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茶树绿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334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茶树绿茶的加工方法,采用100~1000年生的高山灌木林中的古茶树鲜叶为原料,历经茶叶采摘与处理、摊青、渥堆、一次杀青、一次摊凉、二次杀青、二次摊凉、三次杀青、揉捻、搓团、解块整条、一次烘干、三次摊凉、提香、二次烘干、杀菌包装16个加工工艺加工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三次杀青、三次摊凉,充分破坏古茶叶的细胞壁,分离出大量叶绿素,同时第三次杀青采用夕阳对茶叶进行光照杀青,使得制作出的古茶树绿茶手感十分柔和,颜色翠绿,充分保留了古茶香,回甘强劲,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具有清心滋肺,提神醒脑等功效,广受消费者喜爱欢迎,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茶树绿茶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古茶树绿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古茶树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树及其群落、半驯化的人工栽培的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的百年以上的古茶园林,古茶树多生长在空气清新、土壤优质的地域,古茶树生长过程中不施加农药、化肥等化学性物质,人工干预少,生态原始,具有天然的保健功效,茶树树龄越大,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古茶树茶滋味苦涩,味较淡,回甘绵长、醇和、甜花香气,泡饮比茶园茶优越很多;目前随着人们对绿色、健康的追求,使得古茶树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是茶叶市场的新需求。古树因为自身年龄比较大,扎根比较深吸收矿物质比较丰富,香气是从内向外散发。古树红茶最少冲泡至15泡后茶味才开始变淡;最后,将泡过茶叶拿出来看,茶叶张开后,用力拉茶梗都拉不断。而对于古茶树茶叶在绿茶领域的应用和处理,相关加工技术存在着许多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茶树绿茶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古茶树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茶叶采摘与处理:在清明前的晴天早晨采摘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开展的无病虫害、芽叶完整、茶芽肥壮的古茶树茶叶,将采摘到的古茶树茶叶进行筛检,剔出碎叶及其他异物,得古茶树绿茶原材料;b、摊青:将新鲜茶叶均匀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3~5cm,置于20~25℃的日光下进行摊晒,直到古茶叶摸上去手感柔软,叶面基本转变成暗绿色;c、渥堆:将已经摊青结束的古茶叶用一层薄薄的纱布包好,茶包厚度3~4cm,先在渥堆池底摊放一块湿布,然后将茶包平摊在湿布上,再在茶包上方摊放一块湿布,再平摊上茶包,以此循环,最后在再覆盖一块湿布;d、一次杀青:将已经渥堆好的古茶树茶叶置于温度为120~130℃的炒锅中进行杀青,随后迅速抛、抖、炒,旋转时方向保持一致,翻抖时动作快轻,直至茶叶表面失去光泽,手握成团,松手即散;e、一次摊凉、将一次杀青后的茶叶迅速解散,平摊在竹筛上,置于阴凉通风的室内,通过鼓风机增大风力,使茶叶迅速降温至室温;f、二次杀青:将一次摊凉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进行滚摇,使茶叶绿色褪尽,叶色黄绿、柔软、润滑,含水率40~60%;g、二次摊凉:将二次杀青后的茶叶解散,平摊在竹筛上,置于阴凉通风的室内,让其自由散热至室温;h、三次杀青:将二次摊凉后的茶叶均匀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6~8cm,置于夕阳下进行摊晒杀青;i、揉捻:将上述第三次杀青后的茶叶置于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方法为空压揉捻15min、轻压揉捻7min、高压揉捻5min、轻压揉捻3min;j、搓团:将揉捻好后的茶叶置于50~60℃的砂锅中,用手沿同一方向团转搓揉,定型成团后抖散,解块再继续团转搓揉,直至茶叶含水量为30~40%;k、解块整条:将搓团后的茶叶置于茶叶解块机中将成块的茶叶团抖散,再置于理条机中理条,温度90~100℃,投叶量0.5~0.75kg每次、时间5min;l、一次烘干:将理条好的茶叶置于网带式连续烘干机中进行一次烘干,烘干温度130~150℃,时间10~15min,直至茶叶含水量为10~20%;m、三次摊凉:将一次干燥后的茶叶置于室内通风阴凉处,通过鼓风机增大风力,及时充分摊凉4~6h;n、提香:将三次摊凉后的茶叶放入提香机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60~65℃,时间为35~40min;o、二次烘干:将提香后的茶叶置于网带式连续烘干机中进行二次烘干,烘干温度100~110℃,直至茶叶含水量为1~8%;p、杀菌包装:将二次烘干后的茶叶经紫外杀菌后采用木箱进行盒装。