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盔中的转动开闭体的支撑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0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转动开闭体的支撑构造,是如在头盔中的挡板、或者护罩那样通过转动而开闭的部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遍及盔体侧和转动开闭体的转动开闭体的动作机构, 该动作机构是在盔体侧或者转动开闭体的任意一方上,形成多个用于控制转动开闭体的转动的圆弧部, 通过下述那样构成上述圆弧部,即,一体地连续设置各自圆弧中心不同的2个以上的多个圆弧,该圆弧内的至少1个在动作机构外具有圆弧中心,使包括该圆弧中心的各圆弧中心与在转动开闭体的开闭动作中的转动中心同心,使转动开闭体沿各圆弧的轨道转动, 使转动开闭体在该开闭动作途中,一边切换上述转动中心,一边沿上述各圆弧的轨道转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头盔中的转动开闭体的支撑构造
技术介绍
头盔中的转动开闭体,若是全护头盔,则是开闭更换头盔内充斥热气的换气孔的挡板,在全护头盔和喷气型头盔的情况下,则是保护戴用者的面部的护罩等。通常的转动开闭体的支撑构造,在其转动中的转动中心是单一的而被支撑,该开闭动作的转动轨迹描绘一定的弧度而进行开闭,若是这种支撑构造,则会使头盔设计的自由度变窄。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了作为上述转动开闭体的护罩的支撑构造,是在2个地方开设分离的圆弧孔,在这些圆弧孔上,分别在2个地方设置护罩的转动中心,在护罩的开闭动作中,转动中心依次切换的构造。(例如特许第2878262号公报( - 、[图1]、[图3]、[图4]))但是,为迅速除去充斥的雾气或热气,有必要增加外气的导入量,以提高头盔内的换气效率,作为其手段之一,可以考虑通过较大地形成换气孔来增加外气的导入量。但是,在全护头盔的颌骨部设置口部挡板的情况下,因为口部挡板的大小要与换气孔的大小相对应,所以若口部挡板为使上述转动中心作为单一的支撑形式,则例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根据口部挡板102的支撑位置,在口部挡板开启状态中,口部挡板102从颌骨防护部101表面向外侧较大地突出,有损害头盔的设计的可能性。因此,可以举出减小挡板在全开状态中的角度、使突出量减小例子,这样,即使扩大换气孔,也不会增加外气的导入量。相反,也可以考虑使口部挡板向头盔的内侧方向开闭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因为口部挡板向头盔的内侧较大地突出,也有必要在颌骨防护部的内侧确保口部挡板的空间,从在开闭中的操作性这一点来看,现实上不可采用。即,进行设定实现使外气的导入量增加和设计性及操作性得到满足的挡板的转动中心是十分困难的,这就是使头盔设计的自由度狭窄的主要原因。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通过将上述现有技术文献中所述的支撑构造、上述构成应用于口部挡板的开闭,以谋求扩大头盔设计自由度,确保头盔设计性,提高头盔内的换气效率以及操作性等。但是,因为口部挡板与护罩相比是极为小的东西,在将上述现有技术文献中所述的支撑构造,作为口部挡板的支撑构造而采用,不能确保构成该构造所必须的空间,在现实中极为困难。另外,在考虑护罩的转动的情况下,盔体本来是沿人的头的形状制作的,这是头盔设计上的理想,不是与护罩的转动相适应的盔体形状,至少应该实现与盔体形状相吻合的护罩的转动。然而,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通过在现有技术文献中所述的支撑构造,实现了该实用化,虽然基本上可以进行与盔体形状相吻合的护罩的开闭,但是该支撑构造因为在由2个圆弧和与此嵌合的轴所组成的动作机构内,圆弧的圆弧中心(护罩的转动中心)全部存在,所以关于用于达成与盔体形状相吻合的护罩的转动轨迹的动作机构的设定位置或圆弧部的设定位置、以及圆弧部的大小的设定等的设计自由度也只能在很窄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以在护罩或口部挡板等的转动开闭体中,实现增加外气的导入量,提高设计性以及操作性,扩大头盔设计的自由度等为课题,以提供解决这一课题的新型的转动开闭体的支撑构造为目的。本专利技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手段。该技术手段是在作为如在头盔中的挡板、或者护罩那样通过转动而开闭的部件的转动开闭体的支撑构造中,具有遍及盔体侧和转动开闭体的转动开闭体的动作机构,该动作机构是在盔体侧或者转动开闭体的任意一方上,形成多个用于控制转动开闭体的转动的圆弧部,通过下述那样构成上述圆弧部,即,一体地连续设置各自圆弧中心不同的2个以上的多个圆弧,该圆弧内的至少1个在动作机构外具有圆弧中心,使包括该圆弧中心的各圆弧中心与在转动开闭体的开闭动作中的转动中心同心,使转动开闭体沿各圆弧的轨道转动,使转动开闭体在该开闭动作途中,一边切换上述转动中心,一边沿上述各圆弧的轨道转动。(权利要求1)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口部挡板以及护罩的支撑构造的全护头盔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口部挡板的支撑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重要部位的扩大图。