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4486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涉及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上支座板、上耐磨板、第一剪力块、第二剪力块、球冠衬板、下耐磨板、下支座板。球冠衬板的上表面包括第一凸曲面;球冠衬板的下表面包括第二凸曲面;第一剪力块设置在上支座板的两侧,第二剪力块设置在下支座板的两侧,第二剪力块位于第一剪力块的外侧、用于阻挡第一剪力块向外滑动。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采用双滑动面结构,整体体积可极大减小。第一剪力块和第二剪力块结构单一,剪断力稳定,使剪断状态可控,所需安装空间较小。

Hyperbolic friction pendulum bear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riction pendulum bearing with a hyperbolic surfa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ridge building. The friction pendulum bearing comprises a hyperboloid to sequentially from the bearing plate, wear plate, the first shear block, second shear block, spherical liner, under wear plate and a lower support board. The spherical liner on the surface includes a first convex spherical surface; the lining board surface comprises second convex surface; the first shear blocks are arranged at both sides of the upper support plate, second shear blocks are arranged at both sides of a lower support plate, second shear block located in the first block, the lateral shear force for the cut slide out the barrier. The double sliding surface structure is adopted in the hyperbolic friction pendulum bearing, and the overall volume can be reduced greatly. The structure of the first shear block and the second shear block is single, and the cutting force is stable, which makes the cutting state controllable and the required installation space is sm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地震频发,在桥梁以及其它建筑结构的设计中,经常要考虑到地震和飓风等对桥梁的影响。桥梁支座是桥跨结构的支承部分,它将桥跨结构的支承反力传递给桥墩,并保证桥跨结构在荷载作用下满足变形要求。结合本国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如今已研究开发了摩擦摆式支座,摩擦摆式支座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摩擦摆结构将桥梁与地面隔离,利用摩擦摆结构延长了桥梁的上部结构的自振周期,从而有效减小了因地震引起的动力放大效应。但是,现有的摩擦摆式支座至少存在以下不足:(1)当地震引起摩擦摆式支座摆动时,摩擦摆式支座的位移较大,导致占据的空间较大;(2)其采用的限位装置通常采用剪力销或类似结构,水平剪切力一般较大,需要剪力销的数量较多,导致结构显得庞大笨重,而且剪断力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其旨在解决现有的摩擦摆式支座剪断力不稳定、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用于支撑在桥跨结构与桥墩之间,所述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包括上锚碇钢棒、上支座板、上耐磨板、第一剪力块、第二剪力块、球冠衬板、下耐磨板、下支座板以及下锚碇钢棒;所述上锚碇钢棒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支座板的顶部,用于连接桥跨结构;所述下锚碇钢棒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支座板的底部,用于连接桥墩;所述上支座板、所述上耐磨板、所述第一剪力块、所述第二剪力块、所述球冠衬板、所述下耐磨板、所述下支座板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所述上支座板的下表面包括第一凹曲面,所述球冠衬板的上表面包括第一凸曲面,所述上耐磨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曲面相匹配,所述上耐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凸曲面相匹配;所述球冠衬板的下表面包括第二凸曲面,所述下支座板的上表面包括第二凹曲面,所述下耐磨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凸曲面相匹配,所述下耐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凹曲面相匹配;所述第一剪力块设置在所述上支座板的两侧,所述第二剪力块设置在所述下支座板的两侧,所述第二剪力块位于所述第一剪力块的外侧、用于阻挡所述第一剪力块向外滑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曲面和所述第二凸曲面为等半径的凸球面,所述第一凹曲面和所述第二凹曲面为等半径的凹球面。