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触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730125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滑触线系统,包括若干可插接的滑触线本体和碳刷组,所述滑触线本体包括滑触线槽、导电装置、夹板、下框连接盒和锁板,所述滑触线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导电装置,所述导电装置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碳刷组,所述滑触线槽外壳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夹板和所述锁板,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下框连接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滑触线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插接不同数量的滑触线本体,更加灵活方便,具有实际推广意义;具有两组供电方式,供两台电梯上下运行而且互不干扰、互不影响,供电方式更加灵活,大大提高了供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触线系统
本技术属于滑触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滑触线系统。
技术介绍
滑触线系统是为移动设备(主要是电梯、起重机、行车、吊车等)提供供电的一种“特殊电线”。通过一个集电器与滑触线接触,使滑触线上的电源通过集电器提供给用电设备使用。传统的集电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滑动摩擦容易损坏,并且平衡性差,采用单个电极容易因电流过大而损毁,使用寿命短,稳定性差。现有的滑触线系统只能提供一组电源,当移动设备需要两组供电时,一般需要两组滑触线系统;当在不同环境中使用时,需要使用不同的滑触线系统,灵活度低,往往造成经济和人工成本的浪费,增加企业预算,同时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滑触线系统,以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灵活性强、使用寿命长、具有两组供电功能且互不干涉的滑触线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滑触线系统,包括若干可插接的滑触线本体和碳刷组,所述滑触线本体包括滑触线槽、导电装置、夹板、下框连接盒和锁板,所述滑触线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导电装置,所述导电装置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碳刷组,所述滑触线槽外壳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夹板和所述锁板,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下框连接盒。进一步的,所述滑触线槽为双槽位的滑触线槽,所述滑触线槽为中间设有隔离带的中心对称结构,所述滑触线槽的槽体内部设有十个导电槽,所述导电槽包括一号导电槽和二号导电槽,其中八个所述一号导电槽的位置两两相对,每个所述导电槽内均安装一个所述导电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导电装置包括一号铝槽、导电板、导电插板和二号铝槽,所述一号铝槽安装在所述一号导电槽内,所述一号铝槽的顶部安装所述导电板,槽内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导电插板固定连接;所述二号铝槽安装在所述二号导电槽内,所述二号铝槽的槽内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导电插板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插板延伸出所述滑触线槽靠近所述下框连接盒的一端。进一步的,所述碳刷组包括两个碳刷本体,两个所述碳刷本体分别安装在所述滑触线槽的两侧,所述碳刷本体包括集电器、碳刷盒和导轮,所述集电器的底部设有若干接线口,顶部设有若干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壁上安装防水胶圈,所述集电器的下方安装所述碳刷盒,所述碳刷盒的顶部设有若干穿线口,每个所述穿线口与一个所述接线口对接后与一个所述穿线孔组成线缆通道,所述碳刷盒内部安装若干碳刷,所述碳刷延伸出所述碳刷盒的壳体外部,所述碳刷盒的两端均安装大小不同的所述导轮,所述碳刷盒和所述导轮安装在所述滑触线槽内,并与所述导电装置滑动连接,所述集电器设有所述穿线孔的一端位于所述滑触线槽的外部。进一步的,所述集电器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条形的凸起,每个所述凸起将相邻的两个所述穿线孔隔离,两个所述凸起之间的间隙形成一条线缆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导轮包括中心轴、钢套和外胶套,所述中心轴的外壁镶嵌所述钢套,所述钢套的外壁套接所述外胶套,所述中心轴外表面的光洁度不大于1.6μm,所述钢套内壁的光洁度为不大于1.6μm。进一步的,所述下框连接盒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均设有若干插槽,所述上盖设有若干插接孔,所述下盖设有若干连接所述插接孔的插接柱。进一步的,所述滑触线槽、所述夹板、所述下框连接盒和所述锁板的材质均为聚醚醚酮树脂。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滑触线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滑触线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插接不同数量的滑触线本体,更加灵活方便,具有实际推广意义;具有两组供电方式,供两台电梯上下运行而且互不干扰、互不影响,供电方式更加灵活,大大提高了供电效率。(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滑触线系统,滑触线槽为双槽位的滑触线槽,避免使用两个单独的滑触线槽,更加节约制作材料和放置空间,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滑触线系统,穿线孔内壁上安装防水胶圈,用于防止外部雨水进入,同时能够防止外部灰尘进入,延长集电器的使用寿命。