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燕专利>正文

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325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菇房选择;(2)栽培原料包括;(3)菌种选择:选择质量高、春秋两节都能栽培的菌种;(4)接种(5)发菌:保持猴头菇的培养室内空气干燥,温度保持在22‑25摄氏度,通风良好,室内黑暗并有较弱的反射光,在这种环境下,经过25‑30d,菌丝就能长满菌袋;(6)出菇期的管理:出菇期必须经常喷水雾,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之间,出菇期间,室温以控制在18‑22摄氏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提高猴头菇的高产栽培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猴头菇属猴头菇科,猴头菇属食、药兼用的珍贵食用菌,是传统的山中珍品,其外形美观,营养丰富,风味鲜美。据文献记载,每100g干品中含有蛋白质26.3g、脂肪4.2g、碳水化合物44.9g、粗纤维6.4g、磷85.6mg、铁18mg、钙2mg,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和16种氨基酸,其中7种是人体所必需的。猴头菇富含的多糖和多肽类活性物质对治疗胃溃疡、胃炎等胃病有显著疗效;对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对菌类保健作用认识的不断提高,猴头菇必将成为一种极具开发价值和广阔前景的菇类珍品。可见,猴头菇的营养可以和燕窝相媲美。一般来说,猴头菇个头越大,品质越好。猴头菇是一种大型真菌,其生长周期短,从接种到采收大约50d左右。那么,如何利用蔬菜温室栽培猴头蘑菇,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是众多养殖户关心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和实际情况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菇房选择,菇房的周围需要有绿化带,并选取坐北朝南,有微弱的反射光,通风良好,并能保湿之处作为搭建菇房之所;(2)栽培原料包括:阔叶树木屑,玉米芯,米糠或者麸皮,糖,黄豆粉,尿素,石膏粉,黄豆粉,石膏粉,过磷酸钙,硫酸镁,磷酸二氢钾,枸杞叶中的一种或几种;(3)菌种选择:选择质量高、春秋两节都能栽培的菌种;(4)接种:接种前,首先对接种环境进行消毒,将接种室和接种箱清扫干净,然后将接种料运到接种室,用甲醛加清水加热熏蒸,接种时,要注意将菌种压实,使菌丝吃料均匀,发的更快,接种后,及时移入经过消毒的栽培室培养;(5)发菌:保持猴头菇的培养室内空气干燥,温度保持在22-25摄氏度,通风良好,室内黑暗并有较弱的反射光,在这种环境下,经过25-30d,菌丝就能长满菌袋;(6)出菇期的管理:出菇期必须经常喷水雾,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之间,出菇期间,室温以控制在18-22摄氏度。优选地,步骤(2)中栽培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阔叶树木屑72%、枸杞叶6%、麸皮20%、石膏粉1%、蔗糖1%。优选地,步骤(2)中栽培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玉米芯71%、枸杞叶7%、玉米粉20%、石膏粉1%、过磷酸钙1%。优选地,步骤(2)中栽培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阔叶树木屑67%,玉米粉20%,麸皮10%,枸杞叶2%、硫酸镁0.1%,磷酸二氢钾0.1%,石膏粉0.8%。优选地,步骤(2)中栽培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阔叶树木屑75%、米糠或者麸皮20%、枸杞叶2%、糖1%、黄豆粉0.5%、尿素0.5%、石膏粉1%。优选地,步骤(2)中栽培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玉米芯70%、麦麸20%、枸杞叶8%、石膏粉1%、蔗糖1%。优选地,步骤(2)与步骤(3)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21)栽培季节选择:春秋两季都可以栽培猴头菇,从9月底10月初,至第二年1月上中旬,为第一次栽培时间;1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为第二次栽培时间。优选地,步骤(21)中,在9月中旬,气温25-28摄氏度时接种,此时的气温最利于菌丝生长。优选地,步骤(4)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常压灭菌法,当锅内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火力要保持稳定,灭菌结束后,使其自然降温,等温度降到50摄氏度左右时,将袋从锅内取出;采用高压灭菌,国内蒸汽压力达到171.1pa压力,保持1.5-2.5h后让其自然降温;等到蒸汽压降至0时取出料袋,料袋冷却至35摄氏度时准备接种。优选地,步骤(6)之后还包括采收及采收后菌丝的培养:采收时,用手将子实体轻轻摘下,采后的菌袋铺上报纸,喷水使其保持湿润,利于菌丝的恢复;10-15d之后,第二潮菇出现。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提高猴头菇的高产栽培率,能够高产收获菇体完整、无伤痕残缺、且菇体干燥、不霉不烂、个头大小差不多、茸毛齐全的优质猴头菇,极大的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实施例1菇房的选取首先选择合适的温室做菇房,菇房的周围最好有绿化带,可以防止烟雾、净化空气。菇房选取坐北朝南,有微弱的反射光,通风良好,并能保湿。选好菇房的温室之后,需要将温室清扫干净,并用消毒剂清蒸消毒,温室的屋顶上加遮荫设施。