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箱铜排固定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996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箱连接设备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箱内部铜线的连接件,特别涉及一种电箱铜排固定连接器,通过设置可旋进的薄片将待连接的铜排挤压固定;主体结构包括主体、上薄片、下薄片、渐进螺丝、凸起、凸齿、咬合口、第一铜排、第二铜排、插口、插条、弹性弯折和薄片口;其设置的上薄片和渐进螺丝可以调节固定的紧密程度,且实现迅速无损的拆卸;其设置的下薄片形成弹性弯折可在固定时保护铜排并提供相对弹性的支撑力;其结构简单,原理可靠,用料节省,制备成本低,固定性好,导电效果好,应用环境友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箱铜排固定连接器
:本技术属于电箱连接设备制造
,涉及一种电箱内部铜线的连接件,特别涉及一种电箱铜排固定连接器,通过设置可旋进的薄片将待连接的铜排挤压固定。
技术介绍
:电箱内部的电路连接一般以固定的形式相互固定,特别是大型变压电箱内部的线材多为宽厚的铜排,在其上负载的电流很大,铜排与铜排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紧密程度要求很高,其电阻往往很大,消耗的能量较高,如果产生摩擦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会烧毁电箱引起火灾;同时在断开铜排之间的连接时,现有的连接方式在拆卸时不够迅速且会给铜排带来一定的破坏。因此,寻求设计可以安全固定的一种电箱铜排固定连接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电箱铜排固定连接器,通过设置可旋进的薄片将待连接的铜排挤压固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涉及的电箱铜排固定连接器的主体结构包括主体、上薄片、下薄片、渐进螺丝、弹性弯折、凸齿、咬合口、第一铜排、第二铜排、插口、插条、弹性弯折和薄片口;一体成型的钢制方形结构的主体顶面封闭,两侧面和底面开口;上薄片弯折成三面,主体的顶面左右两侧开有两个薄片口,上薄片放置在主体的内部由下至上插入薄片口中,上薄片的两侧面之间具有向外的张力,以便在不受外力时相对固定在主体上;主体的顶面中间开有孔,以便渐进螺丝穿过并进入主体的内部抵住上薄片的底面,上薄片在渐进螺丝的带动下载薄片口中向下运动;主体的中下部内凹形成咬合口以便放入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咬合口的下沿两侧固定设置有多个凸齿,以便增加摩擦力;钢片结构的下薄片从主体的后侧面下端依次弯向底面,又从底面弯向主体的上侧面,并向咬合口内侧弯折形成弹性弯折,弹性弯折略高于咬合口下沿;主体的前后面底部两侧边沿均开有插口,与对应设置在下薄片的插条连接,以便固定下薄片;上薄片的左右两侧面的长度大于主体顶面与咬合口的上沿之间的距离,且小于主体顶面与咬合口下沿之间的距离;旋转渐进螺丝带动上薄片向下运动将待连接的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压紧,弹性弯折抵住第二铜排,直至固定牢固。本技术使用时,将咬合口卡入待连接的第一铜排后插入待连接的第二铜,然后拧紧渐进螺丝将其最终固定连接;本技术涉及的固定器所有部件均为金属制结构,导电性良好;连接后的铜排之间电阻较小。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设置的上薄片和渐进螺丝可以调节固定的紧密程度,且实现迅速无损的拆卸;其设置的下薄片形成弹性弯折可在固定时保护铜排并提供相对弹性的支撑力;其结构简单,原理可靠,用料节省,制备成本低,固定性好,导电效果好,应用环境友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后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涉及的电箱铜排固定器的主体结构包括主体1、上薄片2、下薄片3、渐进螺丝4、弹性弯折5、凸齿6、咬合口7、第一铜排8、第二铜排9、插口10、插条11、弹性弯折12和薄片口12;一体成型的钢制方形结构的主体1顶面封闭,两侧面和底面开口;上薄片2弯折成三面,主体1的顶面左右两侧开有两个薄片口12,上薄片2放置在主体1的内部由下至上插入薄片口12中,上薄片2的两侧面之间具有向外的张力,以便在不受外力时相对固定在主体1上;主体1的顶面中间开有孔,以便渐进螺丝4穿过并进入主体1的内部抵住上薄片2的底面,上薄片2在渐进螺丝4的带动下载薄片口12中向下运动;主体1的中下部内凹形成咬合口7以便放入第一铜排8和第二铜排9,咬合口7的下沿两侧固定设置有多个凸齿6,以便增加摩擦力;钢片结构的下薄片3从主体1的后侧面下端依次弯向底面,又从底面弯向主体1的上侧面,并向咬合口7内侧弯折形成弹性弯折12,弹性弯折12略高于咬合口7下沿;主体1的前后面底部两侧边沿均开有插口10,与对应设置在下薄片3的插条11连接,以便固定下薄片3;上薄片2的左右两侧面的长度大于主体1顶面与咬合口7的上沿之间的距离,且小于主体1顶面与咬合口7下沿之间的距离;旋转渐进螺丝4带动上薄片2向下运动将待连接的第一铜排8和第二铜排9压紧,弹性弯折12抵住第二铜排9,直至固定牢固。本实施例使用时,将咬合口7卡入待连接的第一铜排8后插入待连接的第二铜排9,然后拧紧渐进螺丝4将其最终固定连接;本实施例设计的固定器所有部件均为金属制结构,导电性良好;连接后的铜排之间电阻较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箱铜排固定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箱铜排固定连接器的主体结构包括主体、上薄片、下薄片、渐进螺丝、弹性弯折、凸齿、咬合口、第一铜排、第二铜排、插口、插条和薄片口;一体成型的钢制方形结构的主体顶面封闭,两侧面和底面开口;上薄片弯折成三面,主体的顶面左右两侧开有两个薄片口,上薄片放置在主体的内部由下至上插入薄片口中,上薄片的两侧面之间具有向外的张力,以便在不受外力时相对固定在主体上;主体的顶面中间开有孔,以便渐进螺丝穿过并进入主体的内部抵住上薄片的底面,上薄片在渐进螺丝的带动下在薄片口中向下运动;主体的中下部内凹形成咬合口以便放入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咬合口的下沿两侧固定设置有多个凸齿,以便增加摩擦力;钢片结构的下薄片从主体的后侧面下端依次弯向底面,又从底面弯向主体的上侧面,并向咬合口内侧弯折形成弹性弯折,弹性弯折略高于咬合口下沿;主体的前后面底部两侧边沿均开有插口,与对应设置在下薄片的插条连接,以便固定下薄片;上薄片的左右两侧面的长度大于主体顶面与咬合口的上沿之间的距离,且小于主体顶面与咬合口下沿之间的距离;旋转渐进螺丝带动上薄片向下运动将待连接的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压紧,弹性弯折抵住第二铜排,直至固定牢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箱铜排固定连接器的主体结构包括主体、上薄片、下薄片、渐进螺丝、弹性弯折、凸齿、咬合口、第一铜排、第二铜排、插口、插条和薄片口;一体成型的钢制方形结构的主体顶面封闭,两侧面和底面开口;上薄片弯折成三面,主体的顶面左右两侧开有两个薄片口,上薄片放置在主体的内部由下至上插入薄片口中,上薄片的两侧面之间具有向外的张力,以便在不受外力时相对固定在主体上;主体的顶面中间开有孔,以便渐进螺丝穿过并进入主体的内部抵住上薄片的底面,上薄片在渐进螺丝的带动下在薄片口中向下运动;主体的中下部内凹形成咬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润玉石云鹏马文静蔡冬迟庆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澄知识产权事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