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耳压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012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线耳压接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和第三转动件,第一转动件包括圆柱形的本体、与本体固定连接的第一手柄和设置在本体上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上设有第一线槽;第二转动件包括转动圆环和与转动圆环固定连接的第二把手,本体上设有转轴,转动圆环套装在转轴上;第三转动件包括第三手柄,第三手柄通过销轴安装在第一手柄上,第三手柄延伸有压接固定轴,本体上设有与压接固定轴配合的限位孔,转动圆环延伸有连接部,连接部朝向压接固定轴延伸有压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耳压接器,实现线耳的标准化、规范化制造,有效避免了因现场工作人员技术参差不齐,造成的不必要的计量计算的失准等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耳压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装置接线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线耳压接器。
技术介绍
现场接入电流及电压互感器二次接线柱时,必须通过弯线耳的方式进行接入,现行使用工具为剥线钳结合普通尖嘴钳进行操作,即利用剥线钳剥离单芯线绝缘层,后再利用老虎钳或尖嘴钳进行弯接的形式进行弯接。由于操作不熟练,往往造成线耳半径过大,与接线柱端子不能合理接触,运行时间过长时,容易造成接线端子过热烧毁,或接触不良造成计量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线耳压接器,使得弯出的线耳能够标准化,规范化,效率化,确保电能计量装置安全稳定运行。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线耳压接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和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圆柱形的本体、与本体固定连接的第一手柄和设置在本体上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上设有第一线槽;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转动圆环和与转动圆环固定连接的第二把手,所述本体上设有转轴,所述转动圆环套装在转轴上;所述第三转动件包括第三手柄,所述第三手柄通过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手柄上,第三手柄向上延伸有压接固定轴,本体上设有与压接固定轴配合的限位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线耳压接器

【技术保护点】
线耳压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和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圆柱形的本体(11)、与本体(11)固定连接的第一手柄(12)和设置在本体(11)上的限位机构(13),所述限位机构(13)上设有第一线槽;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转动圆环(21)和与转动圆环(21)固定连接的第二把手(22),所述本体(11)上设有转轴,所述转动圆环(21)套装在转轴上;所述第三转动件包括第三手柄(31),所述第三手柄(31)通过销轴(32)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手柄(12)上,第三手柄(31)向上延伸有压接固定轴(33),本体(11)上设有与压接固定轴(33)配合的限位孔(14),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线耳压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和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圆柱形的本体(11)、与本体(11)固定连接的第一手柄(12)和设置在本体(11)上的限位机构(13),所述限位机构(13)上设有第一线槽;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转动圆环(21)和与转动圆环(21)固定连接的第二把手(22),所述本体(11)上设有转轴,所述转动圆环(21)套装在转轴上;所述第三转动件包括第三手柄(31),所述第三手柄(31)通过销轴(32)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手柄(12)上,第三手柄(31)向上延伸有压接固定轴(33),本体(11)上设有与压接固定轴(33)配合的限位孔(14),所述转动圆环(21)向上延伸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朝向压接固定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季彝邹建生余杰良李华霖蓝嘉俊梁键泉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