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触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730125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滑触线系统,包括若干可插接的滑触线本体和碳刷组,所述滑触线本体包括滑触线槽、导电装置、夹板、下框连接盒和锁板,所述滑触线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导电装置,所述导电装置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碳刷组,所述滑触线槽外壳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夹板和所述锁板,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下框连接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滑触线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插接不同数量的滑触线本体,更加灵活方便,具有实际推广意义;具有两组供电方式,供两台电梯上下运行而且互不干扰、互不影响,供电方式更加灵活,大大提高了供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触线系统
本技术属于滑触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滑触线系统。
技术介绍
滑触线系统是为移动设备(主要是电梯、起重机、行车、吊车等)提供供电的一种“特殊电线”。通过一个集电器与滑触线接触,使滑触线上的电源通过集电器提供给用电设备使用。传统的集电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滑动摩擦容易损坏,并且平衡性差,采用单个电极容易因电流过大而损毁,使用寿命短,稳定性差。现有的滑触线系统只能提供一组电源,当移动设备需要两组供电时,一般需要两组滑触线系统;当在不同环境中使用时,需要使用不同的滑触线系统,灵活度低,往往造成经济和人工成本的浪费,增加企业预算,同时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滑触线系统,以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灵活性强、使用寿命长、具有两组供电功能且互不干涉的滑触线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滑触线系统,包括若干可插接的滑触线本体和碳刷组,所述滑触线本体包括滑触线槽、导电装置、夹板、下框连接盒和锁板,所述滑触线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导电装置,所述导电装置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碳刷组,所述滑触线槽外壳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夹板和所述锁板,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滑触线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触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可插接的滑触线本体和碳刷组,所述滑触线本体包括滑触线槽(1)、导电装置(3)、夹板(4)、下框连接盒(5)和锁板(6),所述滑触线槽(1)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导电装置(3),所述导电装置(3)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碳刷组,所述滑触线槽(1)外壳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夹板(4)和所述锁板(6),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下框连接盒(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触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可插接的滑触线本体和碳刷组,所述滑触线本体包括滑触线槽(1)、导电装置(3)、夹板(4)、下框连接盒(5)和锁板(6),所述滑触线槽(1)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导电装置(3),所述导电装置(3)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碳刷组,所述滑触线槽(1)外壳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夹板(4)和所述锁板(6),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下框连接盒(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触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触线槽(1)为双槽位的滑触线槽,所述滑触线槽(1)为中间设有隔离带的中心对称结构,所述滑触线槽(1)的槽体内部设有十个导电槽(11),所述导电槽(11)包括一号导电槽(111)和二号导电槽(112),其中八个所述一号导电槽(111)的位置两两相对,每个所述导电槽(11)内均安装一个所述导电装置(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触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装置(3)包括一号铝槽(31)、导电板(32)、导电插板(33)和二号铝槽(34),所述一号铝槽(31)安装在所述一号导电槽(111)内,所述一号铝槽(31)的顶部安装所述导电板(32),槽内通过连接件(7)与所述导电插板(33)固定连接;所述二号铝槽(34)安装在所述二号导电槽(112)内,所述二号铝槽(34)的槽内通过连接件(7)与所述导电插板(33)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插板(33)延伸出所述滑触线槽(1)靠近所述下框连接盒(5)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触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组包括两个碳刷本体(2),两个所述碳刷本体(2)分别安装在所述滑触线槽(1)的两侧,所述碳刷本体(2)包括集电器(21)、碳刷盒(22)和导轮(23),所述集电器(21)的底部设有若干接线口,顶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凯韦文琼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