进一步地,所述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还包括耐磨条;所述耐磨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剪力块上用于接触所述第二剪力块的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还包括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剪力块上用于接触所述第一剪力块的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球冠衬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上耐磨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球冠衬板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下耐磨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还包括上锚碇螺栓和下锚碇螺栓;所述上锚碇螺栓用于将所述上锚碇钢棒连接到所述上支座板上;所述下锚碇螺栓用于将所述下锚碇钢棒连接到所述下支座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剪力块与所述上支座板分体成型,或者所述第一剪力块与所述上支座板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剪力块与所述下支座板分体成型,或者所述第二剪力块与所述下支座板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曲面上喷涂或焊接有不锈钢涂层,所述第二凹曲面上喷涂或焊接有不锈钢涂层。本技术提供的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在桥梁正常运行时,第一剪力块与第二剪力块起到对上支座板限位的作用,在地震发生后,桥跨结构所承受的水平力大于第二剪力块的剪断力时,第二剪力块在第一剪力块的冲撞下被剪断,并掉落到下支座板的外侧,不会影响球冠衬板在上耐磨板与下耐磨板之间的滑动。之后,上支座板、球冠衬板在下支座板上滑动,使桥跨结构与桥墩隔离,使大部分地震能量转化为势能和热量,无法从桥墩传递到桥跨结构。然后,第一剪力块和第二剪力块结构单一,使剪断状态可控,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多个剪力销而受力不均,不能被同时剪断,最终导致剪力销全部失效的缺陷。而且,剪力块结构的承载力优于剪力销,所需安装空间更小,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可以设计得轻巧可靠,具有更好的经济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的全剖结构爆炸示意图。图4为图2中局部IV的放大示意图。图标:100-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110-上锚碇钢棒;120-上锚碇螺栓;130-上支座板;131-第一凹曲面;140-上耐磨板;150-第一剪力块;160-第二剪力块;170-球冠衬板;171-第一凸曲面;172-第一凹槽;173-第二凸曲面;174-第二凹槽;180-下耐磨板;190-下支座板;191-第二凹曲面;200-下锚碇钢棒;210-下锚碇螺栓;220-耐磨条;230-不锈钢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100的半剖结构示意图,请参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包括上锚碇钢棒、上支座板、上耐磨板、第一剪力块、第二剪力块、球冠衬板、下耐磨板、下支座板以及下锚碇钢棒;所述上锚碇钢棒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支座板的顶部,用于连接桥跨结构;所述下锚碇钢棒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支座板的底部,用于连接桥墩;所述上支座板、所述上耐磨板、所述第一剪力块、所述第二剪力块、所述球冠衬板、所述下耐磨板、所述下支座板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所述上支座板的下表面包括第一凹曲面,所述球冠衬板的上表面包括第一凸曲面,所述上耐磨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曲面相匹配,所述上耐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凸曲面相匹配;所述球冠衬板的下表面包括第二凸曲面,所述下支座板的上表面包括第二凹曲面,所述下耐磨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凸曲面相匹配,所述下耐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凹曲面相匹配;所述第一剪力块设置在所述上支座板的两侧,所述第二剪力块设置在所述下支座板的两侧,所述第二剪力块位于所述第一剪力块的外侧、用于阻挡所述第一剪力块向外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包括上锚碇钢棒、上支座板、上耐磨板、第一剪力块、第二剪力块、球冠衬板、下耐磨板、下支座板以及下锚碇钢棒;所述上锚碇钢棒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支座板的顶部,用于连接桥跨结构;所述下锚碇钢棒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支座板的底部,用于连接桥墩;所述上支座板、所述上耐磨板、所述第一剪力块、所述第二剪力块、所述球冠衬板、所述下耐磨板、所述下支座板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所述上支座板的下表面包括第一凹曲面,所述球冠衬板的上表面包括第一凸曲面,所述上耐磨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曲面相匹配,所述上耐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凸曲面相匹配;所述球冠衬板的下表面包括第二凸曲面,所述下支座板的上表面包括第二凹曲面,所述下耐磨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凸曲面相匹配,所述下耐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凹曲面相匹配;所述第一剪力块设置在所述上支座板的两侧,所述第二剪力块设置在所述下支座板的两侧,所述第二剪力块位于所述第一剪力块的外侧、用于阻挡所述第一剪力块向外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曲面和所述第二凸曲面为等半径的凸球面,所述第一凹曲面和所述第二凹曲面为等半径的凹球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曲面摩擦摆式支座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鹏金怡新张鹤黄成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亚佳工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