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纺纱生产用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243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色纺纱生产用牵引装置,包括张紧轮、固定转轮、上牵引轮和下牵引带,所述张紧轮的上侧连接有上牵引带,且张紧轮的前侧固定有支撑杆,所述固定转轮的后端固定有张紧轮,且固定转轮的后端通过支撑杆与张紧轮相连接,所述下牵引带内侧安装有下牵引轮,且下牵引轮的两端固定有主支架,所述电机的前端通过有主动皮带与皮带轮相连接,且皮带轮的内侧固定有下牵引轮。该色纺纱生产用牵引装置的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表面的齿状结构相吻合,可以使每根色纺纱间隔开,提高装置的工作性能,张紧轮、上牵引轮和下牵引轮外表面凹槽结构的高度等于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的厚度,可以有效防止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打滑。

A traction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lor spinn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lor spinning production with traction device comprises a tensioner, a fixed wheel, traction wheel and the lower traction belt, the tension wheel side connected with the traction belt tensioner, and the front side of a supporting rod is fixed, the fixed wheel is fixed with tension wheel and fixed wheel back through the support bar is connected with the tension wheel and the traction belt is arranged under the traction wheel, and the lower ends of the traction wheel is fixed with the main bracket, wherein the front end of the motor through a driving belt and a belt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side and the pulley is fixed under the traction wheel. Under the traction belt and dentate structure with surface traction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lored spun yarn on the traction is consistent, can make each color spinning spaced, improve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of the device, tension traction wheel, on the height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a cam groove structure of the traction wheel and the lower traction belt and is equal to the thickness of the traction belt an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traction belt and traction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色纺纱生产用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色纺纱
,具体为一种色纺纱生产用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色纺纱就是先将纤维染成有色纤维,然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纤维经过充分混合后,纺制成具有独特混色效果的纱线。颜色柔和时尚、能够应对小批量多品种灵活生产的色纺纱,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中高档服饰产品中。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色纺纱作为一种被受欢迎的纱线,但在生产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在色纺纱生产过程中,会需要一些牵引装置来帮助生产,但有的牵引装置在使用时会出现打滑现象,影响了色纺纱的正常生产,还有的牵引装置在工作中会导致色纺纱缠在一起,极大地影响了色纺纱的生产效率,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色纺纱生产用牵引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色纺纱生产用牵引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牵引装置会出现打滑现象,会导致色纺纱缠在一起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色纺纱生产用牵引装置,包括张紧轮、固定转轮、上牵引轮和下牵引带,所述张紧轮的上侧连接有上牵引带,且张紧轮的前侧固定有支撑杆,所述固定转轮的后端固定有张紧轮,且固定转轮的后端通过支撑杆与张紧轮相连接,所述上牵引轮的外侧设置有上牵引带,且上牵引轮的下方安装有下牵引轮,所述下牵引带内侧安装有下牵引轮,且下牵引轮的两端固定有主支架,所述主支架的下方设置有移动轮,且主支架的内侧下方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前端通过有主动皮带与皮带轮相连接,且皮带轮的内侧固定有下牵引轮,所述上牵引轮的右端通过齿轮与下牵引轮相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安装有固定销。优选的,所述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的宽度相等,且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的表面均为齿状结构,并且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表面的齿状结构相吻合。