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108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包括有壳体,炉膛,炉排,进气孔,出灰口,煤气出口,炉膛横断面为长条形或矩形或正方形。目前的气化发生炉,炉膛截面均为圆形,空气介质与生物质原料难以均匀混合,不能维持氧化和还原的稳定性,最高产气量只能达到600~700立方米/小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炉膛截面为长条形,可以连续产气,在气化炉容量达到1500立方米/小时的状态下,空气仍能与生物质充分混合。(*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床气化炉,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生物质气化炉。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包括有壳体,炉膛,炉排,进气孔,出灰口,煤气出口,其特征在于炉膛横断面为长条形或矩形或正方形。炉膛外的壳体是空气夹套,壳体上有气窗,炉膛上分布有进气孔,进气孔和气窗相连。进气孔的间距为160~300mm之间。炉排由固定炉栅和活动炉栅组成,活动炉栅通过转轴安装在固定炉栅的下方,活动炉栅的炉条和固定炉栅的炉条间隔排列。壳体上部分设置有保温套。活动炉栅和固定炉栅和炉条截面均为水滴形状。本技术的长条形、矩形炉膛截面,进气孔的空气从周壁喷向炉膛中心垂直面,从理论上说,无论炉膛多长,空气介质与生物质原料都能均匀混合,解决了大容量固定床式生物质气化炉中空气与生物质的均匀混合困难问题,同时气化炉可在负压状态下工作,不会发生煤气泄露,保证了生产安全,实现连续化生产,供气单机容量增大,单位成本降低。本技术可以采用秸秆、玉米芯等为原料,立足于利用农业资源,可以广泛适用于农村或小城镇居民的集中采暖或热水供应,也可用于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冬季养殖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炉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炉条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本技术有壳体7,炉膛9,炉膛9由耐火砖砌成,炉排3,进气孔8,出灰口11,煤气出口2,炉膛9横断面为矩形。炉膛9外的壳体7是空气夹套,壳体7上有气窗10,炉膛9四周分布有进气孔8,进气孔8和气窗10相连通。进气孔8的间距为260mm。炉排3由固定炉栅13和活动炉栅14组成,活动炉栅14通过转轴安装在固定炉栅13的下方,活动炉栅14的炉条5和固定炉栅13的炉条6间隔排列。壳体7上部分设置有保温套12,壳体7下部分有保温层4。活动炉栅14和固定炉栅13的炉条截面均为水滴形状。权利要求1.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包括有壳体,炉膛,炉排,进气孔,出灰口,煤气出口,其特征在于炉膛横断面为长条形或矩形或正方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其特征在于炉膛外的壳体是空气夹套,壳体上有气窗,炉膛上分布有进气孔,进气孔和气窗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其特征在于进气孔的间距为160~300m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其特征在于炉排由固定炉栅和活动炉栅组成,活动炉栅通过转轴安装在固定炉栅的下方,活动炉栅的炉条和固定炉栅的炉条间隔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壳体上部分设置有保温套。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活动炉栅和固定炉栅和炉条截面均为水滴形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包括有壳体,炉膛,炉排,进气孔,出灰口,煤气出口,炉膛横断面为长条形或矩形或正方形。目前的气化发生炉,炉膛截面均为圆形,空气介质与生物质原料难以均匀混合,不能维持氧化和还原的稳定性,最高产气量只能达到600~700立方米/小时,本技术炉膛截面为长条形,可以连续产气,在气化炉容量达到1500立方米/小时的状态下,空气仍能与生物质充分混合。文档编号C10B53/02GK2538804SQ0221957公开日2003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23日专利技术者顾朝光, 刘勇 申请人:合肥天焱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包括有壳体,炉膛,炉排,进气孔,出灰口,煤气出口,其特征在于炉膛横断面为长条形或矩形或正方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朝光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天焱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