优选的,所述的古茶树鲜叶采摘至高山灌木林中,树龄100~1000年、野生型、过渡型或栽培型的古茶树。优选的,根据以100年为一个年限,将采摘到的古茶树鲜叶分不同品质筛分加工。优选的,所述渥堆方法为控制渥堆池温度26~28℃、相对湿度85~90%,茶包堆放高度30~40cm,上面加盖湿布,堆积时间为13~15h,堆内茶叶叶温50~53℃。优选的,所述渥堆池大小为45×45×50cm3。优选的,所述成品茶包装方法为250g一盒或500g一盒。优选的,所述成品茶包装方法为采用木盒盛装茶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100~1000年生的高山灌木林中的古茶树鲜叶为原料,历经茶叶采摘与处理、摊青、窨制、一次杀青、一次摊凉、二次杀青、二次摊凉、三次杀青、揉捻、搓团、解块整条、一次烘干、三次摊凉、提香、二次烘干、杀菌包装16个加工工艺加工制成。本专利技术通过三次杀青、三次摊凉,充分破坏古茶叶的细胞壁,分离出大量叶绿素,同时第三次杀青采用夕阳对茶叶进行光照杀青,使得制作出的古茶树绿茶手感十分柔和,颜色翠绿,充分保留了古茶香,回甘强劲,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具有清心滋肺,提神醒脑等功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作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古茶树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茶叶采摘与处理:在清明前的晴天早晨采摘一芽二叶开展的无病虫害、芽叶完整、茶芽肥壮的100年以上生的古茶树茶叶,将采摘到的古茶树茶叶进行筛检,剔出碎叶及其他异物,得古茶树绿茶原材料;b、摊青:将新鲜茶叶均匀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3cm,置于20℃的日光下进行摊晒,直到古茶叶摸上去手感柔软,叶面基本转变成暗绿色;c、渥堆:将已经摊青结束的古茶叶用一层薄薄的纱布包好,茶包厚度3~4cm,先在渥堆池底摊放一块湿布,然后将茶包平摊在湿布上,再在茶包上方摊放一块湿布,再平摊上茶包,以此循环,控制渥堆池温度26~28℃、相对湿度85~90%,茶包堆放高度30~40cm,上面加盖湿布,堆积时间为13~15h,堆内茶叶叶温50~53℃;d、一次杀青:将已经渥堆好的古茶树茶叶置于温度为120℃的炒锅中进行杀青,随后迅速抛、抖、炒,旋转时方向保持一致,翻抖时动作快轻,直至茶叶表面失去光泽,手握成团,松手即散;e、一次摊凉、将一次杀青后的茶叶迅速解散,平摊在竹筛上,置于阴凉通风的室内,通过鼓风机增大风力,使茶叶迅速降温至室温;f、二次杀青:将一次摊凉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进行滚摇,使茶叶绿色褪尽,叶色黄绿、柔软、润滑,含水率40%;g、二次摊凉:将二次杀青后的茶叶解散,平摊在竹筛上,置于阴凉通风的室内,让其自由散热至室温;h、三次杀青:将二次摊凉后的茶叶均匀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6cm,置于夕阳下进行摊晒杀青;i、揉捻:将上述第三次杀青的茶叶置于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方法为空压揉捻15min、轻压揉捻7min、高压揉捻5min、轻压揉捻3min;j、搓团:将揉捻好后的茶叶置于50℃的砂锅中,用手沿同一方向团转搓揉,定型成团后抖散,解块再继续团转搓揉,直至茶叶含水量为30%;k、解块整条:将搓团后的茶叶置于茶叶解块机中将成块的茶叶团抖散,再置于理条机中理条,温度90℃,投叶量0.5kg每次、时间5min;l、一次烘干:将理条好的茶叶置于网带式连续烘干机中进行一次烘干,烘干温度130℃,时间10min,直至茶叶含水量为10%;m、三次摊凉:将一次干燥后的茶叶置于室内通风阴凉处,通过鼓风机增大风力,及时充分摊凉4h;n、提香:将三次摊凉后的茶叶放入提香机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60℃,时间为35min;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古茶树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茶叶采摘与处理:在清明前的晴天早晨采摘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开展的无病虫害、芽叶完整、茶芽肥壮的古茶树茶叶,将采摘到的古茶树茶叶进行筛检