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布线短路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845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B布线短路测试仪,包括正表笔和负表笔,还包括可调直流恒流源电路、差分比例运算电路、数据转换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三极管驱动电路和蜂鸣器,所述可调直流恒流源电路与负表笔连接,所述正表笔连接有电源,所述正表笔和负表笔均与差分比例运算电路连接,所述差分比例运算电路与数据转换电路连接,所述数据转换电路与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与三极管驱动电路连接,所述三极管驱动电路与蜂鸣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PCB布线短路测试,采用了新的电路对其进行测量,同时可根据离短路点距离大小进行不同强度声响,方便实用,电路也相对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B布线短路测试仪
本技术涉及短路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B布线短路测试仪。
技术介绍
信号检测应用在生活的很多方面,每天各种电子产品或设备都在进行着这样或那样的信号检测,其中包括模拟信号,也有数字信号.印刷电路板(PCB)在是电子产品的基础,所有电子产品都是建立在其之上,PCB板的出厂以及后期维修均需要各种检测,通常很多问题均是由于元器件的击穿等造成,需要检查短路问题。PCB短路测试的仪器市场上也有,例如最常用的万用表,通过万用表的二极管档可以测试短路,当然也有短路测试仪相应产品,也可以对短路进行检测,它们测试的原理基本相同,基本都是运用电阻对比的方法,当电阻小于某个电阻临界值时,认为电路或该支路短路,同时蜂鸣器鸣叫,进行提醒,但是现有技术只能通过蜂鸣器鸣叫进行测试是否短路,不能根据与短路点距离不同进行智能鸣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PCB布线短路测试仪,本PCB布线短路测试仪实现了PCB布线短路测试,采用了新的电路对其进行测量,同时可根据离短路点距离大小进行不同强度声响,方便实用,电路也相对简单。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PCB布线短路测试仪,包括正表笔和负表笔,还包括可调直流恒流源电路、差分比例运算电路、数据转换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三极管驱动电路和蜂鸣器,所述可调直流恒流源电路与负表笔连接,所述正表笔连接有电源,所述正表笔和负表笔均与差分比例运算电路连接,所述差分比例运算电路与数据转换电路连接,所述数据转换电路与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与三极管驱动电路连接,所述三极管驱动电路与蜂鸣器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可调直流恒流源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LM358、电压基准源TL431、三极管TIP4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可调电阻VR1,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有电源,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LM358的5脚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LM358的5脚分别与可调电阻VR1的一端和电压基准源TL431的1脚连接,所述可调电阻VR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和电压基准源TL431的3脚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压基准源TL431的2脚均连接有地线,所述运算放大器LM358的7脚与三极管TIP41的基级连接,所述三极管TIP41的发射极和运算放大器LM358的6脚均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和运算放大器LM358的4脚均连接有地线,所述运算放大器LM358的8脚连接有电源,所述三极管TIP41的集电极与负表笔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差分比例运算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运算放大器NE5532,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负表笔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E5532的2脚连接,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正表笔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NE5532的3脚和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有地线,所述运算放大器NE5532的正负电源引脚均与相应的电源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NE5532的1脚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和运算放大器NE5532的2脚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NE5532的1脚与数据转换电路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振荡电路、复位电路和单片机,所述振荡电路和复位电路均与单片机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数据转换电路采用10位串行模数转换芯片AD78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三极管驱动电路采用三极管S9013。本技术的可调直流恒流源电路通过可调电阻设置可提供不同恒流值,恒流输出流过PCB待测布线,通过差分比例运算电路通过正负表笔取出PCB待测布线电压值,该电压值通过差分比例运算电路放大到5V以内,数据转换电路根据差分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出进行模拟量向数字量的转化并提供给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根据得到的数字量大小从相应I/O口输出PWM信号,通过该信号作为三极管驱动电路的输入,驱动蜂鸣器并通过不同脉宽控制蜂鸣器响声大小,离短路点越近,蜂鸣器越响。