(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滑触线系统,穿线口、接线口与穿线孔组成的线缆通道,使线缆避免与滑触线系统中的零部件接触、避免线缆之间摩擦接触,方便线缆铺设,同时有效减少线缆的摩擦损坏,延长线缆使用寿命(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滑触线系统,滑触线槽、夹板、下框连接盒和锁板的材质均为聚醚醚酮树脂,使滑触线系统具有耐高温、阻燃、绝缘和超强的机械性能,能有效保证滑触线系统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使用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滑触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滑触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滑触线系统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滑触线本体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碳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导轮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导电装置的示意图一;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导电装置的示意图二;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下框连接盒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上盖的俯视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下盖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滑触线槽;11-导电槽;111-一号导电槽;112-二号导电槽;2-碳刷本体;21-集电器;211-穿线孔;22-碳刷盒;221-碳刷;23-导轮;231-中心轴;232-钢套;233-外胶套;3-导电装置;31-一号铝槽;32-导电板;33-导电插板;34-二号铝槽;4-夹板;5-下框连接盒;51-上盖;511-插接孔;52-下盖;521-插接柱;6-锁板;7-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滑触线系统,如图1至图11所示,包括若干可插接的滑触线本体和碳刷组,所述滑触线本体包括滑触线槽1、导电装置3、夹板4、下框连接盒5和锁板6,所述滑触线槽1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导电装置3,所述导电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滑触线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触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可插接的滑触线本体和碳刷组,所述滑触线本体包括滑触线槽(1)、导电装置(3)、夹板(4)、下框连接盒(5)和锁板(6),所述滑触线槽(1)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导电装置(3),所述导电装置(3)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碳刷组,所述滑触线槽(1)外壳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夹板(4)和所述锁板(6),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下框连接盒(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触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可插接的滑触线本体和碳刷组,所述滑触线本体包括滑触线槽(1)、导电装置(3)、夹板(4)、下框连接盒(5)和锁板(6),所述滑触线槽(1)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导电装置(3),所述导电装置(3)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碳刷组,所述滑触线槽(1)外壳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夹板(4)和所述锁板(6),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下框连接盒(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触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触线槽(1)为双槽位的滑触线槽,所述滑触线槽(1)为中间设有隔离带的中心对称结构,所述滑触线槽(1)的槽体内部设有十个导电槽(11),所述导电槽(11)包括一号导电槽(111)和二号导电槽(112),其中八个所述一号导电槽(111)的位置两两相对,每个所述导电槽(11)内均安装一个所述导电装置(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触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装置(3)包括一号铝槽(31)、导电板(32)、导电插板(33)和二号铝槽(34),所述一号铝槽(31)安装在所述一号导电槽(111)内,所述一号铝槽(31)的顶部安装所述导电板(32),槽内通过连接件(7)与所述导电插板(33)固定连接;所述二号铝槽(34)安装在所述二号导电槽(112)内,所述二号铝槽(34)的槽内通过连接件(7)与所述导电插板(33)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插板(33)延伸出所述滑触线槽(1)靠近所述下框连接盒(5)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触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组包括两个碳刷本体(2),两个所述碳刷本体(2)分别安装在所述滑触线槽(1)的两侧,所述碳刷本体(2)包括集电器(21)、碳刷盒(22)和导轮(23),所述集电器(21)的底部设有若干接线口,顶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凯韦文琼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