猴头菇栽培室的大小以7-8m长,4m宽,2-3m高为宜,每个栽培室放2-3个培养架,每个培养架4-5层。在菇房的墙壁上,需要开设透气窗,窗户上需要安装铁丝纱窗,防止蚊虫进入菇房。并且菇房内还需要安装日光灯和排风机来调节光照和通风。菇房和菇床都很容易干扰杂菌和遭受虫害,因此,菇房内应该进行严格的消毒,打扫菇房,冲刷栽培架和地面,并将栽培架的竹片浸入2%的生石灰水中,36-72h后捞出,经过阳光暴晒后备用。用生石灰加上强碱溶于水后,涂刷菇房及床架,地面均匀撒上生石灰粉。培养料进菇房的前2d,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密闭熏蒸菇房14h以上,等到培养料进房后,在地面上薄薄撒一层石灰粉。栽培原料1、主料主料是猴头菇生产的主要生产来源,主要由阔叶树木屑,来源于桦树的木屑,是木材加工之后的副产品,阔叶树,木屑结构疏松,通气性好,是栽培猴头菇的上等原料;植物秸秆,玉米、高粱、水稻的植物秸秆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有利于菌丝生长。选取植物秸秆后,需要将植物秸秆进行碾压、发酵等预处理。玉米芯,玉米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唐和纤维,适合种植猴头菇;棉籽壳、木薯渣等。2、辅料栽培料中还需要添加麦麸、米糠、石膏(能补充猴头菇生长所需的硫、钙等营养元素,并能缓冲营养料中的有机酸,减少有机制的分解,此外,还可以使秸秆软化,并能改善培养料的蓄水性和通气性)、碳酸钙,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糖(便于在培养初期补充碳元素,便于被菌丝直接吸收利用,还能诱导纤维素酶的产生)等物质,将其作为营养料的辅助成分。培养料配方如下:配方一:阔叶树木屑72%、枸杞叶6%、麸皮20%、石膏粉1%、蔗糖1%。配方二:玉米芯71%、枸杞叶7%、玉米粉20%、石膏粉1%、过磷酸钙1%。配方三:阔叶树木屑67%,玉米粉20%,麸皮10%,枸杞叶2%、硫酸镁0.1%,磷酸二氢钾0.1%,石膏粉0.8%。配方四:阔叶树木屑75%、米糠或者麸皮20%、枸杞叶2%、糖1%、黄豆粉0.5%、尿素0.5%、石膏粉1%。配方五:玉米芯70%、麦麸20%、枸杞叶8%、石膏粉1%、蔗糖1%。值得说明的是,枸杞叶富含甜菜碱、芦丁以及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作为配料可提高猴头菇的优质栽培率。培养料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应用,使得培养料的配方的PH值达到5.0-5.5。培养料装袋一般采用人工或机械装袋,料要装的松紧适度,不宜过实。栽培季节春秋两季都可以栽培猴头菇,从9月底10月初,至第二年1月上中旬,为第一次栽培时间;1月中下旬及5月上中旬为第二次栽培时间。优选地,在9月中旬,气温25-28摄氏度时接种,此时的气温最利于菌丝生长,1个月后,当菌蕾形成时,气温下降到20摄氏度左右,此时,最适合子实体的生长。春季气温回升后开始接种,此时,温度适宜,有利于猴头菇的生长。由于猴头菇菌丝对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菇房选择,菇房的周围需要有绿化带,并选取坐北朝南,有微弱的反射光,通风良好,并能保湿之处作为搭建菇房之所;(2)栽培原料包括:阔叶树木屑,玉米芯,米糠或者麸皮,糖,黄豆粉,尿素,石膏粉,黄豆粉,石膏粉,过磷酸钙,硫酸镁,磷酸二氢钾,枸杞叶中的一种或几种;(3)菌种选择:选择质量高、春秋两节都能栽培的菌种;(4)接种:接种前,首先对接种环境进行消毒,将接种室和接种箱清扫干净,然后将接种料运到接种室,用甲醛加清水加热熏蒸,接种时,要注意将菌种压实,使菌丝吃料均匀,发的更快,接种后,及时移入经过消毒的栽培室培养;(5)发菌:保持猴头菇的培养室内空气干燥,温度保持在22‑25摄氏度,通风良好,室内黑暗并有较弱的反射光,在这种环境下,经过25‑30d,菌丝就能长满菌袋;(6)出菇期的管理:出菇期必须经常喷水雾,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之间,出菇期间,室温以控制在18‑22摄氏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菇房选择,菇房的周围需要有绿化带,并选取坐北朝南,有微弱的反射光,通风良好,并能保湿之处作为搭建菇房之所;(2)栽培原料包括:阔叶树木屑,玉米芯,米糠或者麸皮,糖,黄豆粉,尿素,石膏粉,黄豆粉,石膏粉,过磷酸钙,硫酸镁,磷酸二氢钾,枸杞叶中的一种或几种;(3)菌种选择:选择质量高、春秋两节都能栽培的菌种;(4)接种:接种前,首先对接种环境进行消毒,将接种室和接种箱清扫干净,然后将接种料运到接种室,用甲醛加清水加热熏蒸,接种时,要注意将菌种压实,使菌丝吃料均匀,发的更快,接种后,及时移入经过消毒的栽培室培养;(5)发菌:保持猴头菇的培养室内空气干燥,温度保持在22-25摄氏度,通风良好,室内黑暗并有较弱的反射光,在这种环境下,经过25-30d,菌丝就能长满菌袋;(6)出菇期的管理:出菇期必须经常喷水雾,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之间,出菇期间,室温以控制在18-22摄氏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栽培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阔叶树木屑72%、枸杞叶6%、麸皮20%、石膏粉1%、蔗糖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栽培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玉米芯71%、枸杞叶7%、玉米粉20%、石膏粉1%、过磷酸钙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栽培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阔叶树木屑67%,玉米粉20%,麸皮10%,枸杞叶2%、硫酸镁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燕
申请(专利权)人:林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