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118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饰薄膜,其包括:基材层;图案层,其设置于基材层的一侧,该图案层上设有均匀排布的微结构单元,该微结构单元上设置有复数个平行排布的周期性的柱面结构;黏着层,其相对图案层设置于基材层的另一侧。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装饰玻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饰薄膜可以获得特殊动态光变色效果,通过在薄膜上形成微结构,从而在宏观效果上具有特殊的视觉效果,在视觉效果上更为闪亮,衍射效果更高,应用于产品表面,起到了装饰、品牌保护、成本控制、环保各方面的效果。

Decorative film and decorative glas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corative film, which comprises: a substrate layer; the pattern layer,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base layer, the pattern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micro structure units are evenly distributed, the micro structure unit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ylindrical structures periodically arranged in parallel; adhesive layer, the other side of the relative pattern layer arranged on the substrate layer. At the same time,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decorative glass.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decorative film of the invention can obtain special dynamic light color effect, the structure formed in the thin film micro, which has special visual effect in the macro effect, more shining in visual effect, the diffraction effect is more high,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product, to decoration, brand protection, cost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具体涉及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
技术介绍
现有的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家电等产品表面通常采用不同颜色、不同花纹的材料。以手机为例,手机的正面为玻璃;背面通常包括金属、玻璃、皮质材料、塑料等。正面玻璃的非显示视窗区域则通过印刷方式获得不同颜色;而背面则会在材料表面通过机械加工、激光雕刻、压花等工艺,形成特定的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电子产品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美观大方,又要求具有独特的标识性。而随着玻璃材料开始应用到手机正面和背面;仅采用油墨印刷,效果单一,无法满足产品的外观设计要求;且受限于玻璃材料本身加工的难度,无法在玻璃表面直接加工出特殊视觉效果,并且成本较高,不符合消费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获得特殊视觉效果、且可以提升美观性并降低成本的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装饰薄膜,其包括:基材层;图案层,其设置于基材层的一侧,该图案层上设有均匀排布的微结构单元,该微结构单元上设置有复数个平行排布的周期性的柱面结构;黏着层,其相对图案层设置于基材层的另一侧。进一步地,上述的装饰薄膜还包括:镀膜层,其相对基材层设置于图案层的一侧;油墨层,其相对图案层设置于镀膜层的一侧。进一步地,上述的微结构单元以预设角度在图案层上均匀排布,预设角度为柱面结构的轴向与柱面结构的水平方向相交所成的夹角(θ),预设角度通过角度(a)的递增或递减来沿排布方向进行预设,该角度a为-90°~90°。进一步地,上述的相邻微结构单元之间设有间隔区域,该间隔区域形成预设距离(d2),该预设距离(d2)的范围为0~160um。进一步地,上述的柱面结构包括平台部和柱状的凸面部,柱面结构的周期(d)=凸面部的宽度(b)+平台部的宽度(s),该凸面部的高度(h)为0~3um。进一步地,上述的凸面部的截面呈矩形、圆弧形或三角形。进一步地,上述的柱面结构的周期(d)≤15μm,凸面部的宽度(b)的范围为1d/15~14d/15。进一步地,上述的微结构单元为多边形结构,该微结构单元的边长(L)的范围为20μm~200μm。进一步地,上述的图案层上还设有无微结构单元的透明区,该微结构单元围绕透明区布置。装饰玻璃,包括玻璃层,其还包括上述的装饰薄膜,该玻璃层设置于上述黏着层上。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通过在薄膜表面形成微结构,可以改变玻璃表面通过油墨印刷仅能获得颜色单一效果的现状,从而获得特殊动态光变色效果。该微结构的光泽效果色泽淡雅,不会改变油墨印刷颜色的色调;而在近距离或强光下观察,则会产生随着物体表面移动而变化的光带,可以提升产品的视觉独特性,在视觉效果上更为闪亮,衍射效果更高。因此,其适合玻璃表面的装饰,尤其适合白色背景上的表面装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在于:1)与直接在玻璃表面印刷油墨效果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装饰薄膜结合镀膜和油墨印刷工艺,可以获得显著的动态光柱等效果;2)现有技术中直接在玻璃表面加工,手机表面薄膜较薄,直接加工效果有限,成本高,良率低,无法获得更精细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将微结构装饰薄膜贴合在玻璃表面,可以获得独特装饰效果并解决这些问题;3)通过UV纳米压印将模具表面的微结构复制到PET等基材表面来获得本薄膜,制程效率高,成本低,工艺过程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装饰薄膜(包括于装饰玻璃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装饰薄膜中图案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装饰薄膜中微结构单元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平面角度)。