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加丰专利>正文

一种新的大杯蕈营养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135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大杯蕈营养料,由下述按重量份配比的棉花秸秆碎屑28‑32,玉米棒芯碎屑30‑35,葛根废渣12‑18,米糠18‑22,蔗糖0.8‑1.2,碳酸钙0.8‑1.2制成,较好解决了栽培大杯蕈碳源主料来源少、价格高的问题。

A new kind of big mushroom camp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new kind of Clitocybe maxima camp by the following food by weight ratio of cotton straw debris 28 32, Corn Cob core 30 debris 35, 12 Puerariae residues 18, 18 rice bran 22, 0.8 sucrose 1.2, calcium carbonate 0.8 1.2 made a better solu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Clitocybe maxima the main source of carbon source, the problem of high pr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的大杯蕈营养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的营养料,具体是一种新的大杯蕈营养料。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现在的年产量占世界首位,食用菌已成为繁荣农村经济的新型产业,对栽培食用菌的传统材料进行改革,选择更多、更好、更物美价廉的栽培食用菌的碳源,是科技工作者的光荣任务之一。尚未见有以玉米棒芯作主碳源的栽培大杯蕈的营养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大杯蕈营养料。这种营养料能够使原料本地化,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而且减少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的大杯蕈营养料,是由下述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棉花秸杆碎屑28-32玉米棒芯碎屑30-35葛根废渣12-18米糠18-22蔗糖0.8-1.2碳酸钙0.8-1.2。进一步,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棉花秸杆碎屑30,玉米棒芯碎屑33,葛根废渣15,米糠20,蔗糖1,碳酸钙1。所述棉花秸秆是收获棉花后的干植株,棉花秸秆与棉籽壳的化学组成基本相似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木质素等有机物;所述玉米棒芯是玉米去粒后剩余的部分,玉米棒芯中含木质素10%,纤维素的含量比杂木屑少些,与棉籽壳差不多,半纤维素的含量比杂木屑和棉籽壳高出一倍多,能满足黑木耳生长对碳源的需要。所述的葛根废渣是从植物葛根加工后废弃的葛根渣,葛根废渣中除黄酮类物质外其他诸如粗纤维、粗蛋白等成分极为丰富,三者配合营养结构合理是很好的栽培食用菌的碳源材料。本专利技术营养料的制备方法如下:(1)选择干燥无霉变的玉米棒芯、棉花秸杆用粉碎机打成碎屑;(2)按配方重量比称料,其中将棉花秸杆碎屑、玉米棒芯碎屑、葛根废渣用0.5%的石灰水清液预湿1-2天;(3)将预湿的棉花秸杆碎屑、玉米棒芯碎屑、葛根废渣与米糠、蔗糖、碳酸钙混合拌匀,使含水量达到60%;(4)装袋灭菌。研究表明,本专利技术营养料与用杂木屑、棉籽壳作碳源栽培大杯蕈产量基本相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我国南方、北方玉米栽培面积都较大,可以使栽培大杯蕈碳源原料本地化,另外,用玉米棒芯栽培食用菌成本低,可代替棉籽壳等主料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做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称棉花秸杆300公斤,玉米棒芯330公斤,葛根废渣150公斤,米糠200公斤,蔗糖10公斤,碳酸钙10公斤,将玉米棒芯、棉花秸杆用粉碎机打成碎屑,与葛根废渣一起用浓度0.5%石灰水清液泼洒,预湿一天;之后将米糠、蔗糖、碳酸钙与预湿后的棉花秸杆碎屑、玉米棒芯碎屑、葛根废渣拌匀,使含水量达到60%-63%;然后装袋灭菌即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的大杯蕈营养料,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棉花秸杆碎屑28‑32玉米棒芯碎屑30‑35葛根废渣12‑18米糠18‑22蔗糖0.8‑1.2碳酸钙0.8‑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的大杯蕈营养料,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棉花秸杆碎屑28-32玉米棒芯碎屑30-35葛根废渣12-18米糠18-22蔗糖0.8-1.2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加丰
申请(专利权)人:黄加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