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排污回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2377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塔排污回用装置,包括冷却塔,设置在冷却塔底部的排污管道和回用管道以及设置在冷却塔底部的补水管,所述排污管道连接设置在撬装上的过滤排污装置,所述过滤排污装置的上部设置污水净化装置,该污水净化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有加药箱和酸碱中和装置,所述污水净化装置的底部经过回用管道以及设置在回用管道上的电磁流量计、电磁阀、压力计以及加压泵回用至冷却塔,所述加药装置与微型加药混合泵连接,所述微型加药混合泵设置在所述污水净化装置上并与污水净化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通过将废水经过净化处理后进行回用,达到循环经济的要求。

A cooling tower sewage reus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evice for cooling tower blowdown, including cooling tower, set the sewage pipes in the cooling tower and the bottom of the back pipe and is arranged in the cooling tower at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supply pipe, the draining pipe connected to pry the filtering and draining device installed, sewage purify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of the sewage filter the sewage purification device,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 feeding box and acid-base neutralization device through a pipeline, the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to the bottom after reuse pipeline and set in the reuse of electromagnetic flowmeter, electromagnetic valve, pressure gauge and pressure pipe on the pump back to the cooling tower, the dos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icro chemical mixing the micro dosing pump, mixing pump arranged in the sewage purification device and sewage purification device through pipel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cycling economy by reusing the wastewater after purification and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塔排污回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却塔辅助设备
,涉及一种冷却塔排污回用装置。
技术介绍
循环冷却水系统是火力发电厂、煤化工、化工企业的最大的用水系统,由于循环冷却水在冷却塔中的蒸发损失,造成循环水的含盐量不断被浓缩,另外由于冷却塔的洗涤作用,将大量空气中的灰尘溶解到了循环水中。因此,冷却塔排污水与补充水相比污染物含量更高、含盐量更高,污染物主要有悬浮物、有机物、生化耗氧量等。为了维持水质平衡需排放一部分浓水,补充新鲜水,因此会产生大量的冷却塔排污水,且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塔排污回用装置。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冷却塔排污回用装置,包括冷却塔,设置在冷却塔底部的排污管道和回用管道以及设置在冷却塔底部的补水管,所述排污管道连接设置在撬装上的过滤排污装置,所述过滤排污装置的上部设置污水净化装置,该污水净化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有加药箱和酸碱中和装置,所述污水净化装置的底部经过回用管道以及设置在回用管道上的电磁流量计、电磁阀、压力计以及加压泵回用至冷却塔,所述加药装置与微型加药混合泵连接,所述微型加药混合泵设置在所述污水净化装置上并与污水净化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污水净化装置还与加压装置连接,一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的加压装置、微型加药混合泵、加压泵、电磁阀、电磁流量计以及压力计分别连接。优选的,所述加药装置上设置有加药接入来水端。优选的,所述酸碱中和装置上设置有酸碱溶液接入端。优选的,所述电磁流量计处设置有电动蝶阀。优选的,所述过滤排污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固体排放口以及在过滤排污装置一端设置有污水接口和回用接口,所述回用接口经过滤排污装置内部与所述的污水净化装置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通过将废水经过净化处理后进行回用,达到循环经济的要求,同时将所有的设备集成至撬装上,极大的减少了设备占地体积以及通过控制装置,使得整个装备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干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塔排污回用装置,包括冷却塔1,设置在冷却塔1底部的排污管道3和回用管道4以及设置在冷却塔1底部的补水管2,所述排污管道3连接设置在撬装8上的过滤排污装置11,所述过滤排污装置11的上部设置污水净化装置13,该污水净化装置13通过管路连接有加药箱19和酸碱中和装置16,所述污水净化装置13的底部经过回用管道4以及设置在回用管道4上的电磁流量计10、电磁阀7、压力计6以及加压泵5回用至冷却塔1,所述加药装置19与微型加药混合泵14连接,所述微型加药混合泵14设置在所述污水净化装置13上并与污水净化装置13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污水净化装置13还与加压装置12连接,一控制装置20,该控制装置20分别与所述的加压装置12、微型加药混合泵14、加压泵5、电磁阀7、电磁流量计10以及压力计6分别连接。所述加药装置19上设置有加药接入来水端18。所述酸碱中和装置16上设置有酸碱溶液接入端17。所述电磁流量计10处设置有电动蝶阀9。所述过滤排污装置11的底部设置有固体排放口以及在过滤排污装置11一端设置有污水接口和回用接口,所述回用接口经过滤排污装置11内部与所述的污水净化装置12连接。其工作时,一方面,冷却塔将污水进行由排污管道3输送至过滤排污装置11,过滤排污装置11经过多级过滤将固体物质由底部的固体排放口输出,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在过滤排污装置11内部的提升泵将过滤后的污水输送至污水净化装置13,污水净化装置13通过加药装置19去除悬浮物、有毒物质,在经过酸碱中和装置16进行PH值调节,为了达到良好的加药效果,在加药装置19与污水净化装置13的连接段之间设置有微型加药混合泵14,使得药溶剂充分混合,达到最大的活性。净化后的水在通过回用管道4输送至冷却塔1。另一方面,冷却塔不断的蒸发使得其内的水分不断流失,为了保证充足的水,在冷却塔1的底部设置了补水管2,其中加压装置12、微型加药混合泵14、加压泵5、电磁阀7、电磁流量计10以及压力计6分别由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使得整个装备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干预,本技术提供通过将废水经过净化处理后进行回用,达到循环经济的要求,同时将所有的设备集成至撬装上,极大的减少了设备占地体积。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冷却塔排污回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塔排污回用装置,包括冷却塔,设置在冷却塔底部的排污管道和回用管道以及设置在冷却塔底部的补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连接设置在撬装上的过滤排污装置,所述过滤排污装置的上部设置污水净化装置,该污水净化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有加药箱和酸碱中和装置,所述污水净化装置的底部经过回用管道以及设置在回用管道上的电磁流量计、电磁阀、压力计以及加压泵回用至冷却塔,所述加药装置与微型加药混合泵连接,所述微型加药混合泵设置在所述污水净化装置上并与污水净化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污水净化装置还与加压装置连接,一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的加压装置、微型加药混合泵、加压泵、电磁阀、电磁流量计以及压力计分别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排污回用装置,包括冷却塔,设置在冷却塔底部的排污管道和回用管道以及设置在冷却塔底部的补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连接设置在撬装上的过滤排污装置,所述过滤排污装置的上部设置污水净化装置,该污水净化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有加药箱和酸碱中和装置,所述污水净化装置的底部经过回用管道以及设置在回用管道上的电磁流量计、电磁阀、压力计以及加压泵回用至冷却塔,所述加药装置与微型加药混合泵连接,所述微型加药混合泵设置在所述污水净化装置上并与污水净化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污水净化装置还与加压装置连接,一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的加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明甘平王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唐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