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利华专利>正文

一种改性煤沥青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3208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树脂化的,软化点在一定范围内可调整的改性煤沥青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改性煤沥青的原料选择:采用煤焦油,或煤焦油提取物蒽油、酚油、萘油,或<130℃软化点煤沥青中的一种,或上述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为原料。用酸调整pH值,与甲醛、三聚甲醛或多聚甲醛发生聚合反应,通过控制聚合反应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生产出软化点在一定范围内可调整,软化温度范围宽,可塑性大,具有线性树脂分子结构的改性煤沥青。其原料来源广泛,价格适宜;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少、易操作、占地面积小、成本低、产量高、见效快。该方法可人为控制产品性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产品质量优良,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
,涉及一种树脂化的,软化点在一定范围内可调整的改性煤沥青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煤沥青是煤焦油蒸馏提取馏分后的残留物,主要由C、H元素组成,C/H一般在18/1,煤沥青的化学组成非常复杂,现已查明的多种组成的共熔混合物有70余种,因此利用溶剂萃取的方法将煤沥青分成不同的物质群,即称谓α组分、β组分、γ组分,它表征煤沥青的一般特性。α组分单独加热时不软化熔融,以固态形式存在于煤沥青中,属难石墨化组分,但α组分可以提高煤沥青焦化时的残留碳量。β组分是煤沥青中起粘结作用的最主要成分,β组分的含量越高,煤沥青的粘结性好,结焦值越大,所生成的结构呈纤维状,具有较好的易石墨化性能。γ组分在煤沥青中起溶剂作用,对煤沥青具有很好的分散性、渗透性、施工性、使用性。对于现有普通中温煤沥青,由于γ组分含量比较高,相应软化点比较低,一般在65-95℃之间,煤沥青粘度降低对施工有力,方便了使用。但同时伴随β组分含量较低,会减少煤沥青结焦值和粘结强度,加热产生的煤沥青烟气量比较大,造成环境污染。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已开发出各种煤沥青的改质技术,系指煤沥青经热聚合处理,使一部分β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性煤沥青,其特征在于:制备改性煤沥青的原料选择:采用煤焦油,或煤焦油提取物蒽油、酚油、萘油,或<130℃软化点煤沥青中的一种,或上述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为原料,与甲醛、三聚甲醛或多聚甲醛发生化学反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利华李纯
申请(专利权)人:任利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