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0714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22:00
一种用于将板保持在部件上的保持器组件。该保持器组件包括底座,底座限定用于容纳螺钉的孔。一对前支承构件和一对后支承构件各自具有连接至底座的第一部分,以及在孔上面响应于通过螺钉接合而向外弯曲的第二部分。前主保持构件和后主保持构件各自从前支承构件和后支承构件向外延伸从而使保持器组件相对于板固定。一对前副保持构件和一对后副保持构件各自从前支承构件和后支承构件的第一部分向外延伸。前副保持构件和后副保持构件的末端与前主保持构件和后主保持构件相比更靠近底座,从而在螺钉穿过组件之前在保持器组件与板之间建立过盈配合。

Maintainer component

A maintainer component used to maintain a plate on a component. The holder assembly consists of a base, and the base is limited to a hole for holding a screw. A pair of front supporting members and a pair of rear supporting members each have the first part connected to the base, and the second part on the hole is responsive to the outward bending of the joint through screws. The front maintainer member and the rear main retaining member extend outward to the rear support member and the rear support member so that the maintainer component is fixed to the plate. A pair of front and rear support members and a pair of rear support members extend outward from the first part of the front support member and the rear support member. The end of the front retaining member and the rear retaining member is closer to the base than the front main retaining member and the rear main retaining member, so that interference fit between the retainer assembly and the plate is achieved before the screw passes through the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保持器组件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PCT专利申请要求2015年1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序列第14/598,972号的权益和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应视为本申请公开内容的一部分,并且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中。
用于将板保持在部件上的保持器组件。
技术介绍
为了将板保持在其他部件上,保持器组件例如膨胀螺母被用于各个行业,包括汽车业。例如,保持器组件可以用来将门内饰板保持在门支承金属板上。这样的保持器组件的示例如图1所示。在使用过程中,这样的保持器组件由板限定的槽容纳。保持器组件包括底座,底座限定用于容纳螺钉的孔。从底座延伸出一对前支承构件和一对后支承构件。前支承构件和后支承构件各自具有连接至底座的第一部分和从第一部分延伸出并且至少部分在孔上面的第二部分。由于前支承构件和后支承构件在孔上面,所以它们响应于螺钉的接合而倚靠板向外弯曲,从而将保持器组件保持在板上。前主保持构件从前支承构件向外延伸出,并且后主保持构件从后支承构件向外延伸出。在保持器组件被插入槽中后在螺钉穿过孔之前,前主保持构件和后主保持构件限制保持器组件相对于板的移动。这种保持器构件已知的问题是,尽管存在前后主保持构件,但在将保持器构件插入槽中后插入螺钉之前,保持器构件相对于板仍易于移动,例如晃动。在保持器组件用于固定相对薄的板时以及保持器受到外力如振动或物体对保持器组件的压力时,这尤其是个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保持器组件,该保持器组件能够适应各种厚度的板并且能够承受施加的外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固定至板的保持器组件,并且该保持器组件由板所限定的槽来容纳。保持器组件包括底座,底座限定用于容纳螺钉的孔。保持器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前支承构件和至少一个后支承构件,前支承构件和后支承构件各自具有连接至底座的第一部分和从第一部分延伸出并且至少部分在孔上面的第二部分。为了使前支承构件和后支承构件响应于螺钉的接合而倚靠板向外弯曲从而将保持器组件固定于板,前支承构件和后支承构件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是有弹性且可弯曲的。前主保持构件从前支承构件向外延伸出,并且后主保持构件从后支承构件向外延伸出。在螺钉穿过孔之前,前主保持构件和后主保持构件限制保持器组件相对于板的移动。从前支承构件的第一部分向外延伸出至少一个前副保持构件,并且从后支承构件的第一部分向外延伸出至少一个后副保持构件。前副保持构件和后副保持构件的末端与前主保持构件和后主保持构件相比更靠近底座,从而在保持器组件和板之间建立过盈配合以防止在螺钉穿过孔之前保持器组件与板之间发生晃动。由于由前副保持构件和后副保持构件提供的保持器组件与板之间的过盈配合,本专利技术在其最广泛的方面可以适应各种厚度的板并且可以承受向保持器组件施加的外力。附图说明因为在结合附图考虑的情况下通过参考下列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变得更易于理解,所以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将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保持器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器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器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器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仰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器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器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前视图;图7是在螺钉通过保持器组件之前已插入板的槽中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器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侧截面图;图8是在螺钉通过保持器组件之后已插入板的槽中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器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侧截面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器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平面毛坯视图;以及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器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主保持构件和副保持构件延伸长度和角度的局部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几个图中的对应部件,通常示出的保持器组件20用于插入并固定到由板24限定的槽22中,从而将板24保持在部件26上。