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虾偷死症生物防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虾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虾偷死症生物防控方法。
技术介绍
对虾偷死症,是指在近几年对虾养殖中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现象:平时在池塘边观察不到死亡对虾,对虾死亡前没有明显的发病前兆,发病时候沉入池底,难以观察,待大量死虾几日后浮到水面或冲到塘边,才能被发现,因而在近几年对虾养殖中危害较大。目前对虾偷死症在暴发阶段尚未有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只能在养殖过程中采取预防控制。生物防控技术是利用鱼类摄食病弱死虾特点,控制对虾病原传播,是新兴起的一个对虾病害控制技术热点,但目前的生物防控技术大多选择单一鱼类,只能对对虾发生病害某一生长阶段起到一定的防控作用,无法在整个对虾养殖过程中起到全面的防控作用。对虾偷死症成为近年来困扰对虾养殖发展的新的病症,如何的有效的清除池底死虾,阻断病原传播源,降低对虾养殖全程偷死症暴发风险,提高养殖成功率,成为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结合对虾偷死症发病特点以及对虾生态养殖特点,设计了一种适宜对虾养殖全过程的生物防控技术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水体氨氮含量,又能预防对虾偷死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虾偷死症生物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在虾苗期,同时投放梭鱼;待对虾长至5cm以上,投放矛尾刺虾虎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虾偷死症生物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在虾苗期,同时投放梭鱼;待对虾长至5cm以上,投放矛尾刺虾虎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虾偷死症生物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虾苗的规格为1.0-1.2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虾偷死症生物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梭鱼的规格为15~20尾/500g。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春蕾,叶海斌,许拉,樊英,于晓清,王晓璐,李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