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明清专利>正文

用植物秸秆生产液化燃气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2803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植物秸秆生产液化燃气的方法,是将植物秸秆320kg装入到气化炉中在缺氧条件下燃烧,烟气进入净化器Ⅰ中,通过10-15%NaOH溶液净化后的气体进入净化器Ⅱ,加入900-1000g70-90%乙醇,溶解CO,排出废气,含CO乙醇通过管路输送到混合液分离器内,并加热,排出N等不溶气体,分离出CO可燃气体过滤后送入储罐,压力10-15Mpa,温度40-60℃,然后用压缩机将CO液化送入液化气钢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利用植物秸秆等有机物,规模化、工厂化生产液化气,可作为商品供应城乡需要,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用农作物废弃物生产液化燃气的新举措,是一种利用植物秸秆、农作物果食的壳、糠等生产高热值、可罐装液化燃气的新方法。(二)技术背景我国的热能源主要依赖于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煤,其次是使用太阳能和电能,在农村主要还用柴禾、植物资源作为热能源,而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假使按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不加节制或废料利用,那么,地球上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煤这三种能源能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了。四五十年,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来看,实在是非常非常的短暂。人们已经认识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严重性。目前在农村利用作物秸秆和杂草生产沼气,可供家庭和小型企业使用,自产自用。由于个体家庭生产的沼气没有液化,因此不能作为商品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利用作物秸秆、谷壳、谷糠和杂草生产液化燃气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下述步骤一、原料稻草、稻壳、秸秆、谷壳、谷糠、杂草类、农作物废弃有机物等。二、粉碎粉碎秸秆大型物料,进行整理,挤压成块状,以利于物料焚烧和产气。三、主要设备有气化炉、净化器和混合液蒸发器等。四、制气步骤1、取原料300-350kg投入到气化炉中,约占气化室容积的70-80%,为防止死炉,加入助燃剂固体粉状乙醇,每炉3-5Kg;均匀混拌物料中即可。气化炉内在缺氧的条件下燃烧,主要反应副反应(当O2过量时)气化炉内温度为700-900℃,是将固体燃料转化为含有CO、H2、CH4等可燃气体和CO2、N2、NO、NO2等非可燃气体的过程。气化炉内外层之间设有管状热水加热器,将气化炉产生的多余热量供给混合液蒸发器,以作燃气分离之用。2、净化。气化炉产生的烟气进入净化器I,并用碱液洗涤。净化器I工作温度在40-50℃,压力1个大气压。碱液从净化器的洗液入口加入,碱液浓度为10-15%,加入400-450kg,清洗除去酸性气体,其反应为NO或N2O吸收反应有酸碱中和,也有歧化和逆歧化反应歧化逆歧化气体之间也有转化经过净化器I净化后的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净化器II,净化器II由溶解室和蒸发室组成。在净化器II内加入70-90%的乙醇溶液用来溶解CO,加入量为900-1000kg,净化器II内反应温度为50-60℃,常压下进行操作,溶解有CO的液体,进入混合液分离器,除去中性气体N2,将CO与N2等不溶气体分离,含CO乙醇液从溶液出口流出,经管路进入混合液分离器,溶液蒸发分离,并排出废气。可燃气体经过滤后进入气体储存罐,压力为10-15.0Mpa,温度为40-60℃。3、压缩液化CO的临界点-139℃,压力3.5Mpa;液态CO在-170℃时的蒸汽压为0.5Mpa,可压缩至液化气钢瓶内使用。压缩机为定型设备,采用湖南省米兰特种压缩机产品;输送设备YQ5-1/8.0液化气输送泵等。加入助燃剂助燃剂是甲醇∶乙醇∶乙醚按2-3∶6-7∶1-2比例配制而成;助燃剂作用是提供氢、碳、氧,有助液化。燃气混合液的性质助燃剂与CO的性质及其纯度是提高燃气燃烧值的关键。系统安全性无漏气,无明火,有气体安全检查、监控、防毒、防燃烧和防爆炸监督控制系统。罐装安全检查装置装罐采用GC-20(10×2)型气体充装台;液化气罐需经安全检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利用植物秸秆等有机物,规模化、工厂化生产液化气,可作为商品供应城乡需要,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净化器I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净化器II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混合液分离器结构示意图。图4是液体储存罐结构示意图。图5是气化炉结构示意图。