保持器组件20通常包括:具有孔42的底座28、从底座28延伸出的多个前支承构件46和多个后支承构件48、从前支承构件46和后支承构件48向外延伸出的前主保持构件68和后主保持构件70以及多个前副保持构件82和多个后副保持构件84,前副保持构件82和后副保持构件84各自从前支承构件46和后支承构件48中的一个延伸出。图2至图6示出了保持器组件20的所有上述部分。应当理解,图2至图6中示出的保持器组件20是在未使用螺钉(未示出)的情况下以及在未用于连接板和部件(如图8所示)的情况下成型状态的保持器组件20。图9示出了处于预成型状态的保持器组件20(如工业上所示的平面毛坯形态)是由相关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为钢)冲压形成保持器组件20的形状而产生的形态。应当理解,保持器组件20可以由其他材料(例如铝或有机聚合物材料)制成。如图2至图6最佳示出的,保持器组件20包括沿平面P延伸的底座28。应当理解,底座28不必是平面的,即底座可以具有不规则表面。底座28具有毂部30和一对凸部32。毂部30具有前边缘34、后边缘36和在前边缘34与后边缘36之间延伸的一对侧部38。每个凸部32的形状大致为矩形并且连接至毂部30的侧部38,其中凸部32沿平面P彼此间隔开且平行地延伸。如图8最佳示出的,当保持器组件20插入槽22中时凸部32与板24接合以限制保持器组件20可插入的距离。从毂部30沿着与平面P垂直的轴线A延伸出圆筒40。圆筒40和底座28限定孔42。孔42包括延伸穿过其中的螺纹,从而螺旋状容纳螺钉44。应当理解,孔42可以容纳除螺钉44以外的紧固装置,例如螺栓。一对前支承构件46从前边缘34彼此间隔开地延伸,并且一对后支承构件48从后边缘36彼此间隔开地延伸。前支承构件46和后支承构件48各自具有大致L形的横截面,并且各自包括:连接到底座28并且大致平行于轴线A延伸的第一部分50;以及从第一部分50沿与平面P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52。前支承构件46和后支承构件48各自还具有向后表面54、向前表面56、向外边缘58和向内边缘60。前支承构件46的向内边缘60面对面,并且后支承构件48的向内边缘60面对面。前支承构件46的第二部分52还包括在一对前支承构件46之间沿与平面P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前连接件62。同样地,后支承构件48的第二部分52包括在一对后支承构件48之间沿与平面P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后连接件64。应当理解,前连接件62和后连接件64不必平行于平面P延伸——它们可以以其他角度延伸。后连接件64在前连接件62上并与孔42对齐。由于前支承构件46和后支承构件48的至少一部分在孔42上对齐,所以响应于螺钉44螺旋状穿过孔42抵靠前连接件62,前支承构件46和后支承构件48弯曲以远离彼此并且进入板24中,从而将保持器组件20保持在板24上(如图8最佳示出的)。应当理解,仅前支承构件46和后部支承构件48的一部分必须在孔42上面,以使前支承构件46和后部支承构件48向外弯曲。此外,如图8所示,螺钉44在穿过保持器组件20之前先穿过部件26(表示为板26)从而将部件26固定至板24。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保持器组件20整体由弹性可弯曲的钢材制成,从而使得前支承构件46和后支承构件48在底座28与前支承构件46和后支承构件48的第一部分50之间的界面处能够弯曲以远离彼此。然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保持器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至板的保持器组件,其中所述保持器组件由板限定的槽容纳,所述保持器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限定用于容纳螺钉的孔;至少一个前支承构件和至少一个后支承构件,每个所述前支承构件和所述后支承构件均具有连接至所述底座的第一部分和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出并且至少部分在所述孔上面的第二部分,其中为了使所述前支承构件和所述后支承构件响应于螺钉的接合而倚靠板向外弯曲从而将所述保持器组件固定至板,所述前支承构件和所述后支承构件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是有弹性且可弯曲的;从所述前支承构件向外延伸的前主保持构件和从所述后支承构件向外延伸的后主保持构件,每个所述前主保持构件和所述后主保持构件均用于在螺钉穿过所述孔之前限制所述保持器组件相对于板的移动;以及从所述前支承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前副保持构件和从所述后支承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后副保持构件,并且所述前副保持构件和所述后副保持构件的末端与所述前主保持构件和所述后主保持构件相比更靠近所述底座,从而在所述保持器组件被槽容纳时在所述保持器组件和所述板之间建立过盈配合以防止在螺钉穿过所述孔之前所述保持器组件与板之间发生晃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16 US 14/598,9721.一种固定至板的保持器组件,其中所述保持器组件由板限定的槽容纳,所述保持器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限定用于容纳螺钉的孔;至少一个前支承构件和至少一个后支承构件,每个所述前支承构件和所述后支承构件均具有连接至所述底座的第一部分和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出并且至少部分在所述孔上面的第二部分,其中为了使所述前支承构件和所述后支承构件响应于螺钉的接合而倚靠板向外弯曲从而将所述保持器组件固定至板,所述前支承构件和所述后支承构件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是有弹性且可弯曲的;从所述前支承构件向外延伸的前主保持构件和从所述后支承构件向外延伸的后主保持构件,每个所述前主保持构件和所述后主保持构件均用于在螺钉穿过所述孔之前限制所述保持器组件相对于板的移动;以及从所述前支承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前副保持构件和从所述后支承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后副保持构件,并且所述前副保持构件和所述后副保持构件的末端与所述前主保持构件和所述后主保持构件相比更靠近所述底座,从而在所述保持器组件被槽容纳时在所述保持器组件和所述板之间建立过盈配合以防止在螺钉穿过所述孔之前所述保持器组件与板之间发生晃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主保持构件和所述后主保持构件各自具有相对于所述底座以第一角度延伸的远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保持构件和所述后副保持构件各自相对于所述底座以第二角度延伸,并且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一角度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持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主保持构件和所述后主保持构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远段与所述前副保持构件和所述后副保持构件中的每一个相比较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主保持构件从所述前支承构件的所述第二部分延伸,并且所述后主保持构件从所述后支承构件的所述第二部分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器组件,还包括从毂部沿着与所述平面垂直的轴线延伸的圆筒,所述圆筒和所述底座限定延伸穿过其中的所述孔,所述孔包括用于螺旋状容纳螺钉的螺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器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卫·J·维达尔布拉德·S·阿克塞尔森约翰·维路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A·雷蒙德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