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武专利>正文

一种机车手把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1926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车手把杆,包括不锈钢管体和弯头钢管,所述弯头钢管的一端插接于所述不锈钢管体内,所述弯头钢管与不锈钢管体插接配合为过盈配合,且所述过盈配合接口采用氩弧焊接;所述弯头钢管的另一端通过氩弧焊与法兰盘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避免了手把杆断裂情况的发生,大大减少了检修工作量,降低了检修成本,为铁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A hand rod of locomoti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ocomotive push rod, including the stainless steel pipe and elbow pipe, one end of the elbow pipe is inserted in the stainless steel pipe body, the elbow pipe and stainless steel pipe body inserted to fit, and the interference fit joint by argon arc welding; the other end elbow pipe and flange welded by argon arc weld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voiding the hand rod fracture occurrence, reduces maintenance workload, reduce maintenance cost, provide a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rail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车手把杆
本技术涉及机车配件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机车手把杆。
技术介绍
机车手把杆安装在车体外部,司机室门两侧,供乘务人员、作业人员以及各级检查人员上下车使用。手把杆是机车最基础的部件之一,结构简单,但作用重大,是三防的重点部件,也是人身安全的可靠保障,保证手把杆状态良好是机车使用的前提。路局机务部门十分重视手把杆的质量,并始终要求该部位的绝对安全可靠。2012年3月HXD3-8113出现第一起手把杆故障,2012年5月13日,济西运二车间乘务员马超值乘11308次列车徐北至济南,02:09分机车到达退勤时,因手把杆断裂下车时不慎摔伤,造成轻伤。该事故对我段的机车质量及乘务员人身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段领导十分重视,要求技术科限期整改。目前,我段共有HXD3机车186台,机车出厂时手把杆杆体采用空心钢管结构,端部与法兰盘焊接,法兰底座用紧固螺栓安装在机车车体上。前期在专项普查中,仅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该类手把杆就已发生149件故障。手把杆故障不仅在经济上造成机务段运营成本的增加,同时在机车运用上影响着乘务员的劳动人身安全,也在机车检修过程中增加了检修作业者的工作量。因此,对于如何改进手把杆,减少甚至消除手把杆故障,不论是经济上的算账对比,还是保障乘务员劳动人身安全,减少检修作业的工作量,均已迫在眉睫。原手把杆端部焊接到圆形法兰上,车体上焊接有带螺纹孔的圆形法兰,用内六方螺栓将手拉杆端部法兰与车体法兰连接,且采用了装饰扣碗扣在法兰上,在与法兰焊接时采用点焊(气体保护焊),焊接处应力集中,频繁使用极易造成焊缝裂纹,存在严重隐患。法兰与车体使用螺栓连接,在盖上装饰扣碗后,若内部螺栓松动或底座断裂,无法直观判断,需使用工装拆解扣腕进行检查,检查程序繁琐。杆体采用不锈钢管,管壁较薄,经测量杆体壁厚仅为1.5-2.0毫米,无法承受人体重量。空气污染,湿度大,导致手把杆锈蚀。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机车手把杆,使用寿命长,降低了维修成本。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车手把杆,包括不锈钢管体和弯头钢管,所述弯头钢管的一端插接于所述不锈钢管体内,所述弯头钢管与不锈钢管体插接配合为过盈配合,且所述过盈配合接口采用氩弧焊接;所述弯头钢管的另一端通过氩弧焊与法兰盘焊接。进一步地,所述弯头钢管的壁厚为10mm,所述不锈钢管体的壁厚为3mm。进一步地,所述弯头钢管的插接深度为150mm。进一步地,所述法兰盘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沉头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避免了手把杆断裂情况的发生,大大减少了检修工作量,降低了检修成本,为铁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机车手把杆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法兰盘的正视图。图中:1、不锈钢管体;2、弯头钢管;3、法兰盘;4、沉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机车手把杆,包括不锈钢管体1和弯头钢管2,所述弯头钢管2的一端插接于所述不锈钢管体1内,所述弯头钢管2与不锈钢管体1插接配合为过盈配合,且所述过盈配合接口采用氩弧焊接;所述弯头钢管2的另一端通过氩弧焊与法兰盘3焊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弯头钢管2的壁厚为10mm,所述不锈钢管体1的壁厚为3mm。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弯头钢管2的插接深度为150mm。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法兰盘3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沉头孔4。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针对手把杆焊接部位应力集中的问题,重新设计,使弯头钢管2与不锈钢管体1采用过盈配合插入,并用氩弧焊焊接,同时去除装饰扣碗。针对手把杆壁厚较薄的问题进行改进,将与法兰盘3固定连接的弯头钢管2的壁厚改为10毫米。由于现有手把杆弯曲部位壁厚较薄,焊接部位工艺不当且应力集中,长期使用极易导致断裂。为此本技术对手把杆各易断裂部位进行受力分析后制定以下改进措施:一是不锈钢管体1采用原来的不锈钢杆体。弯头部位采用10毫米厚的45#钢管,弯头钢管2用于连接法兰盘3的部位长度为100mm,用于连接不锈钢管体1的部位长度为300mm,插入不锈钢管体1的深度为150mm。法兰盘3采用厚度为20mm、直径为85mm的45#钢。二是弯头钢管2与不锈钢管体1采用过盈配合插入,插入深度150mm。三是法兰盘3两侧在与弯头钢管2的连接处以及弯头钢管2与不锈钢管体1连接处均采用氩弧焊满焊焊接。自从2013年4月22日下发技函45号文件《关于HXD3型机车手把杆整修的通知》后,截止到现在共计更换本技术所述的机车手把杆728根,手把杆故障大量减少,2013年至今未出现本技术所述的机车手把杆断裂情况,未发生因手把杆故障造成的人身伤害,未发生因手把杆故障造成的临修,大大减少了检修工作量,降低了检修成本,为铁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试验成功后,2015年4月份路局机务处组织济南、济西、青岛机务段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HXD3型电力机车手把杆组织了鉴定,共同认定该手把杆质量稳定。综上,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手把杆断裂情况的发生,大大减少了检修工作量,降低了检修成本,为铁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机车手把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车手把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管体(1)和弯头钢管(2),所述弯头钢管(2)的一端插接于所述不锈钢管体(1)内,所述弯头钢管(2)与不锈钢管体(1)插接配合为过盈配合,且所述过盈配合接口采用氩弧焊接;所述弯头钢管(2)的另一端通过氩弧焊与法兰盘(3)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手把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管体(1)和弯头钢管(2),所述弯头钢管(2)的一端插接于所述不锈钢管体(1)内,所述弯头钢管(2)与不锈钢管体(1)插接配合为过盈配合,且所述过盈配合接口采用氩弧焊接;所述弯头钢管(2)的另一端通过氩弧焊与法兰盘(3)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武
申请(专利权)人:赵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