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亚南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髋部加压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367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髋部加压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的上端中间设有第一护垫,所述带体的下端两侧对称设有髋部护带,所述髋部护带的一端设有髋部固定带一和髋部固定带二,所述髋部固定带一的另一侧设有第一粘接区,所述髋部固定带二的一侧设有第一粘接块,所述髋部护带的表面设有第二粘接区,所述第二粘接区粘接有髋部垫,所述髋部垫的一侧设有第二粘接块,所述髋部垫的另一侧设有第三护垫,所述髋部垫的内部设有电热线。该新型髋部加压带,髋部固定带一和髋部固定带二的设置,不仅可以固定该装置,还能调节使之适用于各种体格的患者,髋部垫采用粘接方式粘接在第二粘接区上,拆装方便,清洗更换都方便,非常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髋部加压带
本技术属于外科手术的辅助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髋部加压带。
技术介绍
髋部手术如髋臼骨折、骨盆骨折、髋关节置换等为临床常见大手术,由于髋部肌肉丰富,手术时不能用止血带,手术出血多,创伤大。为了减少手术后继续渗血,常需要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而传统的髋部加压包扎需要数人将患者整体抬离手术床,绷带绕过腹部进行加压,加压作用有限,可能压迫腹部影响呼吸及消化功能,而且将患者抬离床不但浪费人力,而且非常不安全,容易导致骨折移位,髋关节脱位等,因此,这种方法目前被采用较少。大多数情况下,髋部伤口不进行加压包扎,而用增厚伤口敷料的方法避免敷料被渗血渗透,而增厚的伤口敷料用胶带固定也很困难,容易松脱,导致伤口外露的风险,增加感染机率及护理难度。因此,以上髋部加压及敷料固定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骨科医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髋部加压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髋部加压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的上端中间设有第一护垫,所述带体的下端两侧对称设有髋部护带,所述髋部护带的一端设有髋部固定带一和髋部固定带二,所述髋部固定带一的一侧设有第二护垫,所述髋部固定带一的另一侧设有第一粘接区,所述髋部固定带二的一侧设有第一粘接块,所述髋部护带的表面设有第二粘接区,所述第二粘接区粘接有髋部垫,所述髋部垫的一侧设有第二粘接块,所述髋部垫的另一侧设有第三护垫,所述髋部垫的内部设有电热线。优选的,所述髋部固定带一和髋部固定带二与髋部护带通过铆钉固定连接且每侧铆钉不少于两个。优选的,所述电热线的表面涂有绝缘耐热层,且电热线的两端连接在髋部垫一端的接线盒内。优选的,所述带体的下端通过布袋连接两个腿部固定带,所述腿部固定带的两端相互粘接。优选的,所述带体的表面设有透气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新型髋部加压带,结构合理,实用性强,髋部固定带一和髋部固定带二的设置,不仅可以固定该装置,还能调节使之适用于各种体格的患者,髋部垫采用粘接方式粘接在第二粘接区上,拆装方便,清洗更换都方便,非常实用,髋部垫内部设有电热线,可以在接通电源时产生热量,非常人性化,腿部固定带的设置,防止该装置上窜,从而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髋部垫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髋部固定带一结构示意图。图中:1带体、2髋部护带、3第一护垫、4第二粘接区、5髋部固定带一、6髋部固定带二、7第一粘接块、8腿部固定带、9第二护垫、10髋部垫、11电热线、12第二粘接块、13第一粘接区、14第三护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新型髋部加压带,包括带体1,所述带体1的上端中间设有第一护垫3,所述带体1的下端两侧对称设有髋部护带2,所述髋部护带2的一端设有髋部固定带一5和髋部固定带二6,所述髋部固定带一5的一侧设有第二护垫9,所述髋部固定带一5的另一侧设有第一粘接区13,所述髋部固定带二6的一侧设有第一粘接块7,所述髋部护带2的表面设有第二粘接区4,所述第二粘接区4粘接有髋部垫10,所述髋部垫10的一侧设有第二粘接块12,所述髋部垫10的另一侧设有第三护垫14,所述髋部垫10的内部设有电热线11,所述髋部固定带一5和髋部固定带二6与髋部护带2通过铆钉固定连接且每侧铆钉不少于两个,所述电热线11的表面涂有绝缘耐热层,且电热线11的两端连接在髋部垫10一端的接线盒内,所述带体1的下端通过布袋连接两个腿部固定带8,所述腿部固定带8的两端相互粘接,所述带体1的表面设有透气孔。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干净的髋部垫10粘接在第二粘接区4上,然后将髋部固定带一5和髋部固定带二6绕过人体,根据然后将第一粘接块7粘接在第一粘接区13上,腿部固定带8可绕过患者大腿后,将两端粘接固定,从而防止该装置上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髋部加压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髋部加压带,包括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的上端中间设有第一护垫(3),所述带体(1)的下端两侧对称设有髋部护带(2),所述髋部护带(2)的一端设有髋部固定带一(5)和髋部固定带二(6),所述髋部固定带一(5)的一侧设有第二护垫(9),所述髋部固定带一(5)的另一侧设有第一粘接区(13),所述髋部固定带二(6)的一侧设有第一粘接块(7),所述髋部护带(2)的表面设有第二粘接区(4),所述第二粘接区(4)粘接有髋部垫(10),所述髋部垫(10)的一侧设有第二粘接块(12),所述髋部垫(10)的另一侧设有第三护垫(14),所述髋部垫(10)的内部设有电热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髋部加压带,包括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的上端中间设有第一护垫(3),所述带体(1)的下端两侧对称设有髋部护带(2),所述髋部护带(2)的一端设有髋部固定带一(5)和髋部固定带二(6),所述髋部固定带一(5)的一侧设有第二护垫(9),所述髋部固定带一(5)的另一侧设有第一粘接区(13),所述髋部固定带二(6)的一侧设有第一粘接块(7),所述髋部护带(2)的表面设有第二粘接区(4),所述第二粘接区(4)粘接有髋部垫(10),所述髋部垫(10)的一侧设有第二粘接块(12),所述髋部垫(10)的另一侧设有第三护垫(14),所述髋部垫(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亚南
申请(专利权)人:林亚南程敬亮张勇杨璐张晓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