,剔出碎叶及其他异物,得古茶树绿茶原材料;b、摊青:将新鲜茶叶均匀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3~5cm,置于20~25℃的日光下进行摊晒,直到古茶叶摸上去手感柔软,叶面基本转变成暗绿色;c、渥堆:将已经摊青结束的古茶叶用一层薄薄的纱布包好,茶包厚度3~4cm,先在渥堆池底摊放一块湿布,然后将茶包平摊在湿布上,再在茶包上方摊放一块湿布,再平摊上茶包,以此循环,最后在再覆盖一块湿布;d、一次杀青:将已经渥堆好的古茶树茶叶置于温度为120~130℃的炒锅中进行杀青,随后迅速抛、抖、炒,旋转时方向保持一致,翻抖时动作快轻,直至茶叶表面失去光泽,手握成团,松手即散;e、一次摊凉、将一次杀青后的茶叶迅速解散,平摊在竹筛上,置于阴凉通风的室内,通过鼓风机增大风力,使茶叶迅速降温至室温;f、二次杀青:将一次摊凉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进行滚摇,使茶叶绿色褪尽,叶色黄绿、柔软、润滑,含水率40~60%;g、二次摊凉:将二次杀青后的茶叶解散,平摊在竹筛上,置于阴凉通风的室内,让其自由散热至室温;h、三次杀青:将二次摊凉后的茶叶均匀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6~8cm,置于夕阳下进行摊晒杀青;i、揉捻:将上述第三次杀青后的茶叶置于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方法为空压揉捻15min、轻压揉捻7min、高压揉捻5min、轻压揉捻3min;j、搓团:将揉捻好后的茶叶置于50~60℃的砂锅中,用手沿同一方向团转搓揉,定型成团后抖散,解块再继续团转搓揉,直至茶叶含水量为30~40%;k、解块整条:将搓团后的茶叶置于茶叶解块机中将成块的茶叶团抖散,再置于理条机中理条,温度90~100℃,投叶量0.5~0.75kg每次、时间5min;l、一次烘干:将理条好的茶叶置于网带式连续烘干机中进行一次烘干,烘干温度130~150℃,时间10~15min,直至茶叶含水量为10~20%;m、三次摊凉:将一次干燥后的茶叶置于室内通风阴凉处,通过鼓风机增大风力,及时充分摊凉4~6h;n、提香:将三次摊凉后的茶叶放入提香机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60~65℃,时间为35~40min;o、二次烘干:将提香后的茶叶置于网带式连续烘干机中进行二次烘干,烘干温度100~110℃,直至茶叶含水量为1~8%;p、杀菌包装:将二次烘干后的茶叶经紫外杀菌后采用木箱进行盒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茶树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茶叶采摘与处理:在清明前的晴天早晨采摘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开展的无病虫害、芽叶完整、茶芽肥壮的古茶树茶叶,将采摘到的古茶树茶叶进行筛检,剔出碎叶及其他异物,得古茶树绿茶原材料;b、摊青:将新鲜茶叶均匀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3~5cm,置于20~25℃的日光下进行摊晒,直到古茶叶摸上去手感柔软,叶面基本转变成暗绿色;c、渥堆:将已经摊青结束的古茶叶用一层薄薄的纱布包好,茶包厚度3~4cm,先在渥堆池底摊放一块湿布,然后将茶包平摊在湿布上,再在茶包上方摊放一块湿布,再平摊上茶包,以此循环,最后在再覆盖一块湿布;d、一次杀青:将已经渥堆好的古茶树茶叶置于温度为120~130℃的炒锅中进行杀青,随后迅速抛、抖、炒,旋转时方向保持一致,翻抖时动作快轻,直至茶叶表面失去光泽,手握成团,松手即散;e、一次摊凉、将一次杀青后的茶叶迅速解散,平摊在竹筛上,置于阴凉通风的室内,通过鼓风机增大风力,使茶叶迅速降温至室温;f、二次杀青:将一次摊凉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进行滚摇,使茶叶绿色褪尽,叶色黄绿、柔软、润滑,含水率40~60%;g、二次摊凉:将二次杀青后的茶叶解散,平摊在竹筛上,置于阴凉通风的室内,让其自由散热至室温;h、三次杀青:将二次摊凉后的茶叶均匀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6~8cm,置于夕阳下进行摊晒杀青;i、揉捻:将上述第三次杀青后的茶叶置于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方法为空压揉捻15min、轻压揉捻7min、高压揉捻5min、轻压揉捻3min;j、搓团:将揉捻好后的茶叶置于50~60℃的砂锅中,用手沿同一方向团转搓揉,定型成团后抖散,解块再继续团转搓揉,直至茶叶含水量为30~40%;k、解块整条:将搓团后的茶叶置于茶叶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雅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普定印象朵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