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拌种剂及其制法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321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拌种剂及其制法和应用,属于农药复配技术领域。解决现有以植物提取物为原料生产新型拌种剂原料成本高、推广应用难的技术问题。一种拌种剂,其配方以100公斤计:辣根素0.3‑0.7公斤,莨菪碱0.1‑0.4公斤,枯草芽孢杆菌菌剂0.1‑0.4公斤,鱼腥草6‑10公斤,余量为黄腐酸钾。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拌种剂用生物方法杀死和抑制种子自身所携带的病菌,预防土传病害侵染种子,以及驱赶鼠害、鸟害和地下害虫。并且符合环保、健康、持续发展理念,又要求达到高效、低毒、低残留、与环境相容的广谱性的农药,属于环境友好型的农药。该拌种剂的制法简单,原料成本低。所述拌种剂可以用作玉米、大豆、油菜、瓜菜和水稻种子的拌种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拌种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复配
,具体涉及一种拌种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拌种剂是一类能与种子混拌并附着或者浸透种子内、能够防治病虫危害的农药的总称。按照剂型可以分为悬浮剂、粉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拌种剂等。按作用原理的不同可将拌种剂分为:含有氮杂环类化合物、季胺盐类化合物、三唑类化合物等不同类型。拌种剂需要满足有效成分对作物发芽生长无毒害作用,形成的药膜具有透水性、透气性,不影响种子生命和呼吸作用,同时还应该满足现代农业的要求。但目前较常使用的拌种剂中杀虫或杀菌成分均为具有一定毒性的化学合成物,一般采用有机磷化物等有毒或剧毒化学品进行防治鼠害、鸟害,采用吠喃丹等剧毒化学品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这些拌种剂的药物毒性较高,不符合现代农业的要求和农业安全食品用药的规定。对人、畜、环境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和环境残留,不能用于有机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的生产。随着人们对环境宜居性、食品安全性的要求日益增强,由于化学农药的过量使用所引发的环境和食物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人们以植物提取物为原料生产新型拌种剂,这种拌种剂无毒、无污染和无残留,完全符合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要求。如:利用油菜素内脂、海藻素、茶皂素、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白僵菌、木霉菌、苏云金杆菌和黄腐酸钾混合制备的拌种剂。其中茶皂素和海藻素虽然对地下害虫有一定防治作用,但提取两种物质原料成本较高,在实际生产推广中有一定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杀死和抑制种子自身所携带的病菌,预防土传病害侵染种子,以及驱赶鼠害、鸟害和地下害虫的拌种剂及其制法和应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拌种剂,其配方以100公斤计:辣根素0.3-0.7公斤,莨菪碱0.1-0.4公斤,枯草芽孢杆菌菌剂0.1-0.4公斤,鱼腥草6-10公斤,余量为黄腐酸钾。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拌种剂配方以100公斤计:辣根素0.4-0.6公斤,莨菪碱0.2-0.3公斤,枯草芽孢杆菌菌剂0.2-0.3公斤,鱼腥草7-9公斤,余量为黄腐酸钾。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拌种剂配方以100公斤计:辣根素0.5公斤,莨菪碱0.2公斤,枯草芽孢杆菌菌剂0.3公斤,鱼腥草8公斤,余量为黄腐酸钾。一种拌种剂的制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上述配比称取配方中各组分,将各组分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拌种剂。所述拌种剂可以用作玉米、大豆、油菜、瓜菜和水稻种子的拌种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拌种剂主要是由从纯天然植物提取的安全无毒性药物和生物功能菌组成,该拌种剂用生物方法杀死和抑制种子自身所携带的病菌,预防土传病害侵染种子,以及驱赶鼠害、鸟害和地下害虫。并且本专利技术既符合环保、健康、持续发展理念,又要求达到高效、低毒、低残留、与环境相容的广谱性的农药,符合当今农药开发研究的方向,属于环境友好型的农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拌种剂的制法简单,原料成本低。该方法利用了辣根素和莨菪碱两种物质,莨菪碱是从中药天仙子、洋金花中分离的生物碱,属于低毒农药,无致畸作用。辣根素是从辣根等十字花科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无毒副作用。本方法制得的拌种剂拌种后在10℃-20℃范围内30分钟即可成膜,粘度适中,而且种子受药均匀,粘着在种子上的均匀性和牢固程度好,经拌种种子无论人工播种还是机械播种均不粘连。辣根素和莨菪碱两种物质所需要的提取物质丰富,在实际生产中价格低廉,且两种物质较为稳定。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拌种剂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拌种剂为微酸性,pH为5.9,有利于种子发芽和贮藏稳定。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拌种剂拌种后在10℃-20℃范围内30分钟即可成膜,粘度适中,而且种子受药均匀,粘着在种子上的均匀性和牢固程度好,经拌种种子无论人工播种还是机械播种均不粘连。