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秋华专利>正文

基于扇叶活动结构的搅拌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559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基于扇叶活动结构的搅拌杆,其特征是:所述转杆中部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固定洞;所述连接块为椭圆形,所述连接块设置于转杆的下端。所述转杆插入扇叶容纳管中;所述塑料带的一端设置于扇叶容纳管上端的一侧,所述塑料带的另一端设置于固定柱的顶面,所述固定柱通过塑料带与扇叶容纳管连接;所述固定柱可插入固定洞中;所述连接块的左端、右端分别铰接有一片扇叶;所述扇叶包括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置于扇叶的中部;所述弹簧的左端、右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挂钩,所述弹簧左端的挂钩钩挂于连接块左端的扇叶的连接孔中,所述弹簧右端的挂钩钩挂于连接块右端的扇叶的连接孔中;所述扇叶容纳管可收入两片并拢的扇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扇叶活动结构的搅拌杆
本技术涉及仪器工具类,特别是一种基于扇叶活动结构的搅拌杆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需要使用三颈瓶,而使用三颈瓶就离不开搅拌杆。但现有技术的搅拌杆,在放入三颈瓶后,搅拌杆的扇叶处于竖直状态,顶住瓶底,但当三颈瓶内的溶液较少时,搅拌杆的扇叶在旋转时就存在不能搅拌三颈瓶内底部较少液体的问题,给人们的实验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的一种基于扇叶活动结构的搅拌杆。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扇叶活动结构的搅拌杆,包括,转杆,所述转杆包括固定洞、连接块,所述转杆为实心结构的圆柱体型,所述转杆中部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固定洞;所述连接块为椭圆形,所述连接块设置于转杆的下端;扇叶容纳管,所述扇叶容纳管包括固定柱、塑料带,所述扇叶容纳管为中空结构的无盖无底圆柱体型,所述转杆插入扇叶容纳管中;所述塑料带的一端设置于扇叶容纳管上端的一侧,所述塑料带的另一端设置于固定柱的顶面,所述固定柱通过塑料带与扇叶容纳管连接;所述固定柱可插入固定洞中;扇叶,所述连接块的左端、右端分别铰接有一片扇叶;所述扇叶包括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置于扇叶的中部;弹簧,所述弹簧包括挂钩,所述弹簧的左端、右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挂钩,所述弹簧左端的挂钩钩挂于连接块左端的扇叶的连接孔中,所述弹簧右端的挂钩钩挂于连接块右端的扇叶的连接孔中;所述扇叶容纳管可收入两片并拢的扇叶。具体的,当所述扇叶容纳管往转杆下方推,所述扇叶容纳管就可推动连接块左端的扇叶、右端的扇叶压缩弹簧,并往连接块的中间并拢,两片并拢的扇叶就可收入到扇叶容纳管内。具体的,所述固定洞为向内凹陷的圆柱体型,所述固定洞的深度为转杆直径的三分之二。具体的,所述固定柱为实心结构的圆柱体型,所述固定柱的高度比固定洞的深度大9mm-12mm。具体的,所述塑料带的长度为50mm-80mm。具体的,所述连接块的长轴与转杆的直径相同。具体的,所述扇叶容纳管的高度为转杆高度的五分之二。有益效果:本技术只需要拔出固定洞内的固定柱,将扇叶容纳管往转杆下方推,扇叶容纳管推动连接块左端的扇叶、右端的扇叶压缩弹簧,并往连接块的中间并拢,就可以将两片并拢的扇叶收入到扇叶容纳管内;再将转杆放入口径比扇叶容纳管直径大的三颈瓶内,待扇叶容纳管穿过了三颈瓶的瓶颈时,,手拿塑料带向上提拉扇叶容纳管,将两片并拢的扇叶从扇叶容纳管中放出,此时弹簧张开,带动两片扇叶伸展开,再将固定柱塞入固定洞内,把两片伸展开的扇叶伸到三颈烧瓶内的底部,扇叶在旋转时就可搅拌三颈烧瓶内底部的液体。如此,本技术就克服了现有技术的搅拌杆无法搅拌三颈瓶内底部较少液体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各图中相同部位的标号一致)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扇叶容纳管收入扇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转杆,1-1是固定洞,1-2是连接块,2是扇叶容纳管,2-1是塑料带,2-2是固定柱,3是扇叶,3-1是连接孔,4是弹簧,4-1是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由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转杆,所述转杆包括固定洞、连接块,所述转杆为实心结构的圆柱体型,所述转杆中部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固定洞;所述连接块为椭圆形,所述连接块设置于转杆的下端。