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弹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2796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弹试验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侧设置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一侧设置有录像装置,录像装置固定在支架上端,支架下端固定在底座上侧,支撑框架为矩形框架,包括框架下梁,与框架下梁平行设置的框架上梁,以及分别设置在框架下梁与框架上梁两端,两个框架支柱之间设置有两个水平加荷板,且水平加荷板上端与框架上梁垂直连接,下端与框架下梁垂直连接,两个水平加荷板之间设置有竖向加荷板,竖向加荷板能够沿水平加荷板上下移动,水平加荷板与水平加力装置的一端连接,水平加力装置的另一端与框架支柱连接,竖向加荷板与竖向加力结构的一端连接,竖向加力装置的另一端与框架上梁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弹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弹试验三方向均布力加载装置,特别涉及平面光弹试验中面力模拟地应力的加载。
技术介绍
光测弹性学方法(photoelasticity),简称光弹性法,是将光学和力学紧密结合进行应力分析的一种试验技术,采用具有双折射性能的透明材料制作出和被研究对象形状几何相似的模型,并使模型受力情况与被研究对象的荷载相似,将受力后的模型置于偏振光场之中,即可以显示所形成的与应力场有关的干涉条纹图像,形成的这些条纹图像与模型内部各点的应力及受力模型的边界有关,根据光弹性原理,便可以求出模型的内部和表面的各点应力方向、大小。光弹性法从1816年布儒斯特(DevidBrewster)发现透明非晶体材料的人工双折射现象算起,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随着经济的发展,光弹性法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实验技术,广泛用于机械设计、水利工程建筑、桥梁工程、房屋建造等许多领域,在建立设计准则、提高工程可靠性,减轻重量、降低成本等方面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光弹性技术仍在不断发展,用它来研究工程结构的热应力、动态应力、弹塑性应力等问题,都已取得成效,光弹性法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为该领域提供了一种迅速、准确,经济、有效的应力分析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直观性强,可以得到全场信息。通过光弹试验,可以直接测定那些形状及受力复杂的构件的应力,不仅可以准确的分析平面问题,而且能够有效解决三维问题,同时也能迅速、准确地找到应力集中部位,确定构件的应力集中系数,为优化结构设计,提高结构性能提供试验依据。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广度和强度的不断增加,深部高应力巷道围岩变形增大,支护成本成倍增加。深部巷道大变形的稳定及控制,已成为深部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难题之一。根据工程经验总结出的现代支护理念认为:巷道的稳定性控制应适当允许围岩变形,并充分提高和发挥围岩自身承载力,与支护结构共同形成互相协调、互相作用的支承系统;该支护理念已被广泛接受,并提出了一次支护(锚杆+喷层)-可缩层(泡沫塑料等可缩材料)-二次支护(钢筋混凝土结构层、锚索、注浆、U型钢、W钢带等)等支护结构形式,对于解决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问题具有较明显的效果。对于这种复合支护体系中各结构单元或部分组合单元的作用,国内外做过大量的物理、数值和理论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对这种复合支护体系整体耦合作用进行研究。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带底拱巷道断面的平面光弹模型来研究巷道的平面应变问题,并设计光弹试验所需的三方向力加载装置,实现了对较大平面光弹模型外围进行均布力加载,达到模拟地应力的目的,已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弹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弹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设置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一侧设置有录像装置,所述录像装置固定在支架上端,支架下端固定在底座上侧,所述支撑框架为矩形框架,包括框架下梁,与框架下梁平行设置的框架上梁,以及分别设置在框架下梁与框架上梁两端,且与框架下梁与框架上梁垂直固定连接的框架支柱,两个所述框架支柱之间设置有两个水平加荷板,水平加荷板能够沿框架上梁方向左右移动,且水平加荷板上端与框架上梁垂直连接,下端与框架下梁垂直连接,两个所述水平加荷板之间设置有竖向加荷板,所述竖向加荷板能够沿水平加荷板上下移动,所述水平加荷板与水平加力装置的一端连接,水平加力装置的另一端与框架支柱连接,所述竖向加荷板与竖向加力结构的一端连接,竖向加力装置的另一端与框架上梁连接。优选地,所述框架下梁设置有下滑轨,框架下梁上侧设置有下滑动卡槽与模板下卡槽,所述框架上梁设置有上滑轨,框架上梁下侧设置有加荷板上滑动卡槽,所述上滑轨与下滑轨均为贯穿支撑框架前后面的直槽口结构,所述框架支柱设置有由支撑框架内侧向外侧贯穿的支柱直槽口。优选地,所述水平加荷板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卡板,卡板两端设有插孔,支撑板设置有与卡板位置对应的插孔,两者通过插栓插接,所述卡板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支撑板设置有竖向直槽口,竖向直槽口位于卡板外侧,支撑板两端设置有定位插孔。优选地,支撑板两端分别滑动插接在上滑动卡槽、下滑动卡槽内,支撑板通过两端定位插孔与上滑轨、下滑轨滑动插接。优选地,所述竖向加荷板设置有横向直槽口,所述竖向加荷板下侧设置有模板上卡槽。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倒V形支腿,倒V形支腿与伸缩套管固定连接,伸缩套管与伸缩杆滑动插接。优选地,所述底座为四边形框架结构,底座下侧设置有四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位于底座的四边形框架拐角处。