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拌种剂经济方便,拌种剂紧贴种子表面,形成保护屏障,使周围害虫难以生存,并且药力集中包覆在种子周围,药效缓慢释放,利用效率高,且拌种后不需其他药剂就能达到很好的防治、保苗效果,确保苗齐、苗壮和幼苗的早期生长。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拌种剂对种子发芽率提高显著。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拌种剂生物活性高,本拌种剂对杀死和抑制种子自身所携带的病菌,预防土传病害侵染种子,以及驱赶鼠害、鸟害和地下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拌种剂增产效果显著。据公主岭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表明,本拌种剂在推广应用可保产增产,经过测试其中玉米增产10%以上,大豆增产16%以上,油菜增产6%以上,瓜菜增产10%以上,水稻增产6.6%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法实现的:它是将多种纯天然植物提取的安全无毒性药物和生物功能菌,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经过多次试验筛选,一种拌种剂,其配方以100公斤计是:辣根素0.3-0.7公斤,莨菪碱0.1-0.4公斤,枯草芽孢杆菌菌剂0.1-0.4公斤,鱼腥草(干品粉碎成粉末)6-10公斤,余量为黄腐酸钾。优选的所述拌种剂配方以100公斤计:辣根素0.4-0.6公斤,莨菪碱0.2-0.3公斤,枯草芽孢杆菌菌剂0.2-0.3公斤,鱼腥草7-9公斤,余量为黄腐酸钾。再优选所述拌种剂配方以100公斤计:辣根素0.5公斤,莨菪碱0.2公斤,枯草芽孢杆菌菌剂0.3公斤,鱼腥草8公斤,余量为黄腐酸钾。配方中:辣根素:是指从辣根等十字花科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在化学结构上都含有N=C=S活性基团的化合物,在常温下可以挥发的、外观似油状的液体。辣根素主要代谢产物为异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s简称ITCs)来抑制土传病虫害发生,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也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与多种有机化合物起反应,用于合成多种类型的含氮、氧、硫的化合物尤其是杂环化合物,应用生物农药、医药等有机合成产品的制备。利用其合成的杂环化合物大多数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在农药上用作杀虫剂、抗菌、除草剂等功能。莨菪碱:是从中药天仙子、洋金花中分离的生物碱。属于低毒农药,无致畸作用。田间药效证明:0.25%莨菪烷碱乳剂对多种害虫如:蚜虫、菜青虫、棉铃虫、黄刺蛾等具有较强的杀伤力,虫口减退率达90%以上,是全天然植物源杀虫剂天然植物保护液。鱼腥草含有挥发油、黄酮类等药用成分,鱼腥草中所含鱼腥草素、月桂醛、甲基正壬基酮、香乙烯及槲皮甙、蕺菜碱等挥发油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等功能。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进入土壤后,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枯草菌素、多粘菌素、短杆菌肤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对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繁殖和对植物根部的侵袭,减少植物的土传病害,预防多种害虫爆发。提高种子的出芽率和保苗率,预防种子自身的遗传病害,促进根系生长。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改良土壤,提高蓄水能力,提高地温,增强抗重茬能力。黄腐酸钾是一种从天然腐植酸中提取的短碳链分子结构物质,它具有高负载量及生理活性。应用于农业及园艺类行业,具有以下益处:螯合常量及微量营养物质使其更好地为植物利用;防治植物病害,增强抗涝性;激发植物微观生物活性;缓释肥料,改善化肥及农药利用;提高营养吸收,促进植物发芽生长;加速沉淀分解,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生物功能菌的生长和繁殖。实施例1称取辣根素0.3公斤,莨菪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拌种剂,其特征在于,其配方以100公斤计:辣根素0.3‑0.7公斤,莨菪碱0.1‑0.4公斤,枯草芽孢杆菌菌剂0.1‑0.4公斤,鱼腥草6‑10公斤,余量为黄腐酸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拌种剂,其特征在于,其配方以100公斤计:辣根素0.3-0.7公斤,莨菪碱0.1-0.4公斤,枯草芽孢杆菌菌剂0.1-0.4公斤,鱼腥草6-10公斤,余量为黄腐酸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拌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拌种剂配方以100公斤计:辣根素0.4-0.6公斤,莨菪碱0.2-0.3公斤,枯草芽孢杆菌菌剂0.2-0.3公斤,鱼腥草7-9公斤,余量为黄腐酸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拌种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博邹建国隋原魏琨刘国栋徐贺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利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