进一步的,本技术还包括扇叶容纳管,所述扇叶容纳管包括固定柱、塑料带,所述扇叶容纳管为中空结构的无盖无底圆柱体型,所述转杆插入扇叶容纳管中;所述塑料带的一端设置于扇叶容纳管上端的一侧,所述塑料带的另一端设置于固定柱的顶面,所述固定柱通过塑料带与扇叶容纳管连接;所述固定柱可插入固定洞中;进一步的,本技术还包括扇叶,所述连接块的左端、右端分别铰接有一片扇叶;所述扇叶包括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置于扇叶的中部;进一步的,本技术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包括挂钩,所述弹簧的左端、右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挂钩,所述弹簧左端的挂钩钩挂于连接块左端的扇叶的连接孔中,所述弹簧右端的挂钩钩挂于连接块右端的扇叶的连接孔中;所述扇叶容纳管可收入两片并拢的扇叶。在各实施例中,优选的,当所述扇叶容纳管往转杆下方推,所述扇叶容纳管就可推动连接块左端的扇叶、右端的扇叶压缩弹簧,并往连接块的中间并拢,两片并拢的扇叶就可收入到扇叶容纳管内。在各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固定洞为向内凹陷的圆柱体型,所述固定洞的深度为转杆直径的三分之二。在各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固定柱为实心结构的圆柱体型,所述固定柱的高度比固定洞的深度大9mm-12mm。在各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塑料带的长度为50mm-80mm。在各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长轴与转杆的直径相同。在各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扇叶容纳管的高度为转杆高度的五分之二。在各实施例中,优选的,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首先,拔出固定洞内的固定柱,将扇叶容纳管往转杆下方推,并手拿塑料带;其次,继续将扇叶容纳管往转杆下方推,扇叶容纳管推动连接块左端的扇叶、右端的扇叶压缩弹簧,并往连接块的中间并拢,直至将两片并拢的扇叶收入到扇叶容纳管内;然后,将转杆放入口径比扇叶容纳管直径大的三颈瓶内,待扇叶容纳管穿过了三颈瓶的瓶颈时,,手拿塑料带向上提拉扇叶容纳管,将两片并拢的扇叶从扇叶容纳管中放出,此时弹簧张开,带动两片扇叶伸展开,再将固定柱塞入固定洞内,把两片伸展开的扇叶伸到三颈烧瓶内的底部,扇叶在旋转时就可搅拌三颈烧瓶内底部的液体;最后,使用完毕后,将转杆提起,待两片扇叶到达瓶颈时,从固定洞内拔出固定柱,将扇叶容纳管往转杆下方推,扇叶容纳管推动两片扇叶压缩弹簧,并往连接块的中间并拢,直至将两片并拢的扇叶收入到扇叶容纳管内;就可将转杆从三颈瓶口取出。当然,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总之,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扇叶活动结构的搅拌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扇叶活动结构的搅拌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杆,所述转杆包括固定洞、连接块,所述转杆为实心结构的圆柱体型,所述转杆中部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固定洞;所述连接块为椭圆形,所述连接块设置于转杆的下端;扇叶容纳管,所述扇叶容纳管包括固定柱、塑料带,所述扇叶容纳管为中空结构的无盖无底圆柱体型,所述转杆插入扇叶容纳管中;所述塑料带的一端设置于扇叶容纳管上端的一侧,所述塑料带的另一端设置于固定柱的顶面,所述固定柱通过塑料带与扇叶容纳管连接;所述固定柱可插入固定洞中;扇叶,所述连接块的左端、右端分别铰接有一片扇叶;所述扇叶包括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置于扇叶的中部;弹簧,所述弹簧包括挂钩,所述弹簧的左端、右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挂钩,所述弹簧左端的挂钩钩挂于连接块左端的扇叶的连接孔中,所述弹簧右端的挂钩钩挂于连接块右端的扇叶的连接孔中;所述扇叶容纳管可收入两片并拢的扇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扇叶活动结构的搅拌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杆,所述转杆包括固定洞、连接块,所述转杆为实心结构的圆柱体型,所述转杆中部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固定洞;所述连接块为椭圆形,所述连接块设置于转杆的下端;扇叶容纳管,所述扇叶容纳管包括固定柱、塑料带,所述扇叶容纳管为中空结构的无盖无底圆柱体型,所述转杆插入扇叶容纳管中;所述塑料带的一端设置于扇叶容纳管上端的一侧,所述塑料带的另一端设置于固定柱的顶面,所述固定柱通过塑料带与扇叶容纳管连接;所述固定柱可插入固定洞中;扇叶,所述连接块的左端、右端分别铰接有一片扇叶;所述扇叶包括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置于扇叶的中部;弹簧,所述弹簧包括挂钩,所述弹簧的左端、右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挂钩,所述弹簧左端的挂钩钩挂于连接块左端的扇叶的连接孔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秋华
申请(专利权)人:唐秋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