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光热交换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利用
,涉及地下空间的增强空气流通
;具体的涉及一种太阳能光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隧道等地下空间的通风领域出现了丰富多样的节能手段。1991年日本在长10km的关越隧道中采用两直径9.7m竖井+多台静电集尘器的组合通风方案。2000年底通车的挪威莱尔多隧道,采用了“单斜井+烟尘及氮氧化物净化器+射流风机”组合的纵向通风方式,空气净化器可以清除空气中的烟尘颗粒和NO2有害气体。对于长大公路隧道,我国现多采用纵向分段式通风,但该方式仍然能耗高昂。国内对隧道的自然风压的研究不多。根据经验,对于短隧道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既经济又实用;而对于长大隧道而言,一般要采用机械通风方式,但在特定条件下,自然风的影响也会相当明显,若能认识其规律并加以利用,将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国内先后依托陕西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通风竖井直径9.5米)、宁夏六盘山隧道通过通风竖井实现部分自然通风进行了应用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思路是有效利用负压抽风技术--烟囱效应结合机械排风机一起完成隧道通风功能。当自然风从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光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地下空间的通风口连通的光热转换结构(1),光热转换结构(1)由若干个互相连通的太阳能光热转换单元(4)组成,太阳能光热转换单元(4)为矩形体状,且太阳能光热转换单元(4)之间呈矩形阵列排布;所述太阳能光热转换单元(4)包括中部的空气通道(7),空气通道(7)上方设置有光热膜板(9),光热膜板(9)上方设置有透光保护层(8);空气通道(7)下方设置有保温层(14);所述空气通道(7)的入口与地下空间的通风出口连通,空气通道(7)的出口与烟筒(3)的入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光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地下空间的通风口连通的光热转换结构(1),光热转换结构(1)由若干个互相连通的太阳能光热转换单元(4)组成,太阳能光热转换单元(4)为矩形体状,且太阳能光热转换单元(4)之间呈矩形阵列排布;所述太阳能光热转换单元(4)包括中部的空气通道(7),空气通道(7)上方设置有光热膜板(9),光热膜板(9)上方设置有透光保护层(8);空气通道(7)下方设置有保温层(14);所述空气通道(7)的入口与地下空间的通风出口连通,空气通道(7)的出口与烟筒(3)的入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膜板(9)向下伸出有若干个金属材质的散热片(10),散热片(10)向下伸入空气通道(7)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光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热交换单元(4)设置有若干个固定立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铎,杨杰,王成兵,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