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电站防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3014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站防雷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接闪器、升降杆、金属接地引杆和金属接地体,升降杆位于金属接地引杆空腔内,升降杆沿高度方向的中心线两侧开设有若干个销孔,升降杆外表面上还连接有一排齿条,金属接地引杆高度方向的中心线处开设有一个圆孔,金属接地引杆外表面离地面高度1m‑1.2m位置安装有一旋转齿轮,旋转齿轮与齿条啮合推动升降杆在金属接地引杆内上下移动,当金属接地引杆上的圆孔与升降杆上的销孔处于同一轴线时,采用销轴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光伏电站通用性的防雷装置,该防雷装置的高度可以通过手动进行调节,结构简单,能方便的更换和维修防雷装置上的接闪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电站防雷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电站防雷装置,属于光伏电站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国来看,常规能源都是很有限的。中国的一次能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大约只有世界总储量的10%。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相对的广泛性、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资源的充足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优点,在长期的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截至2015年底,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3.18GW,成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其中,光伏电站37.12GW,分布式6.06GW,年发电量392亿千瓦时,近五年,我国光伏装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2%,2015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15.13GW,占全球新增装机的四分之一以上,随着光伏电站大规模的投入,相关附属品也呈井喷式发展,目前光伏电站的防雷装置大多采用固定设置,防雷装置的高度不可调节,给维修和更换接闪器带来了非常大的不便利,另外不同的光伏电站对防雷装置高度要求不同,目前防雷装置大多是定制,生产成本较高,因此需对现有光伏电站防雷装置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光伏电站防雷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电站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接闪器(11)、升降杆(6)、金属接地引杆(5)和金属接地体(4),所述接闪器(11)固定在升降杆(6)的顶部,所述金属接地引杆(5)固定在金属接地体(4)的顶部,所述金属接地引杆(5)内部为圆柱形空腔结构,所述升降杆(6)位于金属接地引杆(5)空腔内,所述金属接地体(4)和金属接地引杆(5)的底部埋入地基中,所述升降杆(6)沿高度方向的中心线两侧开设有若干个销孔(8),所述升降杆(6)外表面上还连接有一排齿条(7),所述金属接地引杆(5)高度方向的中心线处开设有一个圆孔(10),金属接地引杆(5)外表面离地面(1)高度1m‑1.2m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电站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接闪器(11)、升降杆(6)、金属接地引杆(5)和金属接地体(4),所述接闪器(11)固定在升降杆(6)的顶部,所述金属接地引杆(5)固定在金属接地体(4)的顶部,所述金属接地引杆(5)内部为圆柱形空腔结构,所述升降杆(6)位于金属接地引杆(5)空腔内,所述金属接地体(4)和金属接地引杆(5)的底部埋入地基中,所述升降杆(6)沿高度方向的中心线两侧开设有若干个销孔(8),所述升降杆(6)外表面上还连接有一排齿条(7),所述金属接地引杆(5)高度方向的中心线处开设有一个圆孔(10),金属接地引杆(5)外表面离地面(1)高度1m-1.2m位置安装有一旋转齿轮(12),所述旋转齿轮(12)与齿条(7)啮合推动升降杆(6)在金属接地引杆(5)内上下移动,当金属接地引杆(5)上的圆孔与升降杆(6)上的销孔(8)处于同一轴线时,采用销轴(9)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包含位于上部分的回填土层(2)和位于下部分的降电阻剂层(3),所述金属接地体(4)全部没入降电阻剂层(3)中,金属接地引杆(5)底部埋入回填土层(2)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蓉刘瑞波温剑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