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对接的顶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6471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顶管,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对接的顶管。一种便于对接的顶管,包括两个以上的相互连接的顶管,由后一个顶管的前端与前一个顶管的后端连接;顶管由内层、外层构成,所述的顶管的前端内层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间隔设置的第一凸齿,顶管的后端内层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间隔设置的第二凸齿;所述的相邻顶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密封环由左半环、右半环组成,左半环的一端与右半环的一端活动连接,左半环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上具有通孔,右半环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上也具有通孔,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通过螺栓穿过通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两节顶管连接处结合的更加紧密,并且更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对接的顶管
本技术涉及顶管,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对接的顶管。
技术介绍
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现有的顶管,在两节管子对接时,对接的不够紧密,使得在后续的顶入过程中两节管子之间容易错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接的顶管,解决现有的两节顶管对接时对接不够紧密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接的顶管,包括两个以上的相互连接的顶管,由后一个顶管的前端与前一个顶管的后端连接;所述的顶管由内层、外层构成,所述的顶管的前端内层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间隔设置的第一凸齿,顶管的后端内层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间隔设置的第二凸齿;所述的相邻顶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所述的密封环由左半环、右半环组成,左半环的一端与右半环的一端活动连接,左半环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上具有通孔,右半环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上也具有通孔,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通过螺栓穿过通孔连接。两节顶管连接时,第一凸齿与第二凸齿相互交错啮合,使得顶管结合更加紧密,在后续的顶入过程中不易错位。并且在相邻顶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将连接处紧紧包裹,使得连接更加紧密,密封环可打开,当第一凸齿与第二凸齿相互交错啮合后,再将密封环的左半环、右半环上的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连接,操作也更加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凸齿和第二凸齿的形状为梯形体。梯形体相互啮合,力学强度更高。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凸齿为长方体,相互间隔设置,第二凸齿为梯形体,相互相邻设置;第二凸齿比第一凸齿厚,第二凸齿的两侧面分别开设有直角三角形沟槽,沟槽宽度与第一凸齿厚度相适配,第一凸齿插于两个相邻的第二凸齿的沟槽内。两个相邻的第二凸齿对第一凸齿进行多方位的限位,使得顶管在顶入过程中更加不易错位。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凸齿的顶端及第二凸齿的顶端设置有橡胶块。橡胶块在顶入过程中承担缓冲的作用,避免了第一凸齿和第二凸齿的磨损,同时起到密封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顶管外表面别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装吊杆,便于吊装。作为优选,所述的顶管外层两端的端面设置有橡胶环,所述的密封环的侧边设置有橡胶层。顶管外层两端的端面的橡胶环与密封环侧边的橡胶层相互挤压贴合,起到缓冲及密封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能产生以下一种有益效果:本技术使得两节顶管连接处结合的更加紧密,并且更易操作;本技术两节顶管连接处力学强度更高;本技术顶管在顶入过程中更加不易错位;本技术第一凸齿的顶端及第二凸齿的顶端设置有橡胶块,在顶入过程中避免了第一凸齿和第二凸齿的磨损;本技术更加便于吊装;本技术顶管外层两端的端面的橡胶环与密封环侧边的橡胶层相互挤压贴合,到缓冲及密封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两个顶管完成对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顶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密封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凸齿为梯形体、第一凸齿为长方体时,相互啮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图2、图3、图4示出了此种便于对接的顶管的结构,下面结合图例列举几个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便于对接的顶管,包括两个以上的相互连接的顶管,由后一个顶管的前端与前一个顶管的后端连接;所述的顶管由内层、外层构成,所述的顶管的前端内层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间隔设置的第一凸齿1,顶管的后端内层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间隔设置的第二凸齿2;所述的相邻顶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3,所述的密封环3由左半环4、右半环5组成,左半环4的一端与右半环5的一端活动连接,左半环4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凸块6,第一凸块6上具有通孔,右半环5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凸块7,第二凸块7上也具有通孔,第一凸块6与第二凸块7通过螺栓穿过通孔连接。