优选的,所述张紧轮、上牵引轮和下牵引轮的外表面均为凹槽结构,且其凹槽结构的高度等于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的厚度。优选的,所述张紧轮的两端均安装有固定转轮,且张紧轮通过固定转轮与固定销为活动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内部为通槽结构,且支撑杆通槽结构的外形尺寸与固定销的外形尺寸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色纺纱生产用牵引装置的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的表面均为齿状结构,并且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表面的齿状结构相吻合,可以有效夹紧色纺纱,也可以使每根色纺纱间隔开,提高装置的工作性能,张紧轮、上牵引轮和下牵引轮的外表面均为凹槽结构,且其凹槽结构的高度等于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的厚度,可以有效防止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打滑,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工作效率,进而提升装置的使用价值,在装置的上下两侧还安装有张紧轮,可以提高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的绷紧程度,进而提升装置的工作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牵引带,2、张紧轮,3、支撑杆,4、固定转轮,5、上牵引轮,6、下牵引轮,7、下牵引带,8、移动轮,9、主支架,10、主动皮带,11、电机,12、齿轮,13、皮带轮,14、固定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色纺纱生产用牵引装置,包括张紧轮2、固定转轮4、上牵引轮5和下牵引带7,张紧轮2的上侧连接有上牵引带1,上牵引带1和下牵引带7的宽度相等,且上牵引带1和下牵引带7的表面均为齿状结构,并且上牵引带1和下牵引带7表面的齿状结构相吻合,可以有效夹紧色纺纱,也可以使每根色纺纱间隔开,提高装置的工作性能,且张紧轮2的前侧固定有支撑杆3,支撑杆3的内部为通槽结构,且支撑杆3通槽结构的外形尺寸与固定销14的外形尺寸相同,可以有效固定张紧轮2,提高张紧轮2工作时的稳定性,固定转轮4的后端固定有张紧轮2,张紧轮2的两端均安装有固定转轮4,且张紧轮2通过固定转轮4与固定销14为活动结构,可以方便张紧轮2的上下移动,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且固定转轮4的后端通过支撑杆3与张紧轮2相连接,张紧轮2、上牵引轮5和下牵引轮6的外表面均为凹槽结构,且其凹槽结构的高度等于上牵引带1和下牵引带7的厚度,可以有效防止上牵引带1和下牵引带7打滑,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装置的使用价值,上牵引轮5的外侧设置有上牵引带1,且上牵引轮5的下方安装有下牵引轮6,下牵引带7内侧安装有下牵引轮6,且下牵引轮6的两端固定有主支架9,主支架9的下方设置有移动轮8,且主支架9的内侧下方安装有电机11,电机11的前端通过有主动皮带10与皮带轮13相连接,且皮带轮13的内侧固定有下牵引轮6,上牵引轮5的右端通过齿轮12与下牵引轮6相连接,支撑杆3的内侧安装有固定销14。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色纺纱生产用牵引装置时,首先先将装置通过移动轮8移动到工作地点,然后将张紧轮2通过固定销14往上移动,在张紧轮2往移动时将上牵引带1绷紧,再通过固定转轮4将张紧轮2固定,然后在通过下方的张紧轮2将下牵引带7绷紧,之后将色纺纱放到下牵引带7表面的凹槽中,启动电机11,电机11会通过主动皮带10带动下牵引轮6,下牵引轮6右端的齿轮12会带动上牵引轮5右端的齿轮12,从而使上牵引轮5跟着转动,在上牵引轮5和下牵引轮6的转动下,上牵引带1和下牵引带7也开始转动,在上牵引带1和下牵引带7的作用下,色纺纱会向前移动,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色纺纱生产用牵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色纺纱生产用牵引装置,包括张紧轮(2)、固定转轮(4)、上牵引轮(5)和下牵引带(7),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轮(2)的上侧连接有上牵引带(1),且张紧轮(2)的前侧固定有支撑杆(3),所述固定转轮(4)的后端固定有张紧轮(2),且固定转轮(4)的后端通过支撑杆(3)与张紧轮(2)相连接,所述上牵引轮(5)的外侧设置有上牵引带(1),且上牵引轮(5)的下方安装有下牵引轮(6),所述下牵引带(7)内侧安装有下牵引轮(6),且下牵引轮(6)的两端固定有主支架(9),所述主支架(9)的下方设置有移动轮(8),且主支架(9)的内侧下方安装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前端通过有主动皮带(10)与皮带轮(13)相连接,且皮带轮(13)的内侧固定有下牵引轮(6),所述上牵引轮(5)的右端通过齿轮(12)与下牵引轮(6)相连接,所述支撑杆(3)的内侧安装有固定销(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纺纱生产用牵引装置,包括张紧轮(2)、固定转轮(4)、上牵引轮(5)和下牵引带(7),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轮(2)的上侧连接有上牵引带(1),且张紧轮(2)的前侧固定有支撑杆(3),所述固定转轮(4)的后端固定有张紧轮(2),且固定转轮(4)的后端通过支撑杆(3)与张紧轮(2)相连接,所述上牵引轮(5)的外侧设置有上牵引带(1),且上牵引轮(5)的下方安装有下牵引轮(6),所述下牵引带(7)内侧安装有下牵引轮(6),且下牵引轮(6)的两端固定有主支架(9),所述主支架(9)的下方设置有移动轮(8),且主支架(9)的内侧下方安装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前端通过有主动皮带(10)与皮带轮(13)相连接,且皮带轮(13)的内侧固定有下牵引轮(6),所述上牵引轮(5)的右端通过齿轮(12)与下牵引轮(6)相连接,所述支撑杆(3)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以权
申请(专利权)人:响水县中兴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