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奕增专利>正文

一种股骨骨折牵引闭合复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3531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0
一种股骨骨折牵引闭合复位装置,包括长度可调节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一端用于固定远离骨折部位一侧骨骼的第一穿刺固定机构、设置在支架另一端用于固定远离骨折部位另一侧骨骼的第二穿刺固定机构、可沿支架长度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针座、可沿支架长度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二针座、设置在第一针座上的第一穿刺针、设置在第二针座上的第二穿刺针,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穿刺方向可根据骨折移位方向布置,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的前端形成有外螺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股骨骨折牵引闭合复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股骨骨折牵引闭合复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是目前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常用术式,传统常采用骨科牵引床协助复位,由于骨科牵引床复位过程中会阴组织、足部等软组织直接与会阴档杆和牵引靴接触,牵引力度过大可能会导致会阴组织肿胀糜烂、阴部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以及足牵拉伤等并发症,且由于股骨干骨折部位肌肉发达,牵引床牵引后骨折断端在肌肉的牵拉下仍会存在未纠正的移位,往往需要根据移位方向手法辅助推顶骨折断端协助复位,由于股骨的软组织包绕较厚,手法闭合复位时难以触及骨折端,因此医生常需暴露在放射线透视下操作,有时闭合复位困难甚至需切开手术复位,增加损伤、影响骨折愈合,对于患者和医生都具有较大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矫正骨折部位的股骨骨折牵引闭合复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可准确矫正骨折部位,并且稳定保持矫正状态,骨折部位对位过程无需切开皮肤,可实现闭合复位髓内钉植入,虽然过程需借助放射线透视调整,但医生无需暴露在放射线环境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股骨骨折牵引闭合复位装置,包括长度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股骨骨折牵引闭合复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股骨骨折牵引闭合复位装置,包括长度可调节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一端用于固定远离骨折部位一侧骨骼的第一穿刺固定机构、设置在支架另一端用于固定远离骨折部位另一侧骨骼的第二穿刺固定机构、可沿支架长度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针座、可沿支架长度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二针座、设置在第一针座上的第一穿刺针、设置在第二针座上的第二穿刺针,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穿刺方向可根据骨折移位方向布置,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的前端形成有外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股骨骨折牵引闭合复位装置,包括长度可调节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一端用于固定远离骨折部位一侧骨骼的第一穿刺固定机构、设置在支架另一端用于固定远离骨折部位另一侧骨骼的第二穿刺固定机构、可沿支架长度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针座、可沿支架长度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二针座、设置在第一针座上的第一穿刺针、设置在第二针座上的第二穿刺针,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穿刺方向可根据骨折移位方向布置,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的前端形成有外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骨骨折牵引闭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平行相对且长度可调节的两调节杆、连接在两调节杆一端之间的第一连杆、连接在两调节杆另一端之间的第二连杆,第一穿刺固定机构设置在第一连杆上,第二穿刺固定机构设置在第二连杆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股骨骨折牵引闭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可移动设置在两调节杆之间的第三连杆、可移动设置在两调节杆之间的第四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均为弧形,第一针座设置在第三连杆上,第二针座设置在第四连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股骨骨折牵引闭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为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股骨骨折牵引闭合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奕增尤瑞金黄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肖奕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