因此本技术实现了PCB布线短路测试,采用了新的电路对其进行测量,同时可根据离短路点距离大小进行不同强度声响,方便实用,电路也相对简单,通过本技术可判断短路点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可调直流恒流源电路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差分比例运算电路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图1至图3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一种PCB布线短路测试仪,包括正表笔和负表笔,还包括可调直流恒流源电路、差分比例运算电路、数据转换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三极管驱动电路和蜂鸣器,所述可调直流恒流源电路与负表笔连接,所述正表笔连接有电源,所述正表笔和负表笔均与差分比例运算电路连接,所述差分比例运算电路与数据转换电路连接,所述数据转换电路与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单片机最小系统与三极管驱动电路连接,三极管驱动电路与蜂鸣器连接。可调直流恒流源电路通过可调电阻设置可提供不同恒流值,恒流流过PCB待测布线,差分比例运算电路将PCB待测布线的两端的电压作为输入,通过正负表笔和差分比例运算电路取出PCB待测布线的电压值,该电压值通过差分比例运算电路放大到5V以内,数据转换电路根据差分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出进行模拟量向数字量的转化并提供给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根据得到的数字量大小从相应I/O口输出PWM信号,通过该信号作为三极管驱动电路的输入,三极管驱动电路驱动蜂鸣器并通过不同PWM脉宽控制蜂鸣器响声大小,离短路点越近,蜂鸣器越响。因此本技术可根据单片机最小系统输出的PWM脉宽不同,蜂鸣器发声强度不同,而蜂鸣器发声强度不同由PCB待测布线上的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本技术实现了PCB布线的短路测试,采用了新的电路对其进行测量,同时可根据离短路点距离大小(即PCB待测布线两端的电阻不同)进行不同强度声响,方便实用,电路也相对简单。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可调直流恒流源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LM358、电压基准源TL431、三极管TIP4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可调电阻VR1,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有电源,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LM358的5脚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LM358的5脚分别与可调电阻VR1的一端和电压基准源TL431的1脚连接,所述可调电阻VR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和电压基准源TL431的3脚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压基准源TL431的2脚均连接有地线,所述运算放大器LM358的7脚与三极管TIP41的基级连接,所述三极管TIP41的发射极和运算放大器LM358的6脚均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和运算放大器LM358的4脚均连接有地线,所述运算放大器LM358的8脚连接有电源,所述三极管TIP41的集电极与负表笔连接。可调直流恒流源电路采用单电源运算放大器LM358和中功率三极管TIP41构成,运放引入负反馈,通过设置同相输入端电压即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PCB布线短路测试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PCB布线短路测试仪,包括正表笔和负表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调直流恒流源电路、差分比例运算电路、数据转换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三极管驱动电路和蜂鸣器,所述可调直流恒流源电路与负表笔连接,所述正表笔连接有电源,所述正表笔和负表笔均与差分比例运算电路连接,所述差分比例运算电路与数据转换电路连接,所述数据转换电路与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与三极管驱动电路连接,所述三极管驱动电路与蜂鸣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布线短路测试仪,包括正表笔和负表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调直流恒流源电路、差分比例运算电路、数据转换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三极管驱动电路和蜂鸣器,所述可调直流恒流源电路与负表笔连接,所述正表笔连接有电源,所述正表笔和负表笔均与差分比例运算电路连接,所述差分比例运算电路与数据转换电路连接,所述数据转换电路与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与三极管驱动电路连接,所述三极管驱动电路与蜂鸣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布线短路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直流恒流源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LM358、电压基准源TL431、三极管TIP4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可调电阻VR1,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有电源,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LM358的5脚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LM358的5脚分别与可调电阻VR1的一端和电压基准源TL431的1脚连接,所述可调电阻VR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和电压基准源TL431的3脚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压基准源TL431的2脚均连接有地线,所述运算放大器LM358的7脚与三极管TIP41的基级连接,所述三极管TIP41的发射极和运算放大器LM358的6脚均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和运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