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1408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椎间融合器,包括:前部、中部以及后部,中部两端分别与前部和后部一体连接,后部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多个四棱锥型凸起,中部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倒钩,倒钩朝向后部,前部上下表面倾斜设置,前部远离中部的一端小于靠近中部的一端。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椎间融合器在安放后,后部的四棱锥型凸起能够刺入上下椎体,中部的倒钩能够阻碍椎间融合器的滑出,极大地降低了椎间融合器滑出的几率和风险。

A new type of interbody fusion cage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intervertebral fusion device, including: front, middle and rear of the central end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and rear body, rear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our pyramid shaped bulges, middl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barb barb toward the rear of the front.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inclined, one end of the front end from the central near the middle of less than.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the new disc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laced in the fusion, four pyramid type rear projection can stab on the vertebral body, barb central intervertebral fusion device can prevent slide,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cage slip probability and ri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椎间融合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通常治疗椎间盘退化的方法是利用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术的原理是将椎间融合器利用手术植入患者的椎间,用于撑开并导正椎体间的距离,最后令上下椎间融合在一起,使椎节间更加稳固,但是由于在融合前,椎间融合器在脊柱做后仰弯腰等运动时,容易从椎间滑出,导致出现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需要手术复位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在椎间融合器放置于患者体内后,在融合之前,患者作后弯腰动作时容易滑出,导致治疗效果不好甚至失败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椎间融合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椎间融合器,该新型椎间融合器包括:前部、中部以及后部,中部两端分别与前部和后部一体连接,后部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多个四棱锥型凸起,中部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倒钩,倒钩朝向后部,前部上下表面倾斜设置,前部远离中部的一端小于靠近中部的一端。其中,四棱锥型凸起的高度高于倒钩。其中,四棱锥型凸起和倒钩表面粗糙。其中,前部和中部上下表面设置有一个通孔,通孔连通前部和中部。其中,中部和后部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通孔。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新型椎间融合器在安放后,后部的四棱锥型凸起能够刺入上下椎体,中部的倒钩能够阻碍椎间融合器的滑出,极大地降低了椎间融合器滑出的几率和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椎间融合器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椎间融合器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椎间融合器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椎间融合器的侧视图。新型椎间融合器包括:前部1、中部2以及后部3。中部2两端分别与前部1和后部3一体连接,组成新型椎间融合器。后部3上下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四棱锥型凸起31,四棱锥型凸起31紧密排列,铺满后部3的上下两个表面。中部2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倒钩21,倒钩21朝向后部3设置。并且四棱锥型凸起31的高度要高于倒钩21的高度,四棱锥型凸起31和倒钩21的表面粗糙,有利于骨组织的生长。前部1上下表面倾斜设置,前部1远离中部2的一端小于靠近中部2的一端。使得本新型椎间融合器更容易的插入到两节脊椎之间。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椎间融合器在侧面上设置有两个通孔,位于中部2和后部3的侧面上。新型椎间融合器还在上下表面设置有一个通孔,位于前部1和中部2内。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新型椎间融合器在安放后,后部的四棱锥型凸起能够刺入上下椎体,中部的倒钩能够阻碍椎间融合器的滑出,极大地降低了椎间融合器滑出的几率和风险。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椎间融合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椎间融合器包括:前部、中部以及后部,所述中部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一体连接,所述后部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多个四棱锥型凸起,所述中部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倒钩,所述倒钩朝向所述后部,所述前部上下表面倾斜设置,所述前部远离所述中部的一端小于靠近所述中部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椎间融合器包括:前部、中部以及后部,所述中部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一体连接,所述后部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多个四棱锥型凸起,所述中部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倒钩,所述倒钩朝向所述后部,所述前部上下表面倾斜设置,所述前部远离所述中部的一端小于靠近所述中部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椎间融合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巍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博奥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