图4是表示打开状态的重要部位的扩大图。图5是表示开闭动作的行程图。图6是表示护罩的支撑构造的重要部位的扩大图。图7是表示开闭动作的行程图。图8是表示开闭动作的行程图。图9是表示各嵌合部的其他实施例。图10是表示各嵌合部的其他实施例。图11是表示第1嵌合部和第2嵌合部的其他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原有的支撑构造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原有的支撑构造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及图2表示全护头盔A,具有通过口部挡板1开闭的换气孔A2、和开闭正面的开口部A4的护罩4。最初,说明作为转动开闭体的口部挡板1。口部挡板1可旋转地支撑在贯通安装于在盔体B中的颌骨防护部A1上的口部挡板支撑部2上。口部挡板支撑部2具有通过口部挡板1开闭的换气孔3,固定在颌骨防护部A1上开口的贯通口A3,其表面与颌骨防护部A1的表面几乎为同面。口部挡板1的构成为,通过分别设置在口部挡板支撑部2左右上的第1导向轴S1和第2导向轴S2与形成于挡板本体11的左右的各自的圆弧部U嵌合而构成的动作机构,可转动地支撑于口部挡板支撑部2上。(参照图2-图4)在口部挡板1中的圆弧部U,将圆弧形的第1嵌合部U1和第2嵌合部U2及第3嵌合部一体连接设置,第1嵌合部U1和第3嵌合部U3的圆弧在动作机构外,有共通的中心点(以下称为第1中心点P1),第2嵌合部U2的圆弧在圆弧部U内(动作机构内),有中心点(以下称为第2中心点P2),口部挡板1的开闭动作是一边切换上述第1中心点P1和第2中心点,一边进行。(参照图5)另外,第1嵌合部U1至第3嵌合部U3,在一体形成于挡板本体11的左右的支撑板1L、1R上开孔。另外,第1导向轴S1和第2导向轴S2突出形成于一体形成的支撑板3L、3R上,该支撑板3L、3R在换气孔3的左右与上述支撑板1L、1R面对。以下,详述在口部挡板1的开闭动作中的转动中心的切换构造,如图5所示,第1嵌合部U1和第3嵌合部U3在从口部挡板1的闭合状态开始的打开动作中,最初以第1中心点P1为转动中心,描绘各自的不同径的弧C1、C2,在口部挡板1的打开动作途中,将转动中心从第1中心点P1向与第2导向轴S2同心的第2中心点P2切换,进一步,在第2嵌合部U2切换后的打开动作中,以第2中心点P2为转动中心,形成描绘弧C3的形状。第1嵌合部U1和第2嵌合部U2,在从第1中心点P1向第2中心点P2切换的位置连接设置。中心点切换的位置是在口部挡板1的转动途中,第1嵌合部U1的屈曲部分U11与第1导向轴S1接触,以第1中心点P1为转动中心的转动完成的位置,此时,第3嵌合部U3的终端部U31在与第2导向轴S2接触的位置。(参照图5(c))根据图5(a)-(e),说明根据这样的支撑构造的口部挡板1的开闭动作。首先,如图5(a)所示,在口部挡板1的全闭状态中,第1嵌合部U1的始端部U12与第1导向轴S1接触,第2导向轴S2位于第2嵌合部U2与第3嵌合部U3的交叉部位(第3嵌合部U3的始端部U32)。下面,若从全闭状态开始使口部挡板1进行打开动作,则如图5(b)所示,口部挡板1以第1中心点P1为转动中心,第1嵌合部U1和第3嵌合部U3被导入第1导向轴S1和第2导向轴S2,转动描绘出弧C1、C2。这样,口部挡板1在图5(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开闭体的支撑构造,是如在头盔中的挡板、或者护罩那样通过转动而开闭的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遍及盔体侧和转动开闭体的转动开闭体的动作机构,该动作机构是在盔体侧或者转动开闭体的任意一方上,形成多个用于控制转动开闭体的转动的圆弧部,通过下述那样构成上述圆弧部,即,一体地连续设置各自圆弧中心不同的2个以上的多个圆弧,该圆弧内的至少1个在动作机构外具有圆弧中心,使包括该圆弧中心的各圆弧中心与在转动开闭体的开闭动作中的转动中心同心,使转动开闭体沿各圆弧的轨道转动,使转动开闭体在该开闭动作途中,一边切换上述转动中心,一边沿上述各圆弧的轨道转动。2.一种转动开闭体的支撑构造,转动开闭体是口部挡板,其特征在于,遍及盔体侧和转动开闭体所具备的转动开闭体的动作机构,具有下述结构在盔体侧和开闭转动体的任意一方上备有圆弧部(U),在另一方上备有与圆弧部(U)可滑动嵌合的第1导向轴(S1)和第2导向轴(S2),通过这些圆弧部(U)和2个导向轴,联动控制转动开闭体的转动,使上述圆弧部(U)与在动作机构外具有圆弧中心的做成圆弧形状的第1嵌合部(U1)、和在动作机构内具有圆弧中心的做成圆弧形状的第2嵌合部(U2)、及上述第1嵌合部(U1)和圆弧中心共通的做成圆弧形状的第3嵌合部(U3)一体连续设置,通过使各圆弧中心与转动开闭体的转动中心同心、使转动开闭体沿各嵌合部的圆弧的轨道转动地构成,在转动开闭体的打开动作的最初,通过第1导向轴(S1)与第1嵌合部(U1)以及第2导向轴(S2)与第3嵌合部(U3)的联动,以两嵌合部所具有的共通的圆弧中心的第1中心点(P1)为转动中心,引导转动开闭体,在打开动作的途中,第1导向轴(S1)在到达第1嵌合部(U1)与第2嵌合部(U2)的连结点时,第2导向轴(S2)的中心在到达作为第2嵌合部(U2)所具有的圆弧中心的第2中心点(P2)的同时,转动开闭体的转动中心从上述第1中心点(P1)向第2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井理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新井安全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