图6为液化燃气生产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原料制备和液化燃气制备。原料选用植物秸秆、谷壳、谷糠等,对秸秆进行粉碎,压成块状。制液化燃气包括下述步骤1、取制备好的原料320kg,从气化炉的进料口1加入到气化炉的气化室10内。约占气化室10容积的70-80%,为防止死炉,在原料中加入固体粉状乙醇4kg,搅拌均匀。气化室10内的原料在缺氧条件下燃烧,生成的烟气从气化炉的出气口3输出。2、净化。从气化炉出气口3输出的烟气经管路从净化器I的进气口12进入净化器I内。从净化器I的洗液入口14加入10-15%的NaOH碱液400-450kg。要求碱液的液面13高于进气口12。工作温度为40-50℃,压力为1个大气压。利用10-15%碱(NaOH)液溶液除去CO2、H2S、NO、H2O(g)等气体,并加以利用生产新的相应盐。净化后气体从净化器I的气体出口15输出经管路从净化气II的进气口19进入净化器II。从净化器II的洗液入口18加入70-90%乙醇900-1000g,乙醇液面21高于进气口19。净化器II内反应温度50-60℃,常压入工作,用乙醇溶液溶解CO,废气从净化器II的废气出口22排出。含CO乙醇溶液从净化器II的溶液出口20输出。3、制气。从净化器II输出的液体经管路从混合液分离器的液体入口24进入混合液分离器内,液面27距混合液分离器壳体上端为20-30cm,如果液面低于该值可从混合液分离器的补液口23加入70-90%乙醇溶液使之达到上述幅值。从废气排出口25排出N等不溶气体。将混合液分离器内液体加热(由于气化炉设置的热水管9内的水被加热,热水经管路进入混合液分离器内设置的热水管,构成回路,通过泵进行循环。混合液分离器内设置的热水管的热水使炉内液体加热),使CO等可燃气体分离,并从净化气体出口26输出,经过滤后送入气体储存罐III,压力10-15Mpa,温度40-60℃。4、压缩液化。采用压缩机将过滤后的CO液化,并送入液化气钢瓶。气化炉结构外部构型外径2000-2200mm;高3500-4500mm;上部设有装料箱2,装料箱有进料口1,料箱低部设有封盖,以控制进料,并有防止漏气功能;底部设有排灰渣口6,用风力设备输送到库房内。气化炉材质铁合金板,厚20-30mm;内部结构内部分为气化室10和灰渣室7两室,气化室为圆台形,上部内直径1800-2000mm;下部内直径1400-1600mm;高为3000-4000mm;气化室底部设有可翻动的倾斜角为15-20度的炉箅子8,炉箅子内直径1395-1595mm,厚40-50mm,炉箅子上有内径50-60mm均匀分布的箅孔;炉箅子以下为圆柱形灰渣室,直径1800-2000mm;高为500mm;并设有点火口;内外层之间装有热水管9,以供蒸发器加热需要;气化炉中上部设有出气口3。在炉体侧壁上设置有视镜4和风口5,在炉体内设有透气栅板11。净化器I的结构材质铁合金板,厚20-30mm;下部为洗液室;上部为蓄气室;洗液室长1500-1800mm;宽500-800mm;高800-1000mm;蓄气室圆柱型,长1500-1800mm;直径800-1000mm;净化器I有带液封管16的进气口12和气体出口15。在净化器I上盖上有洗液入口14,底部有废液出口17。净化器II结构净化器II的结构由溶解室和蒸发室组成,材质铁合金板,厚20-30mm;溶解室的直径900mm-1000mm;高3000mm-4500mm(排除杂气);蒸发室内液体加热(热量来自气化炉),直径900mm-1000mm;高3000mm-450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植物秸秆生产液化燃气的方法,包括原料制备和液化燃气制备;原料包括植物秸秆、谷壳、谷糠,对秸秆进行粉碎,压成块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化燃气制备气包括下述步骤:A、取制备好的原料300-350kg,从气化炉的进料口(1)加入到气化炉的 气化室(10)内,约占气化室(10)容积的70-80%,为防止死炉,在原料中加入固体粉状乙醇3-5kg,搅拌均匀,气化室(10)内的原料在缺氧条件下燃烧,生成的烟气从气化炉的出气口(3)输出;B、净化,从气化炉出气口(3)输出的烟气 经管路从净化器(Ⅰ)的进气口(12)进入净化器(Ⅰ)内,从净化器(Ⅰ)的洗液入口(14)加入10-15%的NaOH碱液400-450kg,要求碱液的液面(13)高于进气口(12),工作温度为40-50℃,压力为一个大气压,利用10-15%的NaOH溶液除去CO↓[2]、H↓[2]S、NO、H↓[2]O(g)气体,净化后气体从净化器(Ⅰ)的气体出口(15)输出经管路从净化气(Ⅱ)的进气口(19)进入净化器(Ⅱ),从净化器(Ⅱ)的洗液入口(18)加入70-90%乙醇900-1000g,乙醇液面(21)高于进气口(19),净化器(Ⅱ)内反应温度50-60℃,常压入工作,用乙醇溶液溶解CO,废气从净化器(Ⅱ)的废气出口(22)排出,含CO乙醇溶液从净化器(Ⅱ)的溶液出口(20)输出;C、制气,从净化器(Ⅱ)输出 的液体经管路从混合液分离器的液体入口(24)进入混合液分离器内,液面(27)距混合液分离器壳体上端为20-30cm,如果液面低于该值可从混合液分离器的补液口(23)加入70-90%乙醇溶液使之达到上述幅值,从废气排出口(25)排出N不溶气体,将混合液分离器内液体加热,使CO可燃气体分离,并从净化气体出口(26)输出,经过滤后送入气体储存罐(Ⅲ),压力10-15Mpa,温度40-60℃;D、压缩液化,采用压缩机将过滤后的CO液化,并送入液化气钢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清杨月颖
申请(专利权)人:王明清杨月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