(11),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主体(1)的底端安装有固定架(2),且固定架(2)的底端和防滑垫(3)相连接,所述刻度线(4)设置于试管主体(1)的外壁,且试管主体(1)的右端镶嵌有手持杆(5),所述防护垫(6)安装于试管主体(1)的外侧,且试管主体(1)的内壁固定有隔热层(7),所述隔热层(7)的内侧设置有储液腔(8),所述密封盖(10)固定于试管主体(1)的顶端,且密封盖(10)的下方设置有便签卡槽(9),所述密封圈(11)镶嵌于密封盖(10)的内侧,且密封盖(10)的表面开设有空气通孔(12),所述手持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倩张景亮陈剑飞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味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