优选地,录像装置为录像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稳定性好,实用性强,能很好的适应三方向加力加载,可以适应不同大小光弹试验模型,设置录像装置方便对光弹试验时模型受力条纹波动方便记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光弹试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光弹试验装置的支撑框架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光弹试验装置的框架下梁横截面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光弹试验装置的框架上梁横截面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光弹试验装置的框架支柱左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光弹试验装置的水平加荷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光弹试验装置的水平加荷板正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光弹试验装置的竖向加荷板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种光弹试验装置的支架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一种光弹试验装置的竖向加力装置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一种光弹试验装置的水平加力装置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一种光弹试验装置的锁紧装置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一种光弹试验装置的水平稳压器、上稳压器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弹试验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侧设置有支撑框架7,支撑框架7一侧设置有录像装置2,录像装置采用录像机,录像机正对支撑框架所形成的面,录像机主要记录试验时光弹模型受压是的波纹动态,录像装置2固定在支架8上端,支架8下端固定在底座1上侧,支撑框架7为矩形框架,包括框架下梁71,与框架下梁71平行设置的框架上梁72,以及分别设置在框架下梁与框架上梁两端,且与框架下梁与框架上梁垂直固定连接的框架支柱73,两个框架支柱(73)之间设置有两个水平加荷板4,水平加荷板4能够沿框架上梁方向左右移动,且水平加荷板4上端与框架上梁垂直连接,下端与框架下梁垂直连接,水平加荷板直接与框架上梁连接简化了内部构造,同时也方便适应不同大小的光弹模型进行试验,两个水平加荷板之间设置有竖向加荷板6,竖向加荷板6能够沿水平加荷板上下移动,水平加荷板与水平加力装置3的一端连接,水平加力装置3的另一端与框架支柱连接,竖向加荷板与竖向加力结构5的一端连接,竖向加力装置5的另一端与框架上梁连接。所述框架下梁71设置有下滑轨711,框架下梁上侧设置有下滑动卡槽712与模板下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光弹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弹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侧设置有支撑框架(7),支撑框架(7)一侧设置有录像装置(2),所述录像装置(2)固定在支架(8)上端,支架(8)下端固定在底座(1)上侧,所述支撑框架(7)为矩形框架,包括框架下梁(71),与框架下梁(71)平行设置的框架上梁(72),以及分别设置在框架下梁与框架上梁两端,且与框架下梁与框架上梁垂直固定连接的框架支柱(73),两个所述框架支柱(73)之间设置有两个水平加荷板(4),水平加荷板(4)能够沿框架上梁方向左右移动,且水平加荷板(4)上端与框架上梁垂直连接,下端与框架下梁垂直连接,两个所述水平加荷板之间设置有竖向加荷板(6),所述竖向加荷板(6)能够沿水平加荷板上下移动,所述水平加荷板与水平加力装置(3)的一端连接,水平加力装置(3)的另一端与框架支柱连接,所述竖向加荷板与竖向加力装置(5)的一端连接,竖向加力装置(5)的另一端与框架上梁连接;所述框架下梁(71)设置有下滑轨(711),框架下梁上侧设置有下滑动卡槽(712)与模板下卡槽(713),所述框架上梁(72)设置有上滑轨(722),框架上梁下侧设置有加荷板上滑动卡槽(721),所述上滑轨(722)与下滑轨(711)均为贯穿支撑框架前后面的直槽口结构,所述框架支柱(73)设置有由支撑框架(7)内侧向外侧贯穿的支柱直槽口(731);所述水平加荷板(4)包括两个支撑板(41),两个支撑板(41)之间设置有卡板(42),卡板两端设有插孔,支撑板(41)设置有与卡板(42)位置对应的插孔,两者通过插栓插接,所述卡板内侧设置有竖向卡槽(43),所述支撑板设置有竖向直槽口(47),竖向直槽口(47)位于卡板外侧,支撑板两端设置有定位插孔(44);支撑板(41)两端分别滑动插接在上滑动卡槽(721)、下滑动卡槽(712)内,支撑板通过两端定位插孔(44)与上滑轨、下滑轨(711)滑动插接;所述竖向加荷板(6)设置有横向直槽口(61),所述竖向加荷板(6)下侧设置有模板上卡槽(62);所述支架(8)包括倒V形支腿(83),倒V形支腿上端与竖立的伸缩套管(82)固定连接,伸缩套管(82)与伸缩杆(81)滑动插接;所述底座(1)为四边形框架结构,底座(1)下侧设置有四个万向轮(11),所述万向轮位于底座(1)的四边形框架拐角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弹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侧设置有支撑框架(7),支撑框架(7)一侧设置有录像装置(2),所述录像装置(2)固定在支架(8)上端,支架(8)下端固定在底座(1)上侧,所述支撑框架(7)为矩形框架,包括框架下梁(71),与框架下梁(71)平行设置的框架上梁(72),以及分别设置在框架下梁与框架上梁两端,且与框架下梁与框架上梁垂直固定连接的框架支柱(73),两个所述框架支柱(73)之间设置有两个水平加荷板(4),水平加荷板(4)能够沿框架上梁方向左右移动,且水平加荷板(4)上端与框架上梁垂直连接,下端与框架下梁垂直连接,两个所述水平加荷板之间设置有竖向加荷板(6),所述竖向加荷板(6)能够沿水平加荷板上下移动,所述水平加荷板与水平加力装置(3)的一端连接,水平加力装置(3)的另一端与框架支柱连接,所述竖向加荷板与竖向加力装置(5)的一端连接,竖向加力装置(5)的另一端与框架上梁连接;所述框架下梁(71)设置有下滑轨(711),框架下梁上侧设置有下滑动卡槽(712)与模板下卡槽(713),所述框架上梁(72)设置有上滑轨(722),框架上梁下侧设置有加荷板上滑动卡槽(7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俊坤郭佳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