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装饰薄膜中微结构单元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平面角度)。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装饰薄膜中微结构单元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剖视角度)。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装饰薄膜中微结构单元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剖视角度)。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装饰薄膜中微结构单元在再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剖视角度)。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装饰薄膜的视觉观察效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装饰薄膜,包括:基材层1、图案层2和黏着层3。基材层1为透明薄膜层,其光学透过率可以>90%,以保证薄膜整体的透光率,图案层2配置于基材层1的一侧上,黏着层3配置于基材层1远离图案层的2一侧上,即相对图案层2设置于基材层1的另一侧上,黏着层3可以为透明的具有粘接性的胶质层。黏着层3远离基材层1的一侧配置有玻璃层4,通过黏着层3的作用将本专利技术装饰薄膜与玻璃层4紧密粘接成一体,以形成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玻璃。图案层2上设有按照预设角度均匀排布的多边形的微结构单元21,该微结构单元21的形状包括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等等,其边长L的范围为20μm~160μm。可以按照需求设计微结构单元21的形状以满足显示要求。微结构单元21包括复数个平行排布的周期性的柱面结构211,即均布有复数个柱面结构211。微结构单元21以柱面结构211的轴向与(右向或左向)水平方向X轴所成角度θ为预设角度,预设角度以等角度a的递增或递减沿排布方向而预设,即图3中一侧向中间排布的方向,具体参考图3所示,柱面结构211沿右向水平方向X以角度22.5°递减排布形成一个一个相邻的图案,优选的,角度a的范围为-90°~90°。需要详细说明的是,柱面结构211包括柱状的凸面部212和平台部213,凸面部212的宽度为b,平台部213的宽度为s,即柱面结构211的周期d=b+s。柱面结构211按照周期d平行排布,并按照预设角度θ预设分布。优选的,柱面结构211的周期d≤15μm,凸面部212的宽度b的范围为1d/15~14d/15,各参数变化可以根据预算的效果设定。为了提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上述的相邻微结构单元21之间设有间隔区域,该间隔区域形成预设距离d2,其范围为0~160um,在极端情况下,预设距离d2可取0值,则相邻的微结构单元无缝排布。如此,限定了d1和d2的范围,防止预设距离过大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凸面部212包括但不限于柱形或者圆弧形或者三角形等等,即如图5-7所示的截面呈矩形、圆弧形和三角形的凸面部212。优选地,凸面部212的高度h可以为0~3um。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图案层2远离基材层1的一侧设有镀膜层5,即镀膜层5相对基材层1设置于图案层2的一侧,镀膜层5远离图案层2的一侧设有油墨层6,即油墨层6相对图案层2设置于镀膜层5的一侧。油墨层6可以通过印刷的方式将油墨附着于镀膜层5之上。镀膜层5可以为高折射率的多层膜系,其折射率为1.45-2.4,油墨层6将油墨印刷于镀膜层5上,可以获得不同的颜色,从而结合图案层2的不同结构,获得不同背景颜色的动态光柱视觉效果。以产品结构相对于使用者的相对位置为例,本专利技术的装饰薄膜的由外而内的结构为玻璃4、黏着层3、基材层1、图案层2、镀膜层5和油墨层6。需要说明的是,图案层2还设有无微结构单元的透明区22,优选地,上述微结构单元21围绕透明区22布置。微结构单元21的分布的区域根据产品设计的需要而设定,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

【技术保护点】
装饰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图案层,其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一侧,所述图案层上设有均匀排布的微结构单元,所述微结构单元上设置有复数个平行排布的周期性的柱面结构;黏着层,其相对所述图案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饰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图案层,其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一侧,所述图案层上设有均匀排布的微结构单元,所述微结构单元上设置有复数个平行排布的周期性的柱面结构;黏着层,其相对所述图案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镀膜层,其相对所述基材层设置于所述图案层的一侧;油墨层,其相对所述图案层设置于所述镀膜层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单元以预设角度在所述图案层上均匀排布,所述预设角度为所述柱面结构的轴向与所述柱面结构的水平方向相交所成的夹角(θ),所述预设角度通过角度(a)的递增或递减来沿排布方向进行预设,所述角度(a)为-90°~9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薄膜,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微结构单元之间设有间隔区域,所述间隔区域形成预设距离(d2),所述预设距离(d2)的范围为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森周小红温源浦东林朱志坚刘晓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