两节顶管连接时,第一凸齿1与第二凸齿2相互交错啮合,使得顶管结合更加紧密,在后续的顶入过程中不易错位。并且在相邻顶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3,将连接处紧紧包裹,使得连接更加紧密,密封环3可打开,当第一凸齿1与第二凸齿2相互交错啮合后,再将密封环3的左半环4、右半环5上的第一凸块6与第二凸块7连接,操作也更加方便。实施例2:一种便于对接的顶管,包括两个以上的相互连接的顶管,由后一个顶管的前端与前一个顶管的后端连接;所述的顶管由内层、外层构成,所述的顶管的前端内层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间隔设置的第一凸齿1,顶管的后端内层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间隔设置的第二凸齿2,所述的第一凸齿1和第二凸齿2的形状为梯形体。梯形体相互啮合,力学强度更高。所述的相邻顶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3,所述的密封环3由左半环4、右半环5组成,左半环4的一端与右半环5的一端活动连接,左半环4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凸块6,第一凸块6上具有通孔,右半环5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凸块7,第二凸块7上也具有通孔,第一凸块6与第二凸块7通过螺栓穿过通孔连接。两节顶管连接时,第一凸齿1与第二凸齿2相互交错啮合,使得顶管结合更加紧密,在后续的顶入过程中不易错位。并且在相邻顶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3,将连接处紧紧包裹,使得连接更加紧密,密封环3可打开,当第一凸齿1与第二凸齿2相互交错啮合后,再将密封环3的左半环4、右半环5上的第一凸块6与第二凸块7连接,操作也更加方便。实施例3:一种便于对接的顶管,包括两个以上的相互连接的顶管,由后一个顶管的前端与前一个顶管的后端连接;所述的顶管由内层、外层构成,所述的顶管的前端内层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间隔设置的第一凸齿1,顶管的后端内层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间隔设置的第二凸齿2;所述的第一凸齿1为长方体,相互间隔设置,第二凸齿2为梯形体,相互相邻设置;第二凸齿2比第一凸齿1厚,第二凸齿2的两侧面分别开设有直角三角形沟槽,沟槽宽度与第一凸齿1厚度相适配,第一凸齿1插于两个相邻的第二凸齿2的沟槽内。两个相邻的第二凸齿2对第一凸齿1进行多方位的限位,使得顶管在顶入过程中更加不易错位。所述的相邻顶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3,所述的密封环3由左半环4、右半环5组成,左半环4的一端与右半环5的一端活动连接,左半环4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凸块6,第一凸块6上具有通孔,右半环5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凸块7,第二凸块7上也具有通孔,第一凸块6与第二凸块7通过螺栓穿过通孔连接。两节顶管连接时,第一凸齿1与第二凸齿2相互交错啮合,使得顶管结合更加紧密,在后续的顶入过程中不易错位。并且在相邻顶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3,将连接处紧紧包裹,使得连接更加紧密,密封环3可打开,当第一凸齿1与第二凸齿2相互交错啮合后,再将密封环3的左半环4、右半环5上的第一凸块6与第二凸块7连接,操作也更加方便。实施例4:一种便于对接的顶管,包括两个以上的相互连接的顶管,由后一个顶管的前端与前一个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对接的顶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对接的顶管,包括两个以上的相互连接的顶管,由后一个顶管的前端与前一个顶管的后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管由内层、外层构成,所述的顶管的前端内层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间隔设置的第一凸齿(1),顶管的后端内层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间隔设置的第二凸齿(2);所述的相邻顶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3),所述的密封环(3)由左半环(4)、右半环(5)组成,左半环(4)的一端与右半环(5)的一端活动连接,左半环(4)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凸块(6),第一凸块(6)上具有通孔,右半环(5)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凸块(7),第二凸块(7)上也具有通孔,第一凸块(6)与第二凸块(7)通过螺栓穿过通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对接的顶管,包括两个以上的相互连接的顶管,由后一个顶管的前端与前一个顶管的后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管由内层、外层构成,所述的顶管的前端内层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间隔设置的第一凸齿(1),顶管的后端内层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间隔设置的第二凸齿(2);所述的相邻顶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3),所述的密封环(3)由左半环(4)、右半环(5)组成,左半环(4)的一端与右半环(5)的一端活动连接,左半环(4)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凸块(6),第一凸块(6)上具有通孔,右半环(5)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凸块(7),第二凸块(7)上也具有通孔,第一凸块(6)与第二凸块(7)通过螺栓穿过通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接的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齿(1